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望21世纪的鲁迅研究林非人类即将走向更为辉煌的21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岁月中间,不能不使我想起鲁迅研究的前景来。对于本世纪初期的这位文化巨人鲁迅,中国的许多学者已经写出了不少很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论著,总的说来学术水平是在不断前进和提高的,尤为可喜的是...  相似文献   

2.
本分析了鲁迅研究、鲁迅接受与历史语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考察了当代鲁迅接受的现状及其历史语境的特点,尤其偏重于此语境对当代鲁迅接受的不利影响的分析。最后对当代鲁迅研究与接受中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加以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世纪之交,伴随对于文化的关注,旧的传统和价值观念的解构,鲁迅研究与前期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革中,由于毛泽东同志的点评,鲁迅被作为知识分子的榜样不断神化。尔后,产生了“学鲁迅”的“鲁迅学”。如今,鲁迅已经屡遭贬损和否定,甚至要被当作“老石头”踢开。短短几十年间,发生了大幅度的转变,不得不让我们深思:鲁迅研究在当代还有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鲁迅研究更加直面现实,有必要倡导“为人生”的鲁迅研究,即充分认识鲁迅的文化资源价值,面向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提出的问题,展开鲁迅研究。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说,我们还处在“五四”时代,还处在鲁迅时代,“民主和科学”依然是我们时代的旗帜,我们更需要鲁迅。具体地说,鲁迅与大学文化精神,鲁迅的“民魂”思想,鲁迅的知识分子观,鲁迅基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和谐文化资源,鲁迅反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斗争经验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方向。  相似文献   

5.
鲁迅研究走入新世纪已近九年,相比世纪之交时“鲁迅风波”所引起的学界的激烈争鸣,新世纪的鲁迅研究少了喧嚣,多了几分从容和平静。在尘归尘、土归土之后,菲薄之音悄然退场,鲁迅的人格魅力与精神资源,鲁迅作品的艺术特质与思想内蕴,并没有被讥哂之言冲淡原有的色彩,依旧显示出勃发的生命力,吸引了众多学者投身于鲁迅研究之中。新世纪的鲁迅研究开始进入到一个深化期和整合期,学者们大多亲身体验过鲁迅曾经被多次的错误阐释而悖离鲁迅本身的尴尬,当又一个百年来临时,  相似文献   

6.
伊藤虎丸认为鲁迅对于外来文化采取的是"抵抗性接受"的态度;一是鲁迅从来不接受既成的理论、信念和教条;二是鲁迅接受任何一种理论信念,都要"在自身内部来寻求逆转";三是"回心"式的"以抵抗为媒介"的特点。通过对鲁迅的这种思维方式的研究,伊藤虎丸反省与批判了日本战后近代化的问题。伊藤虎丸的鲁迅论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他在鲁迅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既是时代问题,也是他自我生命主体内部不断纠结的问题;其次,伊藤虎丸的问题是哲学性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些问题所具有的情感性特征;再次,这些问题不是偶然的,突发的,漂移的,或者转瞬即逝的,而是一种"执着之念"。伊藤虎丸的鲁迅论对当下中国鲁迅研究的启示在于,在鲁迅研究明显地走向专业化、学术化、学院化的时代里,鲁迅研究更需要鲁迅精神的回归,鲁迅研究者只有切实地以自己的精神主体去感受时代的律动,才会有真正的问题意识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当下鲁迅研究的主要缺陷有 :研究者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的狭窄 ,学风和文风的浮躁 ,以及学术个性的匮乏。新世纪鲁迅研究所面临的难题是 :如何在现有的文化机制内 ,保持鲁迅研究的“批判性”、“科学性”和“当代性”。未来鲁迅研究学术生长点可能存在于对鲁迅遗产“被接受”状况的考察 ,对鲁迅文学创作之外诸种“行为”的研究 ,对鲁迅文本的“形式”阐释和对网络时代鲁迅及其作品命运的关怀  相似文献   

8.
蒋祺 《教学月刊》2007,(4):14-16
鲁迅作品的多义性和生成性特质与接受主体的生活经验、认知结构、审美需求、接受水平的复杂性,决定了鲁迅作品的解读不可能一次性完成。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对于毛泽东同志以上这一论断,在近些年来的鲁迅研究当中,有人试图予以否定,他们只承认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甚至对于鲁迅的文学成就也只是作部分的肯定),而不承认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代表着鲁迅研究中的一种非政治倾向。这种非政治倾向的鲁迅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利用鲁迅前期的人本主义思想——鼓吹个性解放、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自我设计等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的道德文化,不错,在鲁迅思想发展的前期,确实曾经接受了人本主  相似文献   

