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双垂电泳槽主要是蛋白质电泳的场所。蛋白分子在电泳槽中电场的作用下从上往下进行垂直泳动,每个电泳槽可以同时制作两片凝胶,故称垂直电泳槽。川布兰公司提供的小型双垂电泳槽具有节约实验材料和试剂、电泳  相似文献   

2.
电泳仪和水平电泳槽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工具,是对PCR扩增片段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析不可缺少的仪器。  相似文献   

3.
垂直电泳槽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工具,用于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并在电泳槽内完成整个蛋白电泳过程,是蛋白质检测分析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4.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必修第二册中要求学生掌握并完成的一个重要实验。实验原理指出:DNA分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析出DNA;利用DNA分子不溶于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尝试用计算机自主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实验,可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是解决生物问题的手段和工具之一,对学生理解和掌握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学习、理解DNA分子功能和生物遗传、变异现象本质,对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生物学学习的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着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生物》高中第二册中,新增添了《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该实验材料采用鸡血提取DNA,由于鸡血用量大,难以去市场收集。另外,在加入氯化钠溶液后搅拌时有许多粘液悬浮,使过滤速度减慢,最后所得的DNA粗产品较少,鉴定实验效果不明显。由于教学实验必须在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和DNA技术这一章节,是《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最能体现发展前沿的科学研究与基础教学融合的部分。这个章节不但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而且用案例实践的方法生动地引导学生了解并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然而,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实践这些高新技术尚处于摸索中。在此我把我校开展蛋白质和DNA技术实验的一些思考及实践介绍给同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试剂盒根据DNA提取和鉴定的原理,提供实验所需的全部试剂(包括研磨液、无水乙醇、二苯胺试剂A和B等),可直接进行菜花或其他植物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  相似文献   

9.
本染液根据DNA和RNA分别与甲基绿、吡罗红的亲和能力不一样,采用进口的试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复合染液,对DNA和RNA进行染色,得出显著的实验结果。解决了大部分生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课标的规定,生物教材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内容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对“DNA双螺旋结构”的探究方法。DNA分子结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教材在概括讲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后,安排了一个“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即用一些实验材料模拟制作一个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通过此模型的制作,能加深学生对这一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学生实验中 ,施加在杠杆上的力的方向是竖直的 ,因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因此该实验中力臂的长是在水平方向上的一段距离。对力臂的测量是在杠杆上进行的 ,这就要求在实验过程中 ,杠杆要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否则在杠杆上测量力臂的长会有误差 ,甚至是错误的。实验室做物理实验使用的杠杆 ,没有安装检测杠杆是否水平的装置 ,学生只能用眼睛来判断杠杆是否水平 ,这样做出的判断会因人而异 ,是不科学的。为了使学生做实验时对杠杆的水平与否做出准确的判断 ,我在杠杆上增加了能检测杠杆是否水平的重锤线…  相似文献   

12.
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这个实验,在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材料用具和实验方法步骤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改进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马拉松运动后不同时相人体外周血细胞DNA的损伤效应及血浆中SOD、GSH和MDA活性的变化,探讨大强度耐力运动引起人体血细胞DNA损伤的机制。方法:选取7名参加2007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健康男运动员,分别在运动前一天(CG)、运动后2 h(2 h)2、4 h(24 h)和48 h(48 h)采血抗凝,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人体外周血细胞DNA损伤,并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运动后2 h和24 h DNA损伤程度显著高于安静水平,2 h显著高于24 h;48 h基本恢复至安静水平。2 h血浆中SOD活性、GSH和MDA含量均较安静水平显著升高;24 h SOD和MDA仍显著高于安静水平,而GSH水平则无显著差异;48 h SOD、GSH和MDA均较安静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马拉松运动对人体外周血细胞的DNA损伤具有明显的诱发作用,且存在一定的时序性特征。运动性氧应激是导致人体外周血细胞DNA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DNA扩增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首次推广到中学课程教学中。由于中学课时有限、班级人数多、试剂微量、试剂价格较高等诸多实际情况的制约,教学实验组织、指导和安排显得更为重要。在川布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我校9个班近400个学生顺利完成了此项实验。每班40人共分8个小组,先做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用上一个班所扩增的样品),再做DNA片段的PCR扩增实验,最后观察核酸条带。扩增前模板质粒由学生加入,在实验准备和安排上,尽量给每一个学生操作的机会。此次实验所用试剂盒为川布兰公司提供,总计费用878元。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切的生物理论都建立在实验的框架上。新课标大幅度地增加了实验项目和实验类型。从实验项目看,原大纲在必修课部分只有5个实验,新课标在必修课部分则安排了25个实验,另外选修课部分也安排了6个实验。从实验类型看,原大纲多为验证性实验,新课标则设计为6种实验类型:①观察实验,如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②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如生物组织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鉴定实验,几种果蔬维C含量的测定,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③模拟与探究性实验,如模拟通过分子杂交鉴定人猿之间亲缘关系的实验;④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如植物向性和感性现象的实验设计与观察、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实验;⑤基本技术实验,如学习自生固氮菌的分离、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实验;⑥课外实验,如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杂交试验、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调查。此外,新课标将实验的教学要求划分为“初步学会”和“学会”两个目标层次,这也是原大纲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6.
1生物学科的性质及新课程标准理念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生物科学研究在20世纪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等,这标志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同时,生物科学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生物第二册实验九《DNA的粗提与鉴定》是高中生物中的重要实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该实验所需器材多,材料需要量大,成本高。光是鸡血,全校需要一百多只鸡的血做实验(到市场杀鸡处去联系鸡血,经济实惠)。按教材进行实验操作,结果很不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实验时间过长,课堂时间不够用;②实验现象不明显。本人经过反复探索和同教研组教师一起实验,对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运动技能水平与视觉表象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视觉表象的操作速度和准确性为测试指标,对120名不同运动技能水平的大学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运动技能水平和视觉表象操作水平之间有密切关系,高水平运动技能组的视觉表象操作水平相对较高,而低运动技能水平组的视觉表象操作水平亦相对较低;除了体操运动员在明的操作速度上其它项目运动员之外,其它几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在视觉表象的操作水平方面均无显性差异;不同性别的男女运动员在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后其视觉  相似文献   

19.
20 0 4年4月12日~15日,由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和香港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DNA杂交实验仪实验技术研讨培训班”在北京举行。本期培训班是在新课标全面推行,基础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着的背景下举办的,共有来自全国2 0余所示范高中的生物教师及部分省市教学仪器装备部门人员参加了培训与研讨。培训班特别邀请了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专家朱正威老师及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专家何大澄教授分别作了“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情况介绍”和“DNA杂交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的专题授课。香港基因研究权威谭荣安博士及其助手向与会者…  相似文献   

20.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实验过程通常需要2h~3h才能完成,所以很难满足中学课时紧的要求,从而阻碍了在中学教学中的推广。针对以上问题,北京川布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从研制相关试剂盒出发,将PCR扩增(21min)和琼脂糖凝胶电泳(5min-10min)控制在30min之内完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实验过程繁琐耗时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