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广大教师急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依托,强调知情统一的教学目的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表现在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评价的改变等内容上。一、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标准,这些理念和标准引发了教师角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相似文献   

3.
<正>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打破了讲授式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代替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的模式。教学内容也由"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向"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转变。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如何科学地进行教师角色的定位成  相似文献   

4.
目前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教育公平"是针对以往教育公平研究多是宏观研究、外部研究,而忽略了教育内部人的发展所提出来的新理念。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适应新教育公平下的学生发展需求,在新教育公平视域下,教师需要担当好公平角色,教师公平角色担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忽视学生各维度的公平发展、忽略实现每一个学生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不能有效担当公平的角色等。基于此,教师应树立公平促进者的角色观,增强角色转变意识;突破传统观念桎梏,促进全体学生公正发展;持续学习与反思,提升公平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其核心是"探究性学习",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理念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句话,新课程改革它需要教师角色的创新,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7.
刍议高中新课改对数学教师能力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标准》指出现代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生命在于创造。教师的角色将从信息与知识的传播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转变。为此,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数学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要求呢?一、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信息时代,知识呈现出一种加速发展的激增态势,知识的老化速度也在加快,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数学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此,教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1)课程不再只是"文本课程"和特定知识更新的载体,而是"体验课程"。(2)教学过程是在教师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大力支持,未来将会有大量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就读。为了应对新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等都需要彻底转变,尤其计算机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对计算机教师的要求是不同的。由此,计算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了不同时期的角色,新的时期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新的地位,计算机教师应增强教学主动性,自觉转变观念,跟上形势。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浪潮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信息时代的教育更加值得关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产物"迅速席卷了全球,其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当代信息技术与课堂的亲密无间。但与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对教师观念相反的是,"翻转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而且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坚定终身学习理念,来转变传统教师角色,以不断应对信息化时代教育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标》强调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新认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呢?首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按照这种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应重新定位,教师应由知识垄断者和学生人格控制者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服务者的角色,学生则应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主体人格的失落者…  相似文献   

11.
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照顾差异,实施差异性教学,这需要教师不断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差异性"教育理念,不搞"一刀切",注重学生个性的差异,在教学策略上由统一规格向差异性转变。差异教学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强调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转变教师角色,更新教学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课程要求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撑这一重大突破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新课程标准以其鲜明的教育理想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呼唤着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完成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育的促进者的转变。作为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者,能否摆正自身角色的位置,事关新课改的成败。一、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现代教师的角色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建设开发者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要由强调讲解教科书向强调尊重赞赏学生、帮助引导学生、合作培养学生和反思教学行为转变,以保证新课程创造性地实施。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观点,从授业者的角色向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转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为己任。本文主要论述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也在变化。由于教学评价发挥着导向作用,所以它首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生评价要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革教学实践的功能。"围绕这一理念,我校以改革语文试题为切入点,进行了语文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为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生存能力、创新能力等全方位的发展。课改方方面面无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这种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就成为顺其自然的话题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曲意,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真正的养分。  相似文献   

18.
MOOC时代,教师面临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提升信息素养等诸多挑战。为了适应MOOC时代的教育发展,需要重新思考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从"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增强教师合作教学能力"和"促进个性化教学能力"视角探索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当代教育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教师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的发展。语文新课程要求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实现知识、能力、价值观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语文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新教法,充当怎样的新角色,以促进学生开展新学法,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才能达到"理念转变成实践",语文教师需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不同角色中的具体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的现代教学观。1政治教师角色的转变首先,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