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丕烈的藏书题跋具有独特个性风格,其中尤以<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为代表.书中佞宋刻,嗜旧钞,为先贤存古留真;精校勘,细考辩,求古藉尽善尽美;广交友.析疑义,显乾嘉士人风貌.它们不仅是藏书家三十余年藏书校书的经验总结,也是土礼居兴盛衰落的沧桑见证.  相似文献   

2.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在黄丕烈藏书题跋记中极具个性特色,书中佞宋刻,嗜旧钞,为先贤存古留真;精校勘,细考辩,求古籍尽善尽美;广交友,析疑义,显乾嘉士人风貌。它是藏书家30余年藏书校书的经验总结,也是士礼居兴盛衰落的沧桑见证。  相似文献   

3.
杨之峰 《图书馆学刊》2011,33(1):119-121
绥中吴氏藏书题跋是现代学者吴晓铃为自己所藏古籍而写的题跋。从记藏书经过、记校勘时间和所用底本、记研究考证情况3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反映出迥然不同于古代藏书题跋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琼 《图书馆界》2014,(1):22-26
梁启超是著名学者、藏书家,其所书藏书题跋数量可观,题跋内容包括述藏书由来、叙藏弆之源流、品评藏书内容等方面.其题跋读书所题,不拘一格,能够补充史料不足,也体现了梁启超鲜明的学术态度.  相似文献   

5.
藏书印在藏书和藏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镑刻精致的藏书印可以将汉字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简直可以称的上是一件艺术品。在版本学方面,藏书印是鉴定版本的必要依据之一;在藏书史方面。借助藏书印。我们可以了解一部书的收藏流传过程。本文浅述了苏州藏书家藏书印的种类及印文内容,从而有益于苏州藏书文化的研究和古籍爱好者对藏书的鉴赏。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家极其重视藏书印,在中国印学史上,藏书印占有独特的地位,藏书印随着藏书建设事业和篆刻艺术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多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黄丕烈是乾嘉时期的藏书巨擘,他通过地缘、业缘、师友、同年、姻亲结识了90位士人,不仅促进了书籍的交流,使得各个地域、各个藏书中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且促进了书籍的利用,发挥了藏书对学术的推动作用,促进了藏书与学术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天津图书馆珍藏的黄丕烈校跋本《穆天子传》为依据,以“黄丕烈题跋”为讨论范围,旨在对黄丕烈是书题跋进行梳理,搞清楚《穆天子传》所载黄丕烈题跋情况,还其题跋旧貌,为学界提供完整文献。  相似文献   

9.
清代苏州藏书家版本目录学成就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愉庆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133-134,144
通过对钱曾的《读书敏求记》、张金吾的《爱日精庐藏书志》、潘祖荫、叶昌炽《滂熹斋藏书记》、孙从添的《藏书纪要》以及黄丕烈和顾千里在版本题跋方面的成就的介绍、分析,回顾和总结清代苏州藏书家在版本目录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强调其版本目录学研究,对后人鉴定版本目录、考证版本源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透过海源阁阅尽沧桑的藏书印,溯宗考源,折射海源阁历史悠久的藏书文化,探究藏书印在古籍版本鉴定中的史料价值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家极其重视藏书印,因而,在中国印学史上,它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结合藏书印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充分概述了古代苏州藏书家的藏书印,对于我们了解吴文化,了解文献的收藏和流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开发藏书印数据库,是我国图书馆藏书印资源数字化整合的未来方向。日本业已建成的藏书印主题数据库中,以国文学研究资料馆的"藏书印数据库"最具代表性。文章在调查分析该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方式、著录体例、检索功能、用户情况的基础上,思考藏书印数据库的利用价值,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图书馆进行藏书印数据库建设应遵循"三步走"的路径,即开发馆藏印记数据库、整合域外汉籍藏书印资源、打造全球汉籍藏书印知识库。  相似文献   

13.
李日法 《图书馆》1996,(3):68-72
本文引用诸家书目、藏书题跋,对近代湘潭藏书家藏书特点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再现了袁氏双卧雪庐在藏书史上的辉煌。一、袁藏多精品,时人有“东南文献精华尽在于斯”之叹。二、袁氏精版本学,重宋元旧版,因而多书史、版本史上有价值、有代表性的藏书。三、袁藏方面广、质量高,“其盛为(有清)二百年所未有”。  相似文献   

14.
逐一甄别苏州大学图书馆馆藏几十种黄裳藏书,从中选录集部古籍题跋九种,并加以浅释。因所录诸条多是首次发表,故对黄裳的藏书题跋以及对明清集部古籍的研究多有帮助,从中也能看出黄裳的藏书观。  相似文献   

15.
小议藏书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颗瑰宝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扬光大发挥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他们节衣缩食,典衣当物,为求一典籍甘愿竞折腰,他们所痴迷的却是那一册册散发着墨香的图书,他们的职业道德可歌可泣。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历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藏书印。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主人在自己购置的  相似文献   

16.
南开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古籍中很多来源于历代著名藏书家,在这些古籍的书页上钤盖了丰富的藏书印。古代藏书印的内容类型可分为私人藏书印和机构藏书印两大类,其中私人藏书印又可分为记人、记事、记言等三种类型,每类以若干小类分别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古籍藏书印在版本鉴定和考察古籍递藏源流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立  杨薇 《出版科学》2006,(5):60-63
清代知名文献家黄丕烈将自·己丰富的藏书以及对版本、校勘的卓识应用到图书刻印出版上,同时对图书发行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古籍藏书印从形制、风格、内容上展现了藏书家特性,反映出中国古代藏书文化的精髓,除却标识权属和体现个人旨趣的现行效用外,还具有鉴定古籍版本和了解篆刻书法演变的历史效用。藏书印种类多样,依据内容可分为记名印、鉴赏印与箴言印。从藏书印的角度可以剖析藏书家的精神旨趣,体现其强烈的所有权意识、蕴藏古人的读书观与治学观、寄托藏书家的人生志趣、彰显个人的审美趣味和倾向、体现穿越时空的文人雅集活动和美美与共情怀、彰显中华传统的诗礼传家和人本思想。通过深挖藏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以期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为古籍保护事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藏书印的内容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藏书家纷纷用藏书印钤下心声,而现今藏书印则是图书馆和所有者财产的标志,也是读者用以分辨图书收藏个人和单位,便于准确及时归还的提示,是藏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私人或单位,在古籍和一般书籍上钤盖藏书印时,应选择适当位置,力求印迹清楚,美观大方。  相似文献   

20.
王志双 《图书馆杂志》2014,(2):95-99,31
陈国仕是清末福建泉州学识渊博的儒士、藏书家,室名"天白阁",藏书多达二万余册,却鲜为人知。本文主要依据厦门大学图书馆藏陈氏旧藏,利用其藏书题跋、自著等一手资料,结合方志等文献,对陈国仕的生平及其藏书来源、特点、散佚情况做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