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勇 《考试周刊》2011,(51):240-240
"老有所养"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内容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与老年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问题更为关注。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老龄化社会中,我们必须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关爱老年人,让他们的晚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幸福。  相似文献   

2.
“双减”强化了中小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旨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文章首先概述了“双减”政策的内容及意义,面对增加了教师“平衡工作与个人生活”的压力的现实问题,围绕《意见》中提出的“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发掘其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之间的关联,接着分析社区老年教育助力“双减”的背景因素,一是管理机构的统一易于形成教育的合力,二是“双轮驱动”的老年教育发展让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更加有力,最后从两方面提出了社区老年教育助力“双减”的应对策略,分别为线下,老年学校(老年大学)带动人才、专业优势参与课后服务;线上,老年开放大学发挥网络资源、平台优势,并构建老年人才信息库。  相似文献   

3.
正基层是社会的细胞,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比重的增大,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的作用日益凸现。作为我国石油石化勘探生产的基层单位,我们管辖着1200余名离退休职工。为让这些奉献了大半生的"老石油人"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我们从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入手,在认真落实好"两项待遇"的同时,加强企业老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中国威胁论”被西方媒体和国际问题研究者大肆“宣传”的同时,“威胁中国论”作为所谓的新角度,又被他们不断的做文章。继“谁养活中国人”话题之后,“谁养活中国老人”又成了一个新话题。本文就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形成原因,解决途径等方面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步入晚年,孩子们都劝我享享清福,可我不愿守着清闲得过且过。他们为了各自的事业,挤时间忙“充电”,我也踏进了浙江乐清市老年大学。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的婚姻问题,成为很多家庭无法回避的焦点话题。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老年,夫妻间的伴侣作用更显突出与重要,他们彼此相依为命,相互理解与支持,期盼共同享受幸福的晚年。然而岁月无情,某一个人突然离去,留给另一半的无疑是伴侣缺失状态下如何承担鳏寡孤独带来的沉重压力,或面对如何改变生存与生活质量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能让学生满意并且认为是“好课”,历来是广大学者关注的话题。高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课堂的教学效果更是值得关注。高中生“好课”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其一是主体问题,即谁觉得好;其二是标准问题,即怎样算好;其三是实施问题,即怎么做才能好。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2010,(1):14-15
钱学森最后的系统谈话,讲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这也是他始终忧虑、晚年多次谈到的问题。他认为,“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并导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本刊不吝版面转载此文,并配发《精英学府——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文,是为了让曾经留学海外的朋友们更加关注这一问题,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针砭中国教育的弊端,为中国教育改革鼓与呼!  相似文献   

9.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如何度过闲暇时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如何让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快乐、充实,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了老年闲暇教育的内涵、任务、内容和实施方面的问题,意在通过这一探讨,引起更多人对老年闲暇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并为老年闲暇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本着重分析了我国老龄化和老年体育的一些特点,并对今后我国老年体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第四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在注释“何妨一下楼”时说:“闻一多晚年很少下楼,人们称他‘何妨一下楼主人’。”闻一多先生有“晚年”吗?晚年是指“老年人一生中最后一个时期”(《现代汉语词典》),而“老年”又是指六七十岁以上的年纪。该册在《最后一次讲演》的注释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习对学生作为新世纪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础素质所提供的训练,从而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作为教师,必须改变目前课堂教学方法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把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目的和归宿.我们要教会学生会学习,即“授之以渔”,教学中真正让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让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所创见,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探究者,才能逐步形成创新能力.本文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一、尊重学生,给他们一个敢于提问题的“胆”;二、激励学生,使他们有一个乐于提问题的“心”:三、引导学生.给他们一个善于提问题的“脑”.  相似文献   

13.
提到作文,如果班里有不少学生说“没什么内容可写”“不懂从何下手”,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深刻反思了。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当作文成为闭门造车的“应试作文”“教室作文”时,学生视野狭窄,自然写不好作文。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写“生活作文”,才能真正让他们爱上作文,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会提问是多么重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领下,在构建“两个有效”课堂的背景下,我认为,让学生学会提问,是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教会学生生疑、质疑、解疑,而不是由教师越俎代庖,把由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渐变为让学生来提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老师由“教”过渡到“不教”。  相似文献   

15.
论新形势下的老有所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增多势必会增加社会的负担。只有实施积极老龄化对策,合理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才能达到缓解社会压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构建人人共享的社会的目的。只有各级党政领导重视。社会涉老部门引导和老同志自身努力。方能使新形势下的“老有所为”更具光彩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隔代宠”当有度路边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开始步入独生子女社会,作为独生子女社会的派生现象──“隔代宠”也随之出现。一些爷爷奶奶把他们晚年的爱心、过剩的精力、多余的资金倾注到大多是独根独苗的孙子孙女身上,既让孙子孙女生活得幸福愉快,又让自己...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09,(2):130-132
有时候,看着老人对孩子的养育方法,实在是忍不住,真想大声地对他们说“不”!但是,怎么诜才能让这个“不”字真的有效呢?这才是比说出“不”字更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成都52中是专门招收“问题学生”的学校。这里的学生家长难管,学校难教,社会难容。九年前,我毕业来到52中。不久。一个男生和年轻的男老师发生冲突,这个学生抓住老师的衣领。抵在墙上一阵猛打:那是我第一次见识“问题孩子”。而九年的教师生活,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亲近学生,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让我的教育收到好的成效,才能让他们真正转变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成都52中是专门招收“问题学生”的学校。这里的学生家长难管,学校难教,社会难容。九年前,我毕业来到52中。不久。一个男生和年轻的男老师发生冲突,这个学生抓住老师的衣领。抵在墙上一阵猛打:那是我第一次见识“问题孩子”。而九年的教师生活,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亲近学生,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让我的教育收到好的成效,才能让他们真正转变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不了情     
与汕头老年大学结缘,始于7年前的一个书法班。那一次,我惊奇地发现,如此多的高龄对书法很投入很着迷,他们的晚年人生在龙飞凤舞中显得格外潇洒,夕阳在研墨挥毫时显得尤为灿烂。有一天,在书画展室,看到一位年过八旬的学员用刚劲挺拔的笔触写下“滴水穿石”四个字,我觉得这四个字代表的是一种心迹,更是一种精神啊!我初进老年大学这座“大观园”时获得的印象,正可以用这四个字来概括。于是,我又走进汕头老年大学的诗词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