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题复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改革、商鞅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2 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等。2 .能  相似文献   

2.
“罗斯福新政”在世界现代史上极具重要意义,但是学界对于新政的评价呈现出纷繁芜杂的状态。那么高中历史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分析和处理新课程实验教材中的《罗斯福新政》呢?一、建构知识体系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的单元要求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这一课居于承上启下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何凡 《考试》2008,(Z2):76-78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一种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模式,对当时和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和广泛的影响。【重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热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解析】1.为什么把罗斯福采取的措施称为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或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作为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场所,课堂是关系到高中历史教学成败的重中之重[1]。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是保障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途径[2]。本文以鲁教版"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尝试运用思维导图对经济危机爆发的缘由以及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联系等内容进行具象化展示,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进而实现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提出罗斯福新政真像教材上说得那么好吗,它的不足又有哪些?在评价事物时我们不是经常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吗?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问,我们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发现针对罗斯福新政不足主要有以下依据:1.意在促进工业复苏的《国家工业复兴法案》,极大地阻碍了工业发展。按照美国传统的自由市场制度,企业通过竞争和创新来销售各自不同价格、不同档次的产品,但这一制度被颠覆了。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要熟练掌握每年的考试大纲和考点,及时准确地让每一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应对高考。罗斯福新政作为一个独立的考点,需要学生列举其主要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这些都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学生自己应该会总结和记忆,下面笔者谈谈对罗斯福新政需要加深把握的知识:一、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1)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  相似文献   

7.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科素养的培养成了教学的新指向标。本文以《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课的设计为例,强调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也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做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专题复习目标   1.了解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因素及其意义。2 .了解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4.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们越来越注重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综合创新意识的培养.文章以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转危为机"——罗斯福新政》为例,以高考评价体系和STEAM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研读指导性文件、综合多学科知识、以思维导图为工具、以史料实证为主体建构知识体系以及注重引导学生具备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中外改革史是近年来中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从考查内容上看,命题点比较多,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为主;从能力要求上看,侧重考查理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点梳理】一、管仲改革1.时间:春秋时期。2.人物: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3.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4.作用:齐国国富兵强。  相似文献   

12.
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相关的评价和讨论也基本定型。但是,如果我们高中学生仅从经济角度来学习与了解,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历史地位的评价则不但显得单薄,而且过于片面。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传统等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也同样是多方面的综合体,因而不能孤立地、割裂地进行考察与评价。正是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们认为罗斯福新政对世界和美国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是深刻和长远的。  相似文献   

13.
【典型活动探究及学法指导】 1.抓住一条主线 本考点包括“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课内容。我们在学习时应抓住“罗斯福新政”这条主线,从罗斯福新政前——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内容、特点和实质;  相似文献   

14.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罗斯福“新政”提出的历史背景、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经历的发展阶段及产生的后果等等,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作一简要的剖析,并对其历史作用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例1】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请回答:(1)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加以说明。(2)这种变化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面对危机,胡佛总统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结果使得危机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参加竞选,以绝对的优势击败了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上台后,大刀阔斧地在金融、工业、农业等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在罗斯福"新政"的一系列措施中,其中对工业的调整被认为是"新政"的中心措施,这是为何呢?  相似文献   

17.
专题复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改革、商鞅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等。  相似文献   

18.
以前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时,一直都这么准备课:按照常规,先翻阅《教学大纲》,了解关于本课的基本要求,然后结合教材,理出本课的基本框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表现、特点及产生的影响,由此引出危机爆发后美国的应对措施——罗斯福新政,讲清新政的内容、特点、作用,最后让学生谈谈对该政策的评价。如今想来,这样上课,可能基本的知识点都交代清楚了,但完整的史实被人为地分解得零散不堪,  相似文献   

19.
富兰克林·D·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而劳工立法则成为美国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劳工立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探讨罗斯福新政、了解当时的劳工立法与工人状况,而且有益于我们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以完善我国的劳动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既是美国历史上的大变革,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历来是教学的重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罗斯福新政归人“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专题,对其认识只限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从宪政文明的发展来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美国宪政框架内实行的改革,是宪政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