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力量异常重要。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本质上是一个受制于整个社会结构的、具有约束性的社会选择行为,行为的主体是家庭和学校。而家庭社会资本和学校社会资本就为探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的发生机制提供了一个更为深入的分析视角。治理择校问题可采取对家庭资本较少的弱势群体子女进行教育机会补偿、缩小教育鸿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于实现教育公平。择校表面看起来有与教育公平相违背的一面,但事实上,择校并不妨碍教育公平。择校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结果,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风"问题,同时规范择校费的收支运作情况。  相似文献   

3.
择校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校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学校化社会的影响和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等是择校发生的原因。通过高额的择校费使一部分低经济地位的家庭子女丧失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择校的存在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再生产了社会的优势阶层。教育社会学对择校的分析主要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企求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择校收费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择校成为普遍现象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优质教育供求关系失衡、教育产品所具有的私人属性是择校不断升温的主要因素。择校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教育领域,对政府垄断教育提出挑战,将有力地推进教育改革。择校收费没有错,所出现的弊端是教育改革不到位,择校机制被扭曲的反映。消除择校弊端,应引入“教育券”计划,建立规范的择校制度。引入“教育券”计划,要重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运用政策机制维护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化发展,以及高水平的教育质量需求,造成了教育市场的供给不平衡,出现择校现象。"同一尺度"的公平实现之后,"多元尺度的公平"也应该满足。通过择校,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与高公平。即既能优质优价地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也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6.
苏尚锋,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教育社会学博士,主持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项目"择校行为的信任逻辑"。为孩子上学择校,是很多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是否需要择校?选择什么学校?如何才能择校?择校的效用到底有多大?人们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思考决定了他们在学校教育资源上所采取的行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由此引发择校等教育公平与伦理问题。当前,人们对择校现象与就近入学政策的争论日益激烈。一方面,择校现象是对就近入学政策的补充,对教育公平起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择校现象有负面影响,如扰乱教育秩序、带来教育腐败等。因此,对于择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伦理审视具有重要意义。择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因而我们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本着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规范择校行为,使择校现象与就近入学政策协调发展、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的实现。通过对我国择校问题沿革和现状的剖析,可以得出择校现象背后存在着社会教育资源不均、阶段性教育政策失调和基础教育体制不完善等深层次原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提高教育资源总量、鼓励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优秀师资力量流动、形成政府与市场合理有序的治理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阶段的择校热屡禁不止,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而高中教育又恰恰犹如一座桥梁,下接初等教育,上连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部分。在"两基"目标基本实现之后,高中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高中择校"的形成机制源于宏观层面"学历社会"对高中择校现象的外部挤压;中观层面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学生择校产生影响;微观层面学生自致因素是学生择校的个体动机。  相似文献   

10.
“择校就学”与教育资源配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择校就学”的理论前提是:教育是准公共物品。“择校就学”与“择校收费”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择校就学”是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由单一计划向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合理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明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但在现实中择校热愈演愈烈,并造成了诸如损害教育公平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争议。这一反差启示我们需要理性思考滋养择校的土壤——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以及优质资源供求矛盾激烈;认识到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前提下,择校追求差异公平存在其合理性。因此,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一要逐步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并扶助弱势以增强弱势群体的选择能力;二要引导择校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正轨。  相似文献   

12.
一、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现行择校政策的反思 仔细分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现行的择校政策,存在这样一个逻辑假设:即择校违背了教育公平,择校导致了教育乱收费和教育腐败,因此,为了保障教育公平必须“就近入学”,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只要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了择校现象就自然可以消除。表面看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13.
李慧  龙艳清 《现代教育科学》2015,(4):171-172,100
近几年,国家不断出台新政解决择校乱象,但社会和学术界对于择校与就近入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却一直争论不休。为此,本研究将从剖析义务教育择校权利公平的有限性入手,分析择校制度本身存在的合法性,同时揭示实现义务教育公平择校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义务教育择校过程中的权利爆炸将加剧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最后,提出我国实现义务教育公平择校的可能性及具体策略,包括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以遏制非法择校现象。同时,加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从而最终实现对公平择校的理性追求。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家长择校问题是在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趋于家庭化后出现的新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对家庭经济因素的强调,研究的结果显示了家庭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是对农民工家长教育选择的重要性,从个体特征看,农民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流人地居住时间是影响其选择学校的主要因素;从家庭影响因素看,家庭结构和教育期望是影响农民工家长择校的重要原因。择校信息的获取和判断的差异是农民工家长择校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年来,择校在美国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日趋多样。除学券计划外,各种税收抵免和教育储蓄账户应运而生,一部分公立学校也打开校门,实施"开放入学"政策。每种择校形式内,又有不同的变式。不过,由于家长和学生的择校标准不同于决策者的假设,各校也想办法选择成绩较优或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所以择校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它很少服务于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在推动公立学校改革方面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6.
孙绪华 《时代教育》2012,(19):224-225
教育的均衡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前进的方向,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择校现象近几年愈演愈烈,如何看待这种自发产生的现象,如何解决择校问题成为现阶段义务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择校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择校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择校政策执行失真的问题。政策本身的有限性、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人才观念陈旧落后是导致择校政策执行失真的重要原因。因此,只有采取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均衡教育资源,加快薄弱学校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切断利益链等措施,义务教育择校政策才能够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之一,择校现象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教育公平问题、区域之间教育资源失衡问题等。实现教育公平,有赖于择校问题的合理化处置。加强对基础薄的学校的支持,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树立科学的择校观,是解决择校困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美国由于凯恩斯主义国家政策的失败和旧有教育体制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而建立了以新自由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择校制度。中国则因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产生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其价值取向经历了从"绝对公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全面公平观"的演变。拓宽义务教育的投资渠道,在充分考虑择校所涉及的利益群体的基础上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未来义务教育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收费"现象的政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择校收费"现象,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和市场机制深度介入办学过程并交互作用的结果.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对转制学校的政策支持,以及由此形成的优质学校的创收冲动加剧了这一现象的蔓延.这使得当代中国义务教育利用市场机制的过程表现出了既有别于历史,又不同于西方的三个方面特殊性,即市场机制出场时间的独特性、启动市场机制动机与目标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主体的独特性.新世纪政府必须在增加教育供给、均衡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重构政府与市场合理有序的治理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