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燕红  邱卡 《广西教育》2012,(30):25+27-25,27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知识。由于该节的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还要注意知识的阶段性和渐进性,把握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防止任意拓宽加深,增加学生负担。本文对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的《化学2》(必修)中“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让更多的中学化学教师更好地熟悉本节内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教材章节: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课程类型:复习课教学模式:指导—完善模式化学反应速率,是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中的一节内容,它作为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化学平衡的重要知识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加深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以及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化学平衡知识的基础。另外通过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变化本质的认识,了解人们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是如何根据化学反应规律,控制和利用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内容属于化学动力学的范畴,其  相似文献   

3.
唐纪轩 《新高考》2008,(7):73-75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部分内容时,由于概念不清,或者对平衡移动原理理解不透,往往会产生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这些错误的认识会对进一步的认识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予以澄清。本文列出经常出现的14个误区,并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4.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内容涉及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深刻理解物理化学中这两大分支学科的功能、作用及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有助于中学化学教师抓住《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的整体性目标,避免将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转变成为零散的知识点教学,导致学生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科认识。对此,本文针对中学化学教师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从化学热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涉及的有关经典热力学基本概念与知识,从学科知识拓展的角度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科认识上的误区,进行了探讨和阐释,为教师更好地驾驭模块目标的教学,提供知识拓展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课题名称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复习二、教材分析苏教版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共三个单元:1.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3.化学平衡的移动。本课题是针对第2单元的平衡常数和第3单元的平衡移动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7.
<正>一、理论分析(一)教材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新课标对化学反应、限度和速率这一主题中化学反应调控的要求为: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8.
<正>一、主题分析1.学科专业知识概述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继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之后的拓展与深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知道反应的方向性,通过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认识化学平衡建立的特征及其条件,能够解释并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认识调控化学反应进行的意义。该节内容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平衡移动后再建立新平衡,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本课例是依据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的第三部分内容“活化能”为蓝本进行的教学设计。新课标[1]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分析了有关“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学科理解,构建了追求理解的结构化教学设计框架,并将其应用于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单元教学设计,探讨基于“实验证据、数形结合、真实数据、定量分析、科学规律和辩证思维”等多角度、多途径与系统化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学科理解视域下单元教学的结构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关于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中指出:“命题应坚持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熟悉、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水平描述,并以化学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从相应的学业质量水平中提炼、确定各试题的测试目标。”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2.
正《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内容涉及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1]深刻理解物理化学中这两大分支学科的功能、作用及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有助于中学化学教师抓住《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的整体性目标,避免将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转变成为零散的知识点教学,导致学生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科认识。对此,本文针对中学化学教师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这一节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地位仍是十分重要的,它上承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的建立过程,下启有关速率、平衡的“综合图像”分析和等效平衡,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这一节内容.该节内容的重难点是理解并学会应用“勒夏特列”原理.会做“初级”速率、平衡图像.  相似文献   

14.
从化学学科理解的角度出发,以《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中某些内容为例,从重视学生提问、加强专业阅读、熟悉化学史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教师化学学科理解,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顾晔 《化学教学》2024,(3):46-50
尝试从《齐民要术》《北山酒经》《天工开物》等中国古代科技典籍中寻找、整合酿酒工艺的相关记载,以此为素材开发化学反应调控的情境,分析当代科技文献对经典科技典籍内容,旨在丰富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调控等教学情境,培育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学生必做实验”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栏目,确保了学生基本的实验活动,有利于学科素养的培育。“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是必修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指定的三个学生必做实验之一,相关学科知识的教学要求是: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转化,以原电池为例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7.
化学反应速率是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重要部分,而新课标在该部分增加了“基元反应活化能”“反应历程”等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对动力学相关内容的学习要求。通过对化学动力学相关概念与内容进行适当地拓展与延伸,并且构建合适的复杂反应模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更严谨的逻辑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发展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两大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对中学化学各部分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考试大纲对本部分的要求是“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由此可知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必将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在本部分复习中必须弄清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中,编者设计了锌与硫酸反应的演示实验,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锌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的不同来测定化学反应的速率,希望通过该实验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和思路,强调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通  相似文献   

20.
"变化与平衡"是化学反应研究的主要内容,"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静态到动态"是化学反应研究的主要探索方向,"预测与控制"是化学反应研究的主要功能旨向.结合案例,说明人教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要以这种基于学科本原的认识为依托,突出"变化、平衡、速率"等主要研究内容,建构科学概念;突出"微观、定量、动态"等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