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为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网络信息资源的分散分布,垃圾信息的泛滥,资源品质的优劣不一,又给公共图书馆采集网络信息资源带来了困难。目前,公共图书馆开始注重对网络资源的采集步骤、加工技术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与重组的必要性、网络资源采集的步骤等方面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引起网络学术信息资源损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自身缺陷的原因,又有用户的原因,还有设备、技术或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减少网络学术信息资源损失,不仅需要加强对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组织整序、监督和评价,还需要提高用户信息素质、设备性能和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相似文献   

3.
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人们检索时往往效率低下,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而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建设又是整个整合工作的基础。文章首先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然后讨论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的几个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信息的大量增加,使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越来越普及,促进了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主要工具的搜索引擎和搜索代理技术也在进步和完善。Google和CopemicAgent分别是网络搜索引擎和搜索代理的典型代表,在网络信息搜索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文章主要从用户的角度对Google和CopemicAgent的信息检索方式、检索技巧、检索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保存变得越来越迫切。作为信息的传播者,网络出版者在web资源保存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网络出版者既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又面临着世界各国不断发展的网络出版物呈缴制度的压力。同时,他们还肩负着网络信息短期保存、与保存机构合作、信息提供和信息发掘等责任。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出版者同样会获得诸如网站宣传、经济效益、信息和服务等方面的收获。  相似文献   

6.
唐秀庚 《今传媒》2020,29(3):75-77
本文就网络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最重要的工具,大学生对网络负面信息的认识趋于理性而又不成熟的状态,网络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自身需要得到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同时需要高校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深化信息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 ,提出了利用CNKI深化信息服务、深层次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各种特色数据库、开展个性化的知识信息服务、开展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等深化改革措施 ,同时又就加强用户培训和信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等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网络传播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出版具有出版快速、传播广泛、费用低廉、交互功能强大、更新信息便利等诸多优势;同时,网络出版又在版权保护、网络销售、技术开发、出版信息控制等方面有着诸多目前难以解决的缺陷和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传播出版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设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这种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使得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加及时快捷、周到全面的服务。事实上 ,目前 ,真正开展网络信息服务还面临许多困难]:一方面将传统信息简单转化为数字信息并进行网络发布业已不能及时、高效地服务用户 ;另一方面 ,收集整理网络上的信息又面临着网络信息内容庞大、组织混乱、纷杂无序和用户需要有序信息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 ,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当今的网络信息服务相结合 ,设计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是其发展的必然。本文便就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的方案设计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信息门户是继网络指南、资源导航、指示数据库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新型网络信息的深层组织模式,在开放式数字信息服务环境下,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和服务整合到同一平台上。主要探讨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字加密技术的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提供了方便、高效的信息传输与服务功能,但网络安全的脆弱性与复杂性,又对通过网络传输的档案信息构成了新的威胁。目前,我国信息安全防护与保障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众多信息化领域,实际上是未设防状态,存在着很多技术上或是人为的事故隐患。因此,推进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加强档案网站的保障管理能力,构筑“网络信息安全长城”已是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填补网络软、硬件自身的“漏洞”?又如何避免网络“黑客”的肆意攻击?这就要求我们档案部门建网时,要对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强有力的技术管理和安全保护措施,保证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  相似文献   

12.
社会网络、引文网络和链接网络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对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研究时,我们经常会遇到社会网络、引文网络和链接网络.它们有明显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了解这三类网络的异同对于进行超链接网络分析、网络引文分析、链接分析等是很必要的.因此,我们从网络本身的结构特点及对三类网络进行测度的指标两个角度对社会网络、引文网络和链接网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网络体育具有开放性强、包容性强、共享性强、信息传播接受门槛低等优势,为社会居民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的同时,又可以从内容、价值观等层面,提升网络体育所传播的相关信息.本文着眼于网络体育传播及全民健身,首先分析网络体育传播对全民健身的影响,其次进一步探究网络体育传播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带来的信息爆炸和信息矛盾的加剧,网络信息生态结构发生了急剧变迁,围绕信息环境恶化的网络信息生态危机也日益凸显.所以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和治理成为大势所趋,而评价又依赖于一套全面、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结构,同时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念、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从外生态和内生态两个层次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建构,旨在探寻影响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各个因子并予以全面、系统、详尽地展现.最后对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网络信息传播立法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网络立法基本上与互联网的发展同步,前期主要偏重于网络的系统安全,2000年后则转向网络信息安全即对网络信息传播行为的规范。我国的网络信息传播立法,在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来源问题、网络有害信息的责任认定问题及可操作性等立法质量上尚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如何发挥网络媒体传播优势,使公民的言论自由得以充分实现,同时又不至危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应该是网络信息传播立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问题的控制模式建构与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颜祥林 《情报学报》2002,21(2):158-163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出现了一些网络信息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控制主要包括网络信息规范、信息技术以及来自于现实世界的法律制度 3个方面的。这 3个方面存在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以及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化网络媒体传播的"交互性"使舆论监督力量得到较大程度张扬.但社会化网络的弱控制性,又为虚假信息、谣言、网络犯罪提供了土壤.如果不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加以过滤和控制,不对网民的信息发布和接收行为加以引导,势必使一些不能明辨是非的网民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如何把网络信息资源简单、清晰、直观、高效地呈现给用户,是网络信息空间管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导航是网络空间信息环境的一大特色,它建立在知识表达的基础之上,是用户信息浏览与查询活动的"路径",同时又指导着网络空间信息组织和信息服务功能与设计.因此,信息导航的设计不仅有助于为网络信息资源空间构造标准的组织框架,更为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信息服务功能--使Web用户更方便快捷地浏览/查询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信息时代,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开发和利用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现实需求,又要适应未来的发展,开展网络环境下有特色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李琦 《黑龙江档案》2014,(2):148-148
正电子档案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硬件,又有软件,既有外部影响,又有内部因素,而且许多方面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必须有一个规范、统一、客观的标准。根据国内外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估标准,国家对电子档案信息和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基本要求,结合电子档案管理和网络管理经验,综合考虑影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应建立电子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