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从情感入手,因为情感因素可以从时空上拉近作品与学生的距离,用学生能理解体会的情感因素作为媒介,催化出他们跨越时空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叶国芳 《考试周刊》2014,(33):24-24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艺术不在于教师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情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时代在前进,教学的观念方法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情之灯点亮,让学生在明亮的快乐的语文课堂中学习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从情感入手,因为情感因素可以从时空上拉近作品与学生的距离,用学生能理解体会的情感因素作为媒介,催化出他们跨越时空的情感体验。一、创设情境,引导体验心理学认为: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的阶段,思维活动主要是运用表象来进行的,以后才逐渐向抽象的逻辑阶段过渡、发展。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而学生在感受、体验的同时,语言及思维也必然随之发展。由于学生的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容易受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有关的课文情境,让学生有种身…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也是知识的载体。精彩的教学语言能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用语言传递情感,架起师生之间和谐沟通的桥梁,拉近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让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要用激情感染学生,用激情拉近学生与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距离。语文课堂要让激情成为教师的常态;让激情的有声语言激活学生学习的激情;让丰富的体态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情境教学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背景情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链接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借助绘画情境,引领学生触摸文本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人与人的交流更注重心与心的交流。情感在教学中,特别是初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距离,让数学教学,更有特色,更能够提起学生兴趣。本文是基于对教师情感的掌控,然后讨论了教师与学生情感互动的重要性,最后归纳总结了情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明丽 《考试周刊》2014,(66):39-39
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拉近语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将情感因素渗透其中。只有糅合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堂才能变得富有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学才能充满了灵性。语文是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好的语文老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灵动,从中体会到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平静的丰富情感。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语言的交流,也是思维的碰撞过程,更是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互动。不少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努力去拨动孩子内心当中的情感,让孩子带着满腔的感情去研读文本,去体会文字的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作者,编者的情感,努力将文本蕴含的情感和自身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桥接,从而使得情感成为语文课堂的灵魂和生命的主线,让人类的情感旋律不断地回荡在语文的课堂,使得语文课堂散发着激动人心的魅力,让语文课本成为塑造孩子美好心灵的源泉。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的情感,从而恰到好处地运用好情感的因素呢?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有效即时评价就是学生心灵上的阳光,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而且能拉近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距离,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评价指向,通过引导学生的认知、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引度学生的学法等评价方式,可以使语文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师生之间能否进行有效互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所以许多教职人员在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时,都会有意识的增加课堂互动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在互动中进行语文学习。在语文学习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将自身情感进行抒发,并且与文章所要传达的主旨进行情感共鸣,为了让学生的情感能够更好的抒发,教师要积极改善语文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更加良好的课堂氛围里进行语文学习,并且不断提高语文课堂上的频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是多样的,课堂教学同样可以灵动活泼.打造欢乐与高效兼备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曾一直充当严师的角色,在学生面前故作深沉,试图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殊不知,有很多学生都在抱怨语文课沉闷无趣,抱怨语文老师缺乏幽默感,觉得教师的教学方法古板又生硬,从而对语文课缺乏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解决语文课沉闷低效的问题,应该是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形象、生动的语文教学情境,精心选择或安排好所要凭借的事物(包括对社会生活场景和大自然的观察),做到情景交融,寓教于乐,拉近学生与事物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的想象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想象。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世纪,语文教师必须以新的姿态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并且首当其冲的就是进行一场角色意识、角色转换的革命。语文教师必须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思考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必须以改革者的胸怀、创新者的气魄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把握教育心理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手段并用新的、先进的教育学理论武装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形成新颖的教学模式,鲜活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不再干枯死板,教师权威而学生抗成,使语文教师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经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学好语文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思维,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最主要的一个场所,一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对语文课堂的关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保持集中,教师需要适当地与学生展开互动,合理的课堂互动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确保课堂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死板,教师的教授方式已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与语文学习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出现教师愈"努力",学生情感愈"淡漠"的现象,所以针对语文课堂的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自由对话的过程。对话能有效地拉近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思想上进行碰撞、情感上产生共鸣、精神上最终相遇;能够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对话,关注的是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关注的是学生语言、思维、情感、意识等各方面的发展。我们必须让对话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渗透于教学的细节,从而逐渐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相似文献   

18.
为了突破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上的弊端,将课堂上的主导者扩展到学生,让学生也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上来,学校及教师应积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课堂与学生的信息交互与分享,给学生享有课堂上的主动权,刺激学生上课踊跃发言,从而充分的将教学与反馈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效果大幅度提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互动性教学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来营造热烈、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突破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模式上的弊端,将课堂上的主导者扩展到学生,让学生也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上来,学校及教师应积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课堂与学生的信息交互与分享,给学生享有课堂上的主动权,刺激学生上课踊跃发言,从而充分地将教学与反馈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效果大幅度提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