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沛  张国礼 《教育探索》2005,(10):116-117
根据国内外学者编制量表的经验,自行编制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现状问卷,对新疆塔城市5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教师职业现状及其对教师造成的不良影响。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普遍很大,并且已经影响到教师的健康状况和工作绩效:职业压力对教师健康的不良影响显著地大于对工作的不良影响;不同学校、不同教龄教师的职业压力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普遍很大。已经影响到教师的健康状况和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间的关系,为促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学依据.采用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62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负荷、职业期望和考试压力,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高职业压力的教师要显著低于低职业压力的教师,高社会支持的...  相似文献   

3.
罗霞  闻素霞 《考试周刊》2012,(58):169-171
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应对策略一直是教师心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职业压力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维护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意义重大。本文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入手,分析教师压力来源,并提出相应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状况及其主要压力来源,揭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特点、影响因素,分析教师职业压力的产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教学工作、教学评价和学生因素;参加课改实验教师与未参加课改实验教师的职业压力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职业压力发展趋势是先下降再缓慢上升,其中6~10年教龄阶段的教师表现出较低程度的职业压力,而后职业压力随着教龄的增长而升高;城市区域和学校类型等背景因素在教师职业压力总分上的主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社会剧烈转型和教育全面改革的今天,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承受着越来越重的职业压力,但目前我国对于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本研究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我国中小学教师当下所面对的职业压力的一般状况及应对策略。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现状1.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较多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300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六个方面,按报告次数依次是:(1)升学考试压力。升学考试方面的压力最为普遍,近40%的教师把它列为近一学年面临的最大职业压力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中小学生教师职业压力的界定及压力源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界定中小教师的职业压力(professional stress)是指中小学教师个体长期暴露于应激工作环境而又无法对其有效应对时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反应过程。工作压力不仅影响到中小学教师潜能的发挥,职责的有效履行,而且会降低他们的工作热情,甚至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对江西省赣州市十七所学校1073名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赣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多表现为情绪疲惫,而职业倦怠又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压力反应;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多来自可控性低的社会、学生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核心自我评价中的四个人格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高于压力变量,教师的职业倦怠状态具有人格基础。建议学校为教师提供教学过程的自由决策权,激发教师成就动机,加强教师专业团队建设,从而有效防止教师职业倦怠,让教师能"乐在压力"。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师压力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冬梅  韦玫 《教育探索》2005,(9):101-103
教师职业是一种高压力的职业,中小学教师的压力更大。适度的压力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但过度的压力则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成长一分析中小学教师压力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缓解和克服中小学教师压力的对策,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已经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怠倦的成因,并给出自我应对策略,为深入研究和防治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基本上都是把中小学教师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对特定群体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的职业压力的研究较少,这难以揭示出特定群体教师职业压力的特点。通过深层次地分析影响高中教师职业压力的因素,提出了缓解高中教师职业压力的对策和建议。旨在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师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关注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育活动中的影响,真正实现教师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中小学教师所面临的职业压力特点,分析现象背后的问题,探寻问题的影响因素,澄清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在此基础上寻求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会降低教师的教学热情从而进一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对39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位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中社会背景和学业考试压力较高;职业倦怠属中等水平,其中情绪衰竭得分偏高,低成就感其次,去人性化倾向得分较低,三因子间存在两两显著差异;性别、年龄、任教学科和职称显著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各因子之间存在多种复杂的因果关系,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各不相同;社会背景对职业倦怠各因子的预测比较微弱,各因子对低成就感因子的影响比较微弱,职业发展是教师职业倦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要从积极回应教师职业发展诉求、推动教育共同体融合发展、优化学业评价标准和助力教师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入手,着力改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现状。  相似文献   

13.
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状况令人担忧,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职业倦怠现象。因此,关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探究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并寻找相应的对策以缓解职业倦怠,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教师职业倦怠是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但教师职业倦怠却不是对工作中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导致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社…  相似文献   

14.
刚刚开始教师生涯的中小学新教师,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面临产生职业倦怠的危险。本着"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从中小学新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入手,对中小学新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提出相关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如何引导中小学教师积极看待职业压力、主动面对职业压力,这对于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增强教师个体成就感和幸福感而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梳理教师职业压力形成的十大诱因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从教师自我、学校管理和社会网络三个层面为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提供引导和支持:一方面,构建教师宽松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营造教师和谐的心理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职业压力的层次,帮助教师从职业压力中获得新生,而且有助于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激励和生成.  相似文献   

16.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问卷,对913名初中和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教师的职业压力越大,职业倦怠越严重,不同来源的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王广中 《教育探索》2002,(12):92-94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是当前困扰着教育界的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本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三个维度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产生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缓解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淑园 《教育导刊》2007,48(3):32-35
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教师职业压力的普遍性、影响力、压力源、教师个人背景因素对职业压力的影响、职业压力管理等方面对近20年来国内外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以期对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是职业倦怠高发的群体之一。本文概述了个体因素、情绪劳动、职业压力、人际关系和组织特征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介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及身心健康关系方面的研究;梳理了中小学教师的被援助需要、职业倦怠改善意识以及个体和组织层面的双向应对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一直是国内外教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过度的压力会使教师出现焦虑、压抑、担忧、冲动、易怒、失去自信、对工作不满意等现象,甚至出现严重头疼、头晕、疲劳等生理反应,这应该引起重视并予以解决。我们认为,引导中小学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是有效缓解中小学教师压力的方法之一,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