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指导者,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教给学生的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求知、做事、做人,那么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有综合的素养和能力、健全的人格、全面的教育能力、较高的学识修养等等,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指导者,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教给学生的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求知、做事、做人,那么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有综合的素养和能力、健全的人格、全面的教育能力、较高的学识修养等等,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宋冬青 《现代语文》2013,(6):110-111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因为它是人文性、社会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折射着一个人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怎样把握做人、做事的道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为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了贡献。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相关知识的传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4.
杨丽霞 《成才之路》2014,(12):I0004-I000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也是一个人发展成才的重要基石。目前,高等学校中间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这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信用状况有密切关系,但是青年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作为大学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使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具备较为完善的信用观念。培养起健全的诚信人格,成为合格的“四有”人才。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需要品德良好、心理健康的人.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需要从小养成。小学品德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密切,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育人实效.品德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胜过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化学教师要利用化学学科特色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教学生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要想学会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做人,就是要做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人。对于初中生而言,拥有健康的人格,是以后事业成功,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谋幸福的基础。本文就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一、教师应当注重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形象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其思想、行为、作风以及仪表和气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德育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校德育应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将做人、做事、做学问合而为一,倡导大学生的自律观和终身学习观,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德艺双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班集体的教育,并不在于向学生灌输了多少大道理,而在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帮助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目前的在校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深受父母长辈宠爱,  相似文献   

10.
塑造学生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非常重要。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重要阵地,需要政治教师从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努力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高尚、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写字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良好的写字习惯能培养学生养成专注的意识,同时能提高审美观.写字教学还能自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在练习写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做人的道理渗透其中,塑造端正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2.
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应该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化学学科的知识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习化学中学做人、学思想、学求知。一、学做人学做人,就是要使学生铸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的人。为此,教师要努力使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内...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学教学就应该根据这一点,立足于学生,树立学生是发展的观念。教学中,以数学知识教学为主线,将学会做人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从小受到如何做人的教育。   加强德育渗透,学会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适应社会需要所必备条件之一,是立人之本。教师应该努力将数学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知识的探索过程,能力的培养过程,人格的形成过程。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依赖于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数学课中,教师可运用数学家为科学、为真理而奋斗的感人事…  相似文献   

14.
李朱 《教师博览》2004,(4):51-52
做人和做事密不可分 读书的首要功能在于塑造健全的人格、锤炼坚强的意志。我们应该学会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在逆境中成长、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15.
一位智者说过,人的一生只在做着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在我看来,人的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做事也是做人。作家长的都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能有所作为。由于历史的、社会的、个人认识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如何培养孩子成人的认识上,不少人还存在着一个误区,他们往往只盯住孩子的分数,忽视了对孩子做人的教育。目前,不少人对一个孩子的评价是,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个好孩子,将来也会有出息。人们总是对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另眼相看,认为他们要么努力不够,要么资质先天不足;对他们的未来要么信心不足,要么忧心忡忡。学校里评价…  相似文献   

16.
从素质教育的思想来看,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统一.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则更多地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既要使学生学会做事,又要使学生学会做人,才是理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健全的身心,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将为今后成功的人生奠定决定性的基础.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有助于幼儿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为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打下身体基础.而心理健康则让幼儿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勇敢地面对,能诚实守信、不自卑、不自负,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因此,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幼教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也是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教育的中心思想,做人是做事的主要内容。而政治教学,专门就是“育人”。教书与育人结合,才是新时代政治教学的道路。政治教学的首要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而目前很多学校,只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关注分数,只是盯着升学率,课下作业“连篇累牍”,题海茫茫;很多家长,不能作为孩子的楷模,只是在物质上给予慷慨,只是在分数上严格要求,在做人处世方面则“不知所云”,结果炮制了无数高分低能的学生,走入社会,走向重要的工作岗位,危害社会,影响恶劣。教育,先要求德育;做事,先要求做人。做人,与人为善,享受,先人后己;做事,争先恐后,有过,敢于担当。让学生知道,最高贵的衣饰,是和善的微笑;最得体的服装,是优雅的举止;最有价值的物品,是人的德操。每一个学生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超越,不断升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日精进不懈,永无怠倦。要知道,会做人处事了,也会自主的学习了,成绩的提高也会指日可待。教学多年,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9.
宁丽雯 《教师》2014,(5):107-107
正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学生成才的导师、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我当班主任的时间不长,现就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1.转变教育观念,健全学生人格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重要责任。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挖掘他们的潜能;要启动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心,引发他们产生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它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将总目标表述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就是要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的标准,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