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文副刊版是地方党报常见的一个特色版块,它的主要特点是可读性强,又富于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文化味。在采编实践中,人文副刊版主要是依托地方人文优势并通过对相关人文资源的主题化解读,来彰显地方历史与文化特色,满足受众审美要求,提升受众文化品位。舟山日报人文副刊版,在本土化解读上作了一些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地方党报立足于地方,其副刊则生存于这个地域的文化艺术氛围之中。地方党报必须具有地方特色,而作为报纸的组成部分之一,党报副刊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3.
地方党报立足于地方,其副刊则生存于这个地域的文化艺术氛围之中。地方党报必须具有地方特色,而作为报纸的组成部分之一,党报副刊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4.
作为地方文化的副刊,首要优势是,它以整个地域文化环境作为生存空间,可以从这片沃土中获得取之不尽的养料和水份.其次是地报副刊的内容与地方读者在空间、时间、心理上存在着接近性,这是相互沟通、激发共鸣的天然捷径.地报副刊这两点优势,加之传播空间的广泛性、传播速度的及时性、文化效应的共赏性,决定它在弘扬地方文化、更新地域意识方面有着其它文化媒介无法替代的巨大潜能。所谓弘扬地方文化、更新地域意识,即通过对地方文化的发掘作用,以及改造与重建,不断更新地域文化心理、完善地域社会性格。一个地方的社会发展、经济腾飞同这一地域文化心理、社会性格的更新完善必须是同步的,否则,发展将失去深层的动力,腾飞的翅膀将愈来愈沉重.  相似文献   

5.
(一) 地方报纸副刊的功能,说到底可以概括为一是参与地方的文化艺术建设,二是向当地读者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食粮。以秦岭副刊为例,每月4次的秦岭周末,以寓教于乐、乐中得益为原则,以品种较多的文化艺术方面的信息和知识,来满足群众文化娱乐要求;每月6—7期的秦岭副刊,则主要是作品、评论和文艺信息,直接参与地方的文化艺术的建设和繁荣。无论是参与文化艺术的建设,还是引导文化娱乐,立足的是一个地方性的地域,面向的是地方的读者,这便决定了副刊生存发展的环境,或者说是向副刊提供了一个地方性的文化背景,以至成为报纸副刊发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坚持弘扬优秀文化,引领时代风气是报纸副刊的文化责任和使命担当.同时,在今天全媒体的新业态环境中,正是副刊对自身文学特质的强调,对文化品质的追求,为报纸赢得了新的、更大的生存空间,副刊的文化面孔将成为一份报纸的识别条码和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7.
董保纲 《新闻窗》2013,(1):75-75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报纸专副刊也离不开自己生存的地域。一个地方的文化积淀、历史传承、生活习惯、发展水平不可能与其他地方完全相同,地市级报纸专副刊更要立足本地所独有的文化氛围,下大力去挖掘整理本地文化的丰富内涵,这既是媒体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更是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各地报纸不断扩版、增刊,副刊在报纸中所占版面的比重相应扩大,尤其“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的风起云涌。但是,如何办好党报的副刊及其延伸的“周末版”、“月末版”,“星期刊”呢?我们的体会是:坚持宗旨不变,方向不偏,阵地不乱,格调不降;保持它的新闻特色,地方特色,版式特色;做到社会效益为主,正刊为主,自编自采为主,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主。在组织稿源方面,努力挖掘地方“富矿”,提高副刊品味。 我们在挖掘地方“富矿”方面,一是从宣传本地区灿烂的,民族文化着手;二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这些要求,恰是报纸副刊,尤其是作为党委机关报的军队报纸副刊,应着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这些要求,恰是报纸副刊,尤其是作为党委机关报的军队报纸副刊,应着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央、省和地市的“三级党报”体系中,地市级党委的机关报虽处于最末位,但作为独立的平面媒体的新闻机构,她又是三级党报中数量最大、从业人员最多、读者面最广的主流媒体之一。地方党报在努力走向市场、走进报亭和走进家庭的今天,在进一步增强指导性、服务性和可读性的同时,如何提高文学副刊的文化品位,是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报纸有副刊是中国报纸的重要特色。作为一个地区主流舆论阵地的报纸,无论是作为党委机关报的日报,还是都市类报纸的晚报,都必须切实重视报纸副刊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努力提升报纸副刊的质量和水平。回顾和总结《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多年的办报历程和经验教训,办好地方报纸副刊都必须突出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年初,温州日报副刊部受命创办《人文周刊》(后改名《文化周刊》,以下简称周刊)。之后,周刊自觉担负起了弘扬传承温州历史文化,推动温州文化大市创建工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的重任。副刊又称附刊,曾被认为是新闻纸的一个补充和附属品。但是,近6年的实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新时期新常态下,地方党报副刊只有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尝试文化报道的创新实践,副刊才能"不副",副刊才能"有为"。  相似文献   

