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蒙古族悠久的宗教历史上,萨满信仰和佛教始终占有主导地位。蒙古族宗教文化便是指以萨满信仰文化和具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佛教文化。蒙古文化影响了蒙古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逐渐对宗教发生了兴趣。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接触或者信仰宗教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地域和民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宗教道德、文化和宗教本身的吸引,社会转型和社会的发展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增多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造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原因,还有高校教育不够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文化与宗教信仰究竟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证课题。本课题组以上海高校大学生为对象,调查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最新情况,包括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的类型、程度、生成原因,重点调研宗教信仰对大学生发展的利弊影响和影响程度。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和概括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特征、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取向,分析当代大学生信仰生成的各种因素及其对大学生信仰影响的力量比重,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西藏高校学生信仰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作为经济较落后地区,文化有其特殊性,群众有宗教信仰的传统,西藏高校大学生的信仰状况相比于内地其他高校的学生来说,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围绕西藏高校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拜金主义和宗教等信仰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给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境外意识形态强势渗透、边境民族传统宗教惯性的影响、高校信仰教育缺乏,对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与尊重以及信仰生成性思维方式的缺失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云南边境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占有一定比例,并具有以下特点:宗教信仰呈多元化;宗教信仰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信仰宗教大学生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宗教信仰存在的长期性、复杂性,创新信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扬弃民族宗教文化以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等,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培育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中西文化交融日趋深化.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交流传播必然包含着宗教文化的互动与渗透.以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3级全体学生为样本,对大学生的宗教意识及其影响因素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认知水平、个人心理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网络传媒、文化背景、外籍教师、风俗习惯和家庭环境等.研究结果显示,有少数大学生对宗教问题存在模糊的思想认识,包括对宗教信仰自由问题、宗教与迷信的关系、宗教和民俗习惯的关系认识不清晰等.对宗教问题,学生的不当做法主要表现为在校园内传教、参加家庭教会、穿着宗教色彩服饰.强化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宗教教育应该注意:探索构建高校宗教教育的课程体系;积极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信仰教育模式和机制;妥善对待不同类型学生,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  相似文献   

8.
韦滢 《考试周刊》2014,(23):152-154
当前,大学生信教比例不高,但对宗教比较感兴趣;信仰动机功利性与信仰行为随意性并存;宗教认同感趋强,但对宗教文化认识较模糊;能正确评价宗教的社会作用,但对党的宗教政策不甚了解。这主要是受社会及家庭环境、西方宗教势力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及大学生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从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群体是各种思想竞相争夺的重点人群,其中宗教的影响尤其值得我们高度重视。部分大学生对宗教态度暧昧甚至信仰宗教,其中的原因是多维复合的,学界的已有研究涉及到心理学、宗教学、教育学等多个视角。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首先表现为一种传播行为,从传播学视角探析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我们发现:宗教文化传播内容的强吸引,宗教文化传播途径的全覆盖,宗教文化传播策略的高度灵活,共同营造了有利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环境和条件。基于此,有必要从规范宗教文化的传播内容,监管宗教文化的传播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参与宗教事务的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0.
元上都扈从诗是研究上都及元代蒙古民族宗教文化的珍贵史料。游牧经济、万物有灵为核心信仰的萨满教信仰,决定了元代多元宗教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加上元代统治者为拉拢各地宗教势力而采取的多元宗教文化并重的宗教政策,使得儒、释、道三教在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与蒙古民族宗教文化相融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其原因,认为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具有高知识化特点,大学生党员信教问题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内在缺失,家庭及同伴的影响,以及信仰危机等。提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构筑和谐校园文化等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王倩 《江苏高教》2020,(5):86-90
当前的大学校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信息与拓展知识、促进学习与便利生活的同时,不良网络文化在思想、精神、生活、学业、人际等方面对"网生代"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校园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受到挑战。文章结合埃里克森(E.H. Erikson)"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剖析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同一性形成具有的关联性,并指出应通过提升网络信息素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完善校园网络文化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引导并监管校园网络内容建设,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三个方面,构建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以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张荣珍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8):94-96,104
开展对大学生的各种有益的教育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但与此相比,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接受得更快、更直接、更主动,因为传统文化直接从人的本性教起,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余力学文,这能改变人的观念继而改变不良的校园风气。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引入中国传统典籍《弟子规》和传统戏曲艺术教育,充实大学生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宗教信仰是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对福建省十所高校学生为样本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信教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且信仰多元发展,对宗教的本质认识模糊,缺少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正确引领.信教原因主要是由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个人需求和宗教文化发展而导致的,新形势下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注重宗教理论研究、倡导思政队伍引领、强化校园活动开展、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是改进大学生宗教信仰认知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必然渗透于管理和学校(组织)运行的全过程.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导向的作用.有助于职业院校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激发起对职业的热爱;能够有效地促进职业院校学生专业知识的建构;有助于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特点,突出职业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职业院校应当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主体的作用,把握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结构层次,重在校风建设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浅论高校体育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涛  郭守康  朱守波 《文教资料》2005,(18):146-148
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大学生在进行校园体育实践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及其营造高校体育文化的基本途径作初步的理论探讨,指出高校体育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会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克服其消极因素,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完成,引导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8.
高校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最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19.
衣仁翠 《高教论坛》2012,(5):82-84,119
为了避免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就必须让法律的观念深入大学生的内心。其中校园法律文化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本文通过对校园法律文化建设背景的陈述,探讨了校园法律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以往相比出现了复杂化、难度增加的特征。在新时期,高校应重视建设以下四种形态的校园文化: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题的校园“素质文化”;以师生职业发展为题的校园“和谐文化”;以“文化校园”为题的校园“创新文化”;以发展规划为题的校园“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