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岁末,北京的媒体市场,人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新京报》的进入上,而对于空中电波的变化,就如同其“弱势”的称谓一样,没有激起大的波澜。但对广播业者来说,2003年却是不平静的一年,在“广播发展年”的口号下,诸多广播频率打破了以往沉稳的步调,接连做出调整,甚至让人们看到了广播复兴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整整50年了。由德国、日本、 意大利法西斯轴心国挑起的这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全球战争。以苏联、中国、美国和英国等国组成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人民对法西斯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这场浩劫使人类社会的进步推迟了许多年,但最终以世界和平民主力量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而宣告结束。 半个世纪过去了,世界已非昔日之世界。但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人们仍然不能忘记,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也没有忘记,他们希望以史为鉴,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随着二战胜利纪念日的来临,世界各国人民举行了各样的活动,隆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相似文献   

3.
话语     
《青年记者》2008,(11):4
今天,众多的人们拯救了我们,安置了我们,将来我们学好了本领,要帮助更多的人,报答他们。这种互助,就是人世间的爱。我希望老师们、同学们把这次地震作为一生的一堂生动的课,铭刻在心,永不忘记。  相似文献   

4.
人们或许不会忘记,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用自己的双脚,行程千里,募集捐款,用他们赤诚的爱心,在香港与北京之间踏出一条希望之路。2800公里,120天,路途如此艰苦,时间如此漫长,而这一切都因为一个响亮的名字而显得纯洁和美好——希望工程。在长城脚下,当步行者拥抱在一  相似文献   

5.
每天早晨,在金沙萨的鸟鸣声中醒来时,我会有短暂的瞬间忘记自己正身处一个充满危险的国度. 2003年9月,我只身来到位于非洲中部的刚果(金)首都金沙萨,担任新华社金沙萨分社的首席记者.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最好还是忘记更好。但不幸的是,对于某些人,忘记却是一种梦寐以求的奢望。比如,美国加州有一位42岁的妇女AJ,她记得她从十几岁开始每天的详尽生活细节。只要提到从1980年开始的任何日期,她就能立刻描绘出当时她在哪里,在干什么,和那一天的新闻,人们称她为“活日历”。  相似文献   

7.
悠然说南山     
《中国广播》2005,(4):58-59
回首2003广东抗击“非典”这段感天动地的历史,人们将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人。他的名字,他所代表的精神,已经成为广东抗击“非典”的一面旗帜。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请听广东台记者钟翠萍、徐婉玲、万准、王坚、孙景燕采制的新闻专题:《悠然说南山》。  相似文献   

8.
人们不会忘记四年前中国历史上的不平凡时刻,香港回归这一盛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令人难以忘却的一页;而1997年对于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的全体教职工来说还有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这一年的2月,学院来了建院以来的首任院长,他在人们的猜测、怀疑、企盼中到来,在人们的惊喜、  相似文献   

9.
早在2003年的时候,一个初春的三月,我在书店中偶然发现了冷冰川的《纵情之痛》,一本绘画·手记,让我久久处在难以名状的欢畅滋养中。 2004年的岁末,我在很多家书店的排行榜上又看到了这熟悉的名字,若有所悟地微笑间,想到书中隐藏在什么地方的、也是至今打动着我的那句话--让性灵中的真东西活下来!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的春天,非典疫情肆虐我国。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公众对新闻媒体的关注度急骤上升,他们希望通过媒体能准确、迅速地了解与非典相关的各类信息。在这个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时候,新闻媒体承担起“防治非典、舆论先行”的神圣使命,起到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舆论导向功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地球确实在变暧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有的人不大信——这些人因而被称为“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科学家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算是对怀疑论者的最新回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球陆地表面温度研究项目宣布,他们在搜集和分析了从1800年至2009年间的10亿多次温度记录后发现,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地球平均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l度。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见许如钢,是在2003年由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数字电视网络与广播电视未来发展高层研讨会上。当时他作为主持之一,对嘉宾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我在台下边听边记,觉得他的点评虽简短但却到位,显示出他对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深刻理解。 2004年初春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我应刊物之约访问江苏省广播电视网络中心的主任许如钢。  相似文献   

13.
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离开这片他曾经深爱着的“多情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已经十五载了,但人民并没有忘记他,提起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假如你要认识我》、《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亚洲雄风》,人们仍耳熟能详,百唱不厌,他的音乐如陈年的美酒般散发着恒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可以忘记很多事情.但不能忘记为了她而奉献出生命的人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李克云 《档案与建设》2005,(11):29-29,32
淮海战役是一座丰碑,写入庄严的史册,铭刻在人民的心中。人们不能忘记淮海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不能忘记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长眠在淮海大地的先烈,不能忘记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不能忘记“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军民鱼水情谊。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记录着后人对先辈的无限敬仰,也传播着淮海战役的不朽精神。  相似文献   

16.
论说中国市场经济的典型地区,人们不会忘记温州。 排列中国的富裕地区,人们自然会想到温州。 指点中国的生意高手,人们当然首推温州人。 探究这三大现象的奥秘,是因为私营经济在温州异军突起,确立了在这个地区经济舞台上唱主角的地位。 无处不风流 1978年,温州的私营经济的工业产值充其量不过二三千万元,1986年,以个体、私营、家庭工业、联户企业、股份合作经济为主要特  相似文献   

17.
30年前,中国内地的文化领域一片废墟,30年后,中国的文化发展已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踪。走得太快,人容易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多少人已经忘记了,当年的自己曾因为什么而心怀感动,而泪流满面。我们试图去寻找30年前最早萌出的那颗嫩芽,希望能借此找回那个被遗落的带着最初梦想的行囊……  相似文献   

18.
李书敏 《出版视野》2004,10(3):30-31
2003年,《中国石窟雕塑全集》(10卷)荣获国家图书奖(图书最高奖)提名奖和第二届全国艺术图书奖一等奖是来之不易的,这里面除了编著者外,我们特别不能忘记这套书的主编,我国著名美学家、美术理论家,96岁高龄的王朝闻老。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普通的乡镇中学教师,在可爱的校园里辛勤耕耘了35年后,于2003年10月退休。时至今日,虽然我已忘记了在自己从教的岁月中,都组织学生参加了哪些考试,但是对于自己48年前在初中读书时参加的一次考试,却至今难忘,并把那次考试所得的一张奖状一直珍藏到现在。  相似文献   

20.
促进两岸出版和文化的交流,对于沟通与发展大陆和台湾的经济,其重大意义是不能忽视的。 人们没有忘记,1988年在上海第一次举行了台湾书展,从此开启了两岸出版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