14.
刘少雄 《新闻战线》2015,(5):107-109
在互联网时代,纸质媒体受到冲击,地方报纸副刊如何稳住阵脚并保持长盛不衰的魅力?闽西日报副刊把"挖掘本地文化,彰显闽西特色"作为办好副刊的重要抓手,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老树发出新枝、开出新花,使报纸副刊保持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快速崛起,纸质媒体受到强烈冲击,不少地方报纸的副刊纷纷改弦易辙,抛弃本土文化,以片面追逐"时尚""流行"来取悦读者,其结果就像今天的房地产热,表面上红  相似文献   

15.
报纸的副刊本土化和周刊化改造,一为内容,二为形式。作为地市级晚报,不仅新闻要本土化,副刊也要挖掘本地资源,弘扬本土文化,办出地方特色。而保证副刊本土化,又需对副刊专版分门别类,进行周刊化改造,尽可能把本地文化资源做深做透。本文以《浔阳晚报》的实践为例,对此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6.
温州,一直以来以经济模式名扬天下。而掩盖在商名之下的是温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精湛的百工技艺、新颖的文化创意。作为地方媒体,我们有责任告诉世人一个全面的、立体的温州:作为党报副刊。我们更深知,每一个版面其实就是这座城市的一扇文化窗口。从每周4个版的瓯越副刊到每周7个版的瓯越副刊加人文周刊,再到如今每周10个版的瓯越副刊加文化周刊,在如今好多报社削减专副刊的大潮中,温州日报的副刊版面反而越来越多,领域愈加拓展,内容愈加丰富,成为温州新闻界一个叫得响的品牌。  相似文献   

17.
在日趋激烈的现代传媒业竞争中,基于信息渠道、信息量的限制,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方报纸的生存、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而依托地方报纸生存的地方报纸的副刊也受到观念、稿源、作者群等多方面的限制。副刊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并站稳脚跟,就必须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8.
一份成功的地市报副刊,必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怎样才能做到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呢?弘扬地域文化是使地市报副刊具有特色的重要途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水土就决定了这方人与那方人的不同,正是这一方的“特殊性”汇合而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普遍性”。没...  相似文献   

19.
地方报纸能否凸显自身鲜明的个性,办出明显有别于其他报纸的浓郁地方特色,是其生存的前提、发展的基础。实践中,报纸的地方特色帼当程度上依靠副刊来体现,因而,凸显报纸副刊的地方特色,以鲜明个性吸引读者,就成为新世纪地方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那么,报纸副刊的地方特色从何而来呢?  相似文献   

20.
办好报纸副刊的意义,已有专家完整而细致地阐述.副刊由于可读性、知识性、贴近性、文艺性较强,成为报纸"留客"的一大招数.义乌商报多年的实践.其中突出的特色就是,把地方文化资源当作"富矿",充分挖掘,特色经营,将专副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