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针对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抓住冰壶运动独具的项目特征,分析冰壶运动员致胜心理因素,加快提升我国冰壶运动整体竞技能力,力争在索契冬奥会上取得佳绩,是我国冰壶运动教练员、运动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冰壶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从团队精神、动机、心理准备、自信心、注意力和焦虑控制等方面探究冰壶运动员致胜心理因素,旨在寻求提高冰壶运动训练水平、提升冰壶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和冰壶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子冰壶队曾经夺得温哥华冬奥会铜牌,男子冰壶队获得索契冬奥会第4名的优异成绩,但在近2年的世界大赛中比赛成绩不尽人意,对我国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拉响了警钟。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冰壶项目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冰壶运动员训练的管理体制,冰壶后备人才的科学选材,冰壶后备人才竞技训练效率与质量的评价,冰壶竞技后备人才文化素质的培养4个维度对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度剖析;缺乏有效的专业管理部门,训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定期的评价反馈方法,教练员的科学执教能力亟待提高等是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省市冰壶训练管理中心,建立完整的冰壶后备人才梯队选材体系,加强冰壶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提高运动员的教育水平与综合素质等促进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马旭 《冰雪运动》2016,(2):31-34
我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的契机.冰壶在我国属于新兴运动项目,由于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而逐渐为国人所关注,成为广大民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对我国冰壶运动的发展现状和影响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剖析,进而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目的在于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放眼未来,充分利用"申奥成功"这一大好的发展契机,实现我国冰壶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冰壶运动员的身体训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冰壶训练方面存在一个误区,即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身体及心理训练.从冰壶项目的特点入手,阐述冰壶运动员进行身体训练的必要性,同时通过走访国内从事冰壶运动的有关专家、学者,阅读国内外冰壶训练方面相关资料,力求探索冰壶运动员发展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我国冰壶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珂  李妍 《冰雪运动》2013,(5):22-26
分析加拿大冰壶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冰壶运动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在青少年培养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冰壶后备人才在训练体质、培养模式、运动项目推广以及职教人员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建议完善训练体制、规范培养模式、扩大群众基础、加大政府扶持以及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从而促进冰壶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冰壶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冰壶是一项战术性较强的智力运动项目,项目特点决定其在中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冰壶在中国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但与欧美等冰壶强国仍存在差距.国内现有训练场馆不规范、优秀运动员短缺及后备人才不足、选材机制滞后、国内教练员水平偏低、竞赛心理不成熟以及个人综合素质不高等因素制约中国冰壶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开展冰壶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军  李洪臣 《冰雪运动》2009,31(3):43-45,54
我国冰壶运动起步晚、但进步很快。然而,我们应当看到我国冰壶运动存在普及水平低、后备人才匮乏、群众基础差的问题,我们要想真正立足世界冰壶强国之列,必须打好群众基础,提高冰壶运动的普及水平,使更多人了解冰壶运动、更多人参与冰壶运动。学校是各种体育项目普及和发展的基地,高校更是具备开展冰壶的人才,冰壶运动要想在我国进一步发展、提高,离不开众多高校大学生的参与。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从冰壶项目自身特点、国家冰壶后备人才的培养、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方面入手,分析、论证我国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开展冰壶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我国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具备开展冰壶运动的气候条件、师资条件及经费条件,开展冰壶运动具有可行性。并设想出选修课、俱乐部、代表队训练及竞赛将成为这些学校开展冰壶运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8.
冰壶运动员获得良好的专项体能对冰壶运动员技术的稳定发挥、实现预定的战术和最终获得比赛优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冰壶运动员专项体能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指出冰壶运动员专项体能由身高、体重、有氧耐力、力量素质、髋关节柔韧性和擦冰速度等组成,分析了冰壶运动员专项体能构成要素对技术和战术的影响以及相互的作用,提出专项力量素质、柔韧素质、速度素质、有氧耐力素质等冰壶专项体能训练方法,旨在促进我国冰壶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冰壶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冰壶技战术的理解和应用也上了新的台阶,但是当前对于冰壶运动员的生理指标探究相对属于薄弱环节。通过对哈尔滨市冰壶队运动员的手腕动作方位知觉的测试,分析冰壶运动员手腕动作方位知觉存在运动员的测试值普遍偏高,顺逆差值等问题。建议冰壶运动员增加手腕方位知觉的训练,提高手腕动作的敏感程度;加强专项体能训练;完善冰壶队的训练设备,保证正常的训练效果与训练效率,以提高冰壶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近20年国内外有关冰壶研究文献的研读,分析了冰壶运动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对冰壶运动员的擦冰技术、战术、体能训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结果发现:我国学者对冰壶运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冰壶的技战术研究和对冰壶赛事特别是重大赛事的技战术分析,但对冰壶运动项目特征、制胜因素和项目归属研究欠缺,对群众性冰壶运动的推广研究缺乏,今后我国学者应更多地关注群众性冰壶运动的开展、全面认识冰壶的项目特征和制胜因素;国外学者则更多地关注冰壶运动员的擦冰技术、体能训练等实证类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冰壶是冬季奥运会重要的比赛项目,也是国家体育总局中重点培养的冬季项目之一,更是带动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突破点,充分利用冰壶项目易开展的优势是关键所在.运用文献综述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冰壶项目在普通大众开展的优势和移动冰壶馆的建设进行分析与讨论,认为冰壶项目无论是在安全性、场地利用率、环保性,还是在易学性、趣味性、开展人群的广泛性上都高于其他冰雪项目,并且详细阐明了黑龙江省体育局建设的可拆装移动冰壶场馆项目及其创新性.旨在表明冰壶项目是可以承担起推广冰雪运动的重任,是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核心途径之一,并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开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2.
