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78年,吕叔湘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教学的现状:“少慢差费。”认为:“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他还恳切地提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①应该说,语教育界没有停止过对提高语教学效率的探索。2004年2月15日,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表达与交流”这一部分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造情。”较之1996年和2002年的大纲,新课标对当前的作教学的指示,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语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从“假话、空话、套话、为造情”的写作痼疾中走出.真正做到“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有实践才有发言权。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我设计了一次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戴秀干 《现代语文》2010,(8):127-128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我国语文教育中存在着“高耗低效”现象:“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大多数不过关”指的是大部分学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仍不能过语文关,其中作文关是最重要的一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难度首屈一指。纵观过去的作文教学,成绩很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对作文的本质认识不够清晰,作文的本质是育人,换句话说也就是未能处理好新课标引导下的作文教学与中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1997年波及全国的语教育大讨论开始,加强学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从提升国民人素质的高度重新认识学教育,这一思想在语新课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目前学教育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学、热爱学?如何使语课富有“学味”?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知识是现成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会学”则是人人终生受用的资本,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会学呢?  相似文献   

6.
一篇作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语综合能力,但目前很多中学生怕写作,对作训练普遍比较冷漠,认为没有东西可写,或不知道怎样写。那么,如何让学生改变这种怕写作的思想和不会写作的担忧呢?我在语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7.
林绿茂 《成才之路》2010,(22):50-51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在1978年曾撰文指出:“十年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3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个问题依然严重,尤以中职为甚。对此.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育的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8.
把写作教学作为语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即通过写作以带动语课程的学习(以写促学)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学,然后知不足”;写,然后知困矣。写作中的疑惑如何解决?从所学课中寻找答案。以写作教学为主导的章分析.既有学习的指向性又有目标的集中性,既提高了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又节省了时间,将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语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学得怎样,作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能力不过关,作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教学一直是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作教学中.现代集体教育的组织形式同以“详批细改”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法的矛盾.束缚着教师的手脚.也妨碍着学生语言、思维及写作水平的提高,即使是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宁愿多做些基础知识题.也不愿做怍,这种状况着实令人担忧。从作教学的多方面看,开放型作教学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作难”一直是小学生写作的一个难题。学生为什么怕写作呢?说到底就是平时动笔少,以至写作时.出现下笔难现象。我们知道。小学高年级语课本每册不超过七八个单元练习。也就是说.每学期才写七八篇作.加上课后练笔,最多不超过十几篇,而且学  相似文献   

11.
作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作教学在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乐写、善写作呢?我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吕淑湘先生曾愤愤地说过“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却大多数不过慕,岂非咄咄怪事!”如令的语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大多数高中生部未曾诲过学名着,这不排除当前的考试制度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语教师在阅谚教学中没有着力培蒂学生的阅读习惯。很多语教师不清楚“教”为的是什么,这致使他们的教学很盲目。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角,这是现代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语课程标准》所凸现的写作教学的核心精神。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角呢?我想关键是我们的作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让学生在自己的路上自由地漫步。  相似文献   

14.
杨晓瑛 《青海教育》2011,(12):34-34
吕叔湘先生曾痛心于不成功的语文教学:“10多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因此,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效率,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便成了全体语文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郑雨婷 《广西教育》2004,(7A):35-35
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过:“学生的语言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言能力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面对日常语文中的作文教学,如何使学生写作文由被动转为主动,真正让学生变“苦作”为“乐作”,藉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呢?  相似文献   

16.
安学军 《新作文》2004,(6):22-24
2004年语考试大纲终于出台了。“写作”部分仍然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虽然2003年高考作试卷中.有个别考生的议论写得很好,但是就大多数而言.能够在“考场”这个高限制条件下。写好议论,仍然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务。因为我们大多数考生并不会或是不擅长“讲理”。他们写就的议论也就成了一篇篇“无理”。那么,什么是理,该怎样讲理?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课堂上,学生读书声确实没有断过。但如果设身处地地对全体学生的“读”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你会发现许多学生的“读”不过关,主要表现有:一是读书声音小,二是读书时胆怯,三是附和型读书较多,四是大声读课外读物甚少,五是大声读自己作更少。由此可以看出“读”的教学应该全面改革。笔认为,应该让全体学生大声读起来。  相似文献   

18.
常常听到父母问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画画有发展前途吗?”“我们不会画.怎么去辅导孩子呢?”事实上.会画画的父母总是少数,大多数父母既不是画家,也不擅长画画,只具备中、小学时学过的一点点美术常识。那么,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美术启蒙教育呢?您不妨按照下面的步骤试一试。  相似文献   

19.
施武江 《现代语文》2006,(10):119-119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语上册选入了《香菱学诗》一。教罢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中的香菱,一个孤苦的女子,痴心学诗,终有所成。她学诗成功的奥秘何在?我们的学生,学习语近九年,可为什么写不出流畅优美的习作?一串串的问题在我的大脑中萦绕。经过一番探究,我发现香菱是学生写作之路上的一个“榜样”,她以自身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何学习写作。  相似文献   

20.
写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写作规律是从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只有通过写作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写作技巧。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让学生对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下水”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作指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