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娱乐·娱乐化·娱乐文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视节目生产中,会经常涉及娱乐、娱乐化、娱乐文化这三个概念.笔者从电视节目生产的角度对这三个概念试加辨析.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不但通过“娱乐化”来适应观众的需求,而且通过“过度娱乐化”来引导观众走向“过度的娱乐”,这已成不争的事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改革的宣传如何深入人脑?”这是近期新闻界的“热题”。如何入脑。实际是讲宣传艺术问题。使我们的报道脱离“宣传腔”。让读者感到自然亲切,易于接受。回顾我们铁岭日报的近—个时期的宣传报道工作,体会有这么三点。  相似文献   

4.
栏目品牌化 创名牌.出精品.提高节目质量是栏目创新的目的。树立精品意识是创名牌、出精品的源泉,全力以赴精雕细刻是创名牌、出精品的保证.好的社会效果是创名牌、出精品的成功标志。  相似文献   

5.
卢佳 《新闻传播》2013,(12):218
<正>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娱乐节目的收视率不断提高,与此带来的是娱乐节目品位的下降和节目格调的降低。笔者结合当前电视节目娱乐化现状来辩证分析,探讨电视节目应如何健康发展。一、界定娱乐化的概念娱乐化是通过娱乐的形式来吸引受众,而所谓的电视节目娱乐化则是在电视节目的播出形式、播出内容中加强了娱乐的功能,也可以说是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电视节目自身的一种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却通常是一种不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张楠 《记者摇篮》2012,(6):41-42
一、中国娱乐电视节目的表述1.中国娱乐电视节目的界定要研究娱乐电视节目,首先要明确它的定义——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美国是电视娱乐节目的发祥地,其归纳的娱乐电视节目概念较为广泛。电视剧、访谈、体育、音乐、游戏等多种类别都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较欧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我国电视节目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历经这短短的十几年里,中国电视行业有了快速跨越式的发展,其发展方向越发向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大众喜欢日益丰富的多元化娱乐节目。面对这样的状况,中国电视节目娱乐化发展应该顺应广大观众心理,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节目制作愈发专业化、品牌化、娱乐化。面对潮水般不可挡的电视节目娱乐化,在传媒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应对这种泛娱乐化及其产生的影响,怎样提高媒体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约束力,使之既能在带动传媒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也能兼顾社会大众对之寄予的文化和道德想象,不仅需要建立和提高电视节目行业的业界自律意识也需要提高来自社会监督力度。只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娱乐观,电视节目才能在这场娱乐化风暴中获得发展和延续。  相似文献   

9.
全民娱乐——对电视节目娱乐泛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蕾 《新闻界》2009,(2):160-161
本文对电视节目的娱乐泛化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视娱乐产业概念与属性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关于电视娱乐热问题探讨较多,但主要以电视节目为研究对象,而把电视娱乐作为产业来研究的成果目前很少,甚至对该概念尚缺乏定论。本文从电视娱乐产业概念的厘定入手,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深入体会其属性,以期为我国电视娱乐产业的战略发展定位以及运营模式设计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想象,对我们人类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从我们出生开始记事起,感觉和记忆就开始存储关于这个世界的印象和信息,比如对某种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观察和认识。想象有如心灵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把你的感觉经验组织起来,产生某种抽象的概念或图像。  相似文献   

12.
梁文译 《大观周刊》2011,(14):70-70
引言 实际上,新闻的娱乐化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新闻娱乐化所存在各种影响也是我们所看到的。而当我们再去研究新闻娱乐化这个话题时,还是会发现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解释的问题,例如,怎样合理的区分“娱乐新闻”与“新闻娱乐化”,这是两个时常容易被搞混淆的问题,以及如何来界定这些概念的适用范围等。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是我们研究问题、找出真相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电视出现以后,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电视来娱乐成为现代都市人娱乐的主要方式,而电视文化的娱乐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娱乐元素在电视节目中广泛渗透,电视的娱乐功能已经被无限扩大。应当看到,电视娱乐化浪潮的兴起,具有愉悦身心,舒缓心情的正效应,但同时也有麻醉精神、降低审美鉴赏力和文化水平的负效应。而当前娱乐至上甚至新闻娱乐化造成的“娱乐浮肿”日益明显,这值得主流媒体反省并深思电视娱乐化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张吉顺 《记者摇篮》2005,(10):35-36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网络平台下独家新闻的锐减,新闻评论逐渐成为竞争的利器,因为相对于千报一面的时事新闻来说,新闻评论更容易做到独家。本论文结合中国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这两个时下比较前卫的报纸分析探讨了新闻评论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的同时,也结合沈阳广播电视报评论版(热门娱论)谈了娱乐评论也是广播电视报面临报业激烈竞争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文化的娱乐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又麟 《新闻世界》2010,(12):116-117
娱乐化现象成为我国电视节目的一种新趋势,但并不是有了娱乐就有了收视的保证,过度的娱乐让节目显得内容空泛,而且低俗等问题也屡见不鲜,应该找出其中的不足,使电视节目变得更有品质。  相似文献   

16.
孙柏文  韩英 《记者摇篮》2004,(10):62-62
“三贴近”是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途径。“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7.
对于社会新闻而言,娱乐功能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这一功能的积极作用、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强调媒体应自觉抵制社会新闻中的娱乐化倾向,努力回归其积极有益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8.
经常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会发现,近几年极具市场价值的娱乐元素不仅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量的电视节目中,连一向严肃正统的新闻节目也在引进娱乐元素。这种现象被称为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娱乐化。  相似文献   

19.
这两个会议,都是在五星级的酒店举办的。同为在五星级酒店举办会议,两个会议的感觉却不一样。成都、重庆两种会议呈现,是近年来出版业发展轨迹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纵览全国各级电视台当中有一半以上的电视台开办了生活服务频道.其宗旨大都是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实际。作为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也要有本专业频道主持的特色。主持人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这一点已经得到电视界的普遍认同。主持人的自身条件(包括年龄、外貌、性格、气质、知识结构和阅历等)是形成主持人独特的形象魅力的内在因素.而节目的特点和受众的心理需求则是对主持人形象定位和风格形成的外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