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为我国冬季竞技项目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作为东道主,我国必定力争扩大参与面、挖掘潜力、拓展新兴项目.已经积累了男、女各单项竞技实力的冰壶运动,必将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冬奥会项目的战略重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冰壶运动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冰壶运动在发展中存在快而不稳,社会认知度低,项目发展不均衡,后备人才短缺等问题.为提升我国冰壶运动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全局出发,立足突出国际竞争实力、注重基础建设、完善发展体系.重点解决项目在后备人才、保障条件、社会基础等面临的制约瓶颈;同时合理配置资源,依据国际冰壶比赛的变化趋势,适时开展新兴项目;移植与借鉴冰壶强国的竞赛体制为我国冰壶运动步入世界强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冰壶运动发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冰壶运动的项目技术特点、对年龄的要求、场地及器材要求等是其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主要优势;同时,人才培养方式、项目的宣传力度不够、场地数量与质量不足、教练员水平不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13年女子冰壶世锦赛的比赛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子冰壶队缺乏科学系统的训练,竞赛心理不成熟,后备人才严重匮乏等因素,是致使技战术水平下降和成绩下滑的主要因素。认为科学、系统的训练是掌握技战术的基础,加强冰壶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提高竞技运动成绩的有力保障。建议政府加大投资,提高专业冰壶运动人才水平和加强后备人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了解冰壶最新动态,进行科学训练;增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竞赛心理承受力,为我国冰壶运动员发挥良好的技、战术风格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评析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通过对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的评析,客观评价中国冰壶在泛太平洋地区目前所处的地位及冰壶运动在中国发展的潜力。客观地分析了我们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并为中国冰壶运动的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评定我国竞技冰壶运动项目发展水平,找出与世界冰壶强国竞技水平差距,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对2016年全国第13届冬季运动会冰壶比赛哈尔滨成年组男队投壶技、战术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男子冰壶发展迅速,比赛中投壶技术成功率较稳定、战术选择合理性日趋完善.总结归纳出目前中国男子冰壶队的投壶技术特点以及战术运用情况,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的技战术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孙静 《精武》2013,(35):93-94
随着国家“北冰南展”政策的推行,冰壹运动落户上海,并且成立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上海冰壶队。学校是各种体育项目普夏和发展的基地,高校更是在人才.资源等各方面具备优厚条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冰壶项目自身特点、冰壶运动时高校发展的意义、冰壶运动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等方面入手,论证上海松江大学城开展冰壶运动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赵金平  朱宇 《冰雪运动》2010,32(6):32-34
在我国冰壶运动发展历程中,运动成绩跨越式的提升使我国成为世界冰壶强队,但国家一线队伍与青少年运动员之间水平落差较大的现状,成为保持和提高运动成绩的软肋。以冰壶运动发展灵魂的战术问题入手,阐述了青少年战术训练的重要意义,明确战术在冰壶比赛中的核心、智囊和保障作用以及进攻与防守战术的关系,从而改变战术训练理念。指出在战术训练中应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原则,将比赛视为单局、按比赛局数顺序倒序的训练模式,效果显著。旨在尽快提高我国青少年战术意识和能力水平,为尽快缩小与国家一线队伍的差距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加拿大冰壶国家队体能训练计划,对冰壶运动的制胜因素、关键体能因素、训练计划实施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身体重心姿态的稳定性和抗疲劳的能力是影响投石准确性的决定因素。加拿大奥林匹克冰壶队体能训练包括短时多样常态的平衡训练;小负荷多次数的一般力量循环练习;贴近冰上动作结构的专项力量耐力训练以及有氧持续训练与有氧间歇训练相结合提高恢复能力。体能训练贯穿全年训练计划始终,平衡训练与核心训练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王子 《冰雪运动》2015,(6):34-37
冰壶运动被称为“冰上围棋”,是集健身、娱乐和竞技为一体的冬季体育项目,是一项需要出色控制身体动作和充分体现优秀心理品质的集体运动。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冰壶运动员比赛成败的心理归因进行研究,认为赛前过度紧张、自信心的影响、自卑畏怯、动机因素、团队协作因素、外界环境等是影响冰壶运动员比赛成败的心理因素;并提出了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的心理调控训练的路径,为冰壶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