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汉语声调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不同母语背景的人的声调难点也不尽相同。对阿拉伯语学生的汉语声调感知和发音的偏误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语音难点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沙特阿拉伯学生在学习汉语初级阶段常出现一些语音偏误,这种偏误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且具有别于其他国别留学生语音偏误的特殊性。由于篇幅所限,文章仅选取了沙特阿拉伯学生的汉语辅音偏误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语音测试,测试分为听辨和朗读汉语辅音两个方面。根据测试结果,文章主要从学生母语即阿拉伯语对其习得汉语辅音的影响方面,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沙特阿拉伯学生汉语辅音教学的建议。以期对来自阿拉伯国家、母语为阿拉伯语的留学生的语音教学,特别是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声调是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最大障碍。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受其母语声调负迁移的影响表现不尽相同;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类型则大同小异。针对偏误和成因,本文还探讨了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中纠正声调偏误的六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个案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佤族普通话单字音节声调中的时长、调域、调型和调值偏误研究分析发现:佤族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四声音高调值的难易顺序为:阳平〉上声〉去声〉阴平;这些偏误习得主要与母语、汉语方言声调、学习策略、教材与教学等因素有关。据此,应根据佤族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际情况,遵循5个原则和6个步骤并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汉语为声调语言,对于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中亚留学生来说,在汉语语音中占重要地位的声调成了其语音学习的最大障碍。汉语声调包括四种基本调型,由其组成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二字连读共十六种基本调型,在汉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偏误情况。为了了解中亚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情况,通过听感实验进行了分析、归纳,针对偏误和成因,进一步探讨了对声调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物理上稍纵即逝,所以研究语音要有一双灵敏的耳朵,作为教授语音课的对外汉语教师,还需要掌握如何纠正学生声韵调的方法。音节中赋予声调是汉语的一大特色,对于没有声调意识的欧美留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下面笔者将试着从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声调方面简单谈一谈初级阶段欧美留学生声调的偏误类型及一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声调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同时也是他们在学习汉语语音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因此,汉语声调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一直是重难点。本文重点分析了母语为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并归纳总结了留学生声调偏误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声调偏误,提出了设计合理的教学顺序、声带控制练习、运用合适的教学技巧三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母语为西班牙语的汉语学习者的语音调查研究,着重分析了学习者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偏误和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语留学生习得汉语语音的过程中易产生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偏误,母语负迁移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5名阿拉伯语学生进行听音和发音测试,结合测试结果和汉阿语音对比,找出具体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具有一些偏误,需要在教学中予以纠正。土耳其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困难,一般来说首先是声调,其次是声母,最后是韵母。声调掌握的难度从易到难依次是阴平、去声、阳平和上声。土耳其留学生在语流音变、语调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偏误,这可以从母语的负迁移、《汉语拼音方案》等几个方面分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土耳其汉语学习者的语音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回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声调是汉语语音最重要的外显特征。汉语声调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经验丰富,成果丰硕,但同时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文章指出,今后汉语声调偏误描写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对外汉语声调教学和语调教学将和谐发展,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声及上声变调的教学一直是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语流音变的规律,在教学中应重点把握三种形式的变调:一是两个音节中的前一个上声音节的变调,二是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三是四个及多个上声音节相连的变调。  相似文献   

13.
粤语的"九声六调"是粤语学习的难点之一,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运用比较学习的方法来进行粤语声调的教学,先通过英语和普通话的比较来了解粤语声调的特点,再通过比较几组相近的粤语声调来掌握不同声调的发音方法,从而逐步地完成粤语声调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针对意大利发音人习得汉语单字调的声学研究,对他们的录音材料进行感知调查。验证前人听辨能力与发音能力密切相关的观点,得出发音人的声调偏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等观点,对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选了比较多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涉及到平仄、押韵等许多音韵学知识。从学习生的教学实习看,从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考试看,教师音韵学知识都比较缺乏。为了帮助中学语言教师上好古典诗词课,本文针对新编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三册《近体诗八首》,从平仄、押韵、诗律等几个方面作详细分析。这对中学语文教师增长音韵学知识,上好古典诗词课肯定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6.
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和学科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汉语国际推广是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工作,但在宣传策略上采取低调的效果可能大于高调.推广汉语的效率依赖于学科研究,其中包括教学法理论的研究和解释汉语规律的本体研究.在突破汉语教学和推广的两大难点(汉字和声调)上,可推荐采取键盘输入汉字的教学和初级阶段语音平调的教学策略,实验研究证明,声调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多数的状态下,区别意义的重要性已经下降,而节奏的重要性在上升.因此,建议改革汉字书写方式,尽快采用分词连写形式,同时在教学初期适当降低语音标准要求,允许以语调代替声调的语音形式,允许有各国特色的汉语变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汉语学习者学习英语语音的困难主要体现为:汉语语音系统中存在着某些英语音素的空缺,以及某些相似却又相异的语音要素。本文从声母、韵母及声调三个方面对汉语和英语语音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并以此探讨英语语音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中介语偏误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对新疆高校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汉语的声调调域偏误进行了分析研究,探寻了其声调习得的难点,以求有助于汉语声调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9.
上上联读汉语双音节的音变读音是墨西哥汉语习得者习得汉语语音的一个难点,为找出墨西哥汉语习得者上上联读双音节变调的偏误规律,对比分析男女两名汉族人与四名墨西哥汉语习得者的19组上上联读汉语双音节的发音声学数据,发现墨西哥汉语习得者上上联读汉语双音节的音变读音前一音节的正确率共占上上联读总音节数的68.42%,后一音节的错误率占总音节数的11.84%,偏误率88.16%,根据后一音节的偏误类型上的比例,列出了如下偏误类型降级序列:调域偏误(起点、拐点、终点偏低〉起点、拐点、终点偏高)〉调型偏误(拐点偏高〉终点略低)。  相似文献   

20.
观察韩国汉语习得者习得汉语时间的长短与他们在识别普通话四声时的脑偏侧化之间的关系。,笔者随机任意抽取30例以韩语为母语的韩国汉语习得者为研究对象,年龄是22.96±2.62岁,根据韩国汉语习得者学习汉语时间的长短分为24个月以内、36个月以上两组。用双耳分听技术进行普通话元音音节四声的识别测试,统计元音音节四声识别的错误率。结果发现学习汉语24个以内的韩国汉语习得者“阴平”和“去声”感知的双耳主效应显著(P<0.05),右耳(大脑左半球)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左耳(大脑右半球);双手主效应显著(P<0.05),左手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右手。学习汉语36个以上的韩国汉语习得者“阴平”“去声”和“上声”感知的双耳主效应显著(P<0.05),右耳(大脑左半球)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左耳(大脑右半球)。“阴平”感知的双手主效应显著(P<0.05),左手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右手。笔者得出学习汉语24个月以内的韩国汉语习得者在识别普通话元音音节四声“阴平”和“去声”时显示出显著的右耳(大脑左半球)优势。36个月以上的韩国汉语习得者的声调感知发展的结果是右耳(大脑左半球)感知“上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