10.
国际政治与社会思潮的变化,导致了国外鲁迅研究中泛政治化倾向的消解。在多元文化中,世界性文化比较研究,文本的文化解读,历史文化的史实辨正,阅读接受研究,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鲁迅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论文对日本杰出学者竹内好的鲁迅研究的重要观点、研究范式、学术特质进行了阐释,对竹内好鲁迅研究的得与失作了一定的评价。论文简述了“竹内鲁迅”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后继学者为实现对“竹内鲁迅”的超越而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社会对他的热衷超过了任何一位与他同时代的文人。20世纪80年代初《鲁迅研究月刊》创刊,鲁迅研究热兴起;世纪末反思鲁迅研究,鲁迅研究再度热起来。鲁迅被阐述之广泛及深入,鲁迅被褒贬的频率之高,在现代文人当中无人可匹敌。姑且不对此种种现象妄加评论,但至少可以证实两点:一是社会需要鲁迅;二是社会缺乏鲁迅。惟其需要,鲁迅才被如此广泛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鲁迅研究更加直面现实,有必要倡导"为人生"的鲁迅研究,即充分认识鲁迅的文化资源价值,面向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提出的问题,展开鲁迅研究.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说,我们还处在"五四"时代,还处在鲁迅时代,"民主和科学"依然是我们时代的旗帜,我们更需要鲁迅.具体地说.鲁迅与大学文化精神,鲁迅的"民魂"思想,鲁迅的知识分子观,鲁迅基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和谐文化资源,鲁迅反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斗争经验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方向.  相似文献   

14.
1907年-1918年,鲁迅对文学的思考呈现出深刻的变化。1907年前后,鲁迅更多地关注创作主体的精神建构和张扬文学本体的社会职能,之后,他在深切的生命体验中意识到了接受主体以及作品形式对于创作目的(启蒙)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创造了“去语障解心囚”的小说格式并生成深邃的小说意境。  相似文献   

15.
鲁迅没有过时,鲁迅研究还有着广阔的空间。当下的鲁迅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一是发掘鲁迅的和谐文化资源;二是总结鲁迅的文化斗争经验,回应当前文化思潮的不良倾向;三是鲁迅精神品格研究,防止鲁迅被“软化”;四是深入开展鲁迅生平研究;五是拓宽鲁迅作品研究的空间;六是拓展鲁迅的比较研究;七是开拓文化视角新领域;八是拓展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九是加强鲁迅研究之研究。  相似文献   

16.
林纾的翻译小说在当时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几乎成为一种文化潮流,五四时期的文学巨人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等都曾说自己受到“林译”小说的很大影响。林纾不经意间获得的惊人成功说明他无意中迎合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时尚。因此,要了解当时的文化时尚,对“林译”小说进行分析考察无疑会是一个好途径。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废名     
废名和鲁迅从开始交往到逐渐疏远、交恶,二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废名是在鲁迅的影响下从事乡土文学创作的,但由于两人不同的审美趋向,一开始就表现出迥异相反的艺术追求.鲁迅和废名都受到了中外文化的影响,对之都有着吸纳和借鉴.但鲁迅一直不断地吸收、批判,最终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文艺家,而废名,由于对儒释道以及西方文化的欣赏性的接受,固执而寂寞地沉醉于自己建构的诗化境界.鲁迅既肯定了废名独有的艺术风格,也鄙夷他只剩下自己的固步自封,而废名把自己与鲁迅的文学主张对立起来,对鲁迅高尚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了贬低与排斥.废名晚年主动努力从事鲁迅研究,表现了他主动契合的思想巨变.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二战”后日本鲁迅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伊藤虎丸通过扎实细密的考证、辨正工作,积极发掘鲁迅早期思想的影响源,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影响深远的研究风格。他从日本战败的事实出发,将鲁迅视为抵抗“近代化”的成功典型。在研究视角上,伊藤虎丸基于个人经验,强调鲁迅对西方文明的“整体性”认识方法,是其思想深刻性的成因所在。在研究内容上,他着重发掘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观念,详细辨析他对尼采的接受。  相似文献   

19.
怨恨:鲁迅研究的新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鲁迅研究一直囿于“传统”与“反传统”的论争与停滞和重复阶段。实际上,“怨恨”是21世纪鲁迅研究的新判断,因为怨恨来自于传统力量的强大,怨恨来自于现代文化价值与传统文化价值之间的矛盾,怨恨来自于现代性本身的内部矛盾,怨恨是鲁迅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  相似文献   

20.
曹聚仁是与鲁迅有过多年交往的名不,他与《鲁迅评传》具有得一独厚的条件。反对神化鲁迅,正视鲁迅思想上的矛盾是该书一大特点,他认为鲁迅的最大贡献在于解剖中国社会,是一位冷静暴露中国社会黑暗的思想家;局限性在于接触范围大体限于艺圈,影响了鲁迅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但曹《评传》中的鲁迅是“同路人”,是虚无主义,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化的提法,对鲁迅研究弊多利少,书中还有一些错误的史实,不妥的论断。本并非对注全责备,只想集思广益把鲁迅研究向前推进哪怕一小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