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与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结合的问题,对高职院校有效推行职业资格制度,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人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高职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加强实践教育,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3.
论高职教育"错位发展"战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职教育与本科院校错位发展,是战略思想的创新。高职教育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即培养职业岗位的银领和高技能人才。它不能将培养目标放在学术型、工程类人才或“专升本”上面。高职教育必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结合。当前解决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可以使高职教育按照错位发展战略更好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举措,也是我国入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些都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周玲 《教育与职业》2007,(13):72-74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技术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旨在培养成熟的技术人才队伍. 如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职业资格证书覆盖面已达到企业职工的50%,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学生的70%.截止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共有4800多万人获得了不同等级、不同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6.
唐觅 《继续教育》2010,(7):52-53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规范行业管理和对人才进行评价的制度。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我军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军队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从职业军事教育角度提出了我军发展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会计电算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开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我国会计行业有套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这一准入制度不但是确认会计人才的门槛,也是高职会计教育的方向和内容。会计高职教育应根据会计人才市场、会计职业资格设定、会计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模式设定。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怎样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促进职教改革与发展主持人: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密切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对于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请您阐述一下,好吗?雷正光: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  相似文献   

9.
在职业教育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这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以及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识,加快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师资的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职业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职业技术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人力资源发掘的重要途径,有效把控职业教育与人才质量是核心问题.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现已确定基本工作体系,但面对经济体制与市场的变革还存在相当的问题与发展困境.分析借鉴美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点,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传统问题与新时代问题出发,为改善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出:加强政府统一调控与监管,优化分级认证途径与证书含金量;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证书标准,把握职业资格与学历证书的互通;了解企业与市场的职业需要,激发机构、学校、企业再培训的热情;不断更新职业分类与标准使资格证书向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国家劳动制度的一部分,也是教育制度的一部分.我国职业资格鉴定中所存在的"政出多门.标准不一"等现象,令高职院校无所适从,也给我国产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建立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制度成了发展高职教育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人力资源发掘的重要途径,有效把控职业教育与人才质量是核心问题.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现已确定基本工作体系,但面对经济体制与市场的变革还存在相当的问题与发展困境.分析借鉴美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点,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传统问题与新时代问题出发,为改善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出:加强政府统一调控与监管,优化分级认证途径与证书含金量;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证书标准,把握职业资格与学历证书的互通;了解企业与市场的职业需要,激发机构、学校、企业再培训的热情;不断更新职业分类与标准使资格证书向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国家劳动制度的一部分,也是教育制度的一部分.我国职业资格鉴定中所存在的"政出多门.标准不一"等现象,令高职院校无所适从,也给我国产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建立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制度成了发展高职教育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深化劳动工作改革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劳动部副部长令狐安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进一步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更多更好地培养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需要。现就劳动部门如何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服务谈几点意见。一、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推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经验并使之逐步规范化。近几年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所谓“双证书”,一是技术等级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毕业证书。山东、江苏以及河北等省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他们在许多市县设立了各类职业学校、职教中心和培训中心,培养的学生很多人都拿到了双证。建立起社会化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确实重要。它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世界上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比较好、比较规范的国家是德国和日本。日本对133个技术较强的工种岗位,统一制定了考核标准。德国认证工种的数量更多、范围更大。中国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尽早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和确立国家考核认证的岗位  相似文献   

16.
在职业学校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增强就业选择机会,有利于培养个性化人才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笔者对上海闵行区职业学校实行职业资格制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分类型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在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我国目前职业标准的现状,区别各种情况,分类型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学校实际,在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问题基础上,寻找原因,探求积极应对的策略,以有效推动高职院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今后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不仅意味着资本与市场要素的全球化,更意味着人力资源要素的全球化,这就要求在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要与国际接轨,因此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必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高职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没有衔接好,高职教育没能达到真正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现状,本文提出高职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的措施,设计相应的实施步骤,提高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浅谈“双证融通”理念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就获得从事某个职业和行业的实际技能与知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