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如何引领学生阅读,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阅读才能学会阅读,否则,教学是起不到实际效果的,所以,要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一、阅读教学目标与文本解读阅读的本质是什么?阅读教学的规律是什么?立足汉语的阅读本质是什么?立足于汉语阅读教学的规律是什么?汉语教学阅读的本质和规律究竟是什么?我想有必要去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阅读文学名著是学习语文和提高人文素质的光明大道。选择什么作品,采用什么方法阅读,已经成为探讨的话题。运用锥形阅读法阅读文学名著将成为一种趋势,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3.
正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将伴随着人的一生。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当前小学生在阅读时还不明确"我应该阅读什么?""我应该怎样阅读?""读什么"与"怎样读"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他们的阅读水平停滞。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校在三至六年级开展了批注式阅读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学生提高了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能力,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  相似文献   

4.
经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阅读能力欠佳,阅读题失分太多。学生天天阅读,却不会阅读,原因主要是:目前多以试题考核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试题编制受到出卷者语文素养的制约,影响了试题的科学性;良莠不齐的试题左右了教师的阅读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导致了教学的盲目性;教师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未能教给学生系统的阅读方法,致使一些学生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就不会阅读。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文学的阅读方式?它有什么特征?它与语文学阅读有什么差异?今天探讨它又有什么新的意义和价值?这四个问题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综观当前的语文教学,无不把写作能力的培养当做首要任务,写作在高考中更是占据着半壁江山。怎样提高写作能力,说法多多,本文谈谈以阅读感悟提高写作能力的体会。一、什么是学生的阅读感悟所谓的阅读感悟,就是通过阅读书籍能联想到什么,有什么感悟,有什么启发,有什么联想。学生能否写出深刻、丰富、有文采的高水平作文,感悟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不注意阅读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的阅读被动粗浅,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学生的阅读枯燥乏味,欠缺应有的灵气与活力。更有一些学生视老师和课文高高在上,老师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课文讲什么,他们就学什么,很少加上个人的思想和认识,缺乏质疑意识和创新思维,致使阅读教学失去应有的张力与生气。依据教学实际,笔者试从六个方面的教学细节人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灵气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万宏 《教师》2013,(2):118-118
学生的阅读心理是受阅读需求所驱使和制约的,也就是说他们需要阅读什么,心里就想着什么,就渴望得到那方面的读物。怎样才能够知道学生们想阅读些什么呢?我们通过学生作文、平时交流、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建议等,获得了大量信息。初中生的阅读需求源自于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语文课程的"重头戏"。但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按照考试阅读的固定模式来训练学生,侧重于字词句的识记与结构的分析,不管什么内容全是一个套路,使得学生形成了阅读思维的定式,不管阅读什么类型的文章,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自由阅读全是这样一个固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初中生不会阅读的情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正>在阅读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不注意阅读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的阅读被动粗浅,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学生的阅读枯燥乏味,欠缺应有的灵气与活力。更有一些学生视老师和课文高高在上,老师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课文讲什么,他们就学什么,很少加上个人的思想和认识,缺乏质疑意识和创新思维,致使阅读教学失去应有的张力与生气。依据教学实际,笔者试从六个方面的教学细节入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灵气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阅读这个词,相信没有什么人会觉得陌生,谁不阅读呢?几乎没有谁不阅读任何东西。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只要识点字,就不可避免地要与阅读搭上关联。只不过有的人阅读的量大,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时要顺应他们的心理,满足他们的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读物,广泛阅读。这样才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阅读的兴趣。因而学生应读什么图书,喜欢阅读什么图书,只要图书的内容健康,学生爱读什么都可以让他们读什么,都不应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什么好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进行阅读?如何克服阅读中的困难?这一系列与阅读有关的问题都将从我们策划的这个专题中得到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工具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客观检验我国高素质人才的英语水平,教育部考试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学英语能力测试,其中阅读测试一直是高校教师和应试的学生关注的焦点。阅读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之一,对于一个读者阅读能力的评价是对其综合语言能力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在大学英语考试中阅读测试部分所占分数和时间的百分比是最高的。阅读理论指导阅读实践,为了确保考试的效度和信度,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阅读。一、什么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意味着尽可能有效地从语篇获取…  相似文献   

15.
私人阅读     
<正>职业书评人杨小洲,曾说过这样的话:"阅读,本是私人的事,读什么书或怎样读,皆由自己随心所欲,旁人无从干涉或作出决定。"这句话,很是点中了"私人阅读"的某些特性。其关键是"由自己随心所欲",其落脚点,则在"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上。每个人的学识修养不同,职业身份不同,爱好兴趣不同,读书的选择,自然也就不同。但为了专业和研究而阅读,恐怕就谈不上"私人阅读",因为它缺乏自由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开展经典阅读活动还是一个新趋势,但它经常会面临这样的质疑:为什么要开展经典阅读运动?经典阅读究竟有什么价值?它对什么人最为适合?怎样进行经典阅读才有效?什么时间开始比较适宜?通过对经典阅读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笔者发现:开展经典阅读对于矫正人们的急功近利心态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它对人的精神品质提升具有直接的作用,并能够满足人们对人生意义求索的愿望;同时,团队学习是经典阅读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大学期间是开展经典阅读的最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7.
人类需要阅读。人类几于年的创作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跟饮食同等重要的精神营养补充。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我们依然离不开阅读。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阅读正在遭遇危机。面对当下浮躁的社会心态,我们不能不反思,今天的阅读,到底丢失了什么?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重兴趣,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才有强烈的欲望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围绕着激活学生阅读的兴趣的要求,我们从方法引领、注重积累以及有效反馈等方面,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本文以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为例,谈谈这方面的实践。一、播下一颗种子——课内渗透"在教学中,想要学生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因此,点燃学生阅读兴趣的火焰,依靠教师命令式的要求是达不到预期目标的,我们应当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渗透和启蒙,以点带面地引领学生逐步走进阅读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9.
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幼儿自主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教育就是早期识字教育吗?汉语儿童自主阅读的核心能力有哪些?如何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面对“小学语文阅读到底该做些什么”,我的回答是:教大气的阅读,我的阅读我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