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政新闻部门一直是报社的重要采访部门,一张报纸的重要新闻也多出自时政新闻部,因此,多数报社对时政新闻记者的要求都比较高。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时政新闻记者,如何能写出好的时政新闻,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时政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四个"基本点",拿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读后能有些许收获。耐心多一点时政新闻记者写的最多的就是会议新闻,会议新闻大同小异,多数都是有材料提供、有重要领导参加。跑时政新闻时间长了,记者也都找到了自己工作的"窍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主要是指党和国家权力部门及其机关的重大活动和会议的报道。时政新闻本来应该是老百姓关注度非常高的新闻。但是,在当前,特别是在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仿佛成了地方政府的传声筒,其内容空洞,形  相似文献   

3.
刘征 《视听界》2013,(6):109-111
党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给新闻栏目,尤其是时政新闻栏目带来了新的舆论环境,时政新闻栏目可以很大程度地摆脱服务政务会议和活动带来的束缚。时政新闻多得来不及拍、超时的情况将很难出现了。这为时政新闻栏目腾出了时间和空间,让一大批记者重新拥有了自采新闻的可能。但也给时政新闻栏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家港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栏目《张家港新闻)),开办27年了,时政新闻一直是这个时长20分钟的栏目最主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大家对时政新闻的印象就是套路化的领导活动和程式化的会议报道。在此,笔者要探讨的是在中央提出改进文风的新形势下,时政新闻报道如何与时俱进,做百姓爱看的时政新闻。笔者认为,时政新闻要让百姓爱看,须从民生人手。  相似文献   

5.
会议报道是各级电台电视台新闻宣传中的重要一环,在新闻节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以胶南电视台为例,在电视新闻中,时政新闻约占新闻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会议新闻又占时政新闻的一半多.  相似文献   

6.
陈昱 《新闻世界》2009,(11):36-37
时政记者常年和会议打交道,跑会议,发会议新闻。在业内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时政嘛,就是报道会议,会议新闻好写好发;写作模式也就那一套,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召开什么会议,某领导出席讲话,强调指出什么等等。只要出席会议的领导够“份量”,报道就可以登上新闻的重要位置。我们不否认会议新闻的这种模式.因为它符合新闻规律,全面准确地传达会议信息。  相似文献   

7.
电视画面是电视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得体的编辑,对增强受众现场感、参与感,提高时政新闻的可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电视画面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示正在发生、进行的新闻事件。然而,就大多数时政新闻而言,在表现新闻的现场感、参与感方面较为欠缺。通常,时政新闻中的会议较为枯燥、空镜头太多。文章从电视画面编辑工作规则、提高时政新闻电视画面编辑工作质量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浅析,以期对电视时政新闻从业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池毓滉 《东南传播》2013,(9):138-139
一般重要的会议、领导视察、调研类的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现阶段,这些重要的时政新闻却无法吸引观众眼球,无法满足观众需求,无法真正做到"三贴近"。那如何拍摄好时政类新闻,笔者在总结多年的拍摄经验基础上,谈谈对时政新闻拍摄要做到的几个细节。  相似文献   

9.
所谓时政新闻,是侧重于从时政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目前,这类新闻报道因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限制了记者的创造性的发挥,报道手法比较单一、刻板。如何使时政新闻报道令人耳目一新,这就需要记者有创新精神和精品意识,善于在时政新闻中捕捉亮点,使新闻报道更加深刻生动。软化时政新闻时政新闻理念创新就是要打破“框框”,使时政新闻回归其作为新闻的本质,不能将时政新闻等同于党政机关的公文。时政新闻因受内容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着会议报道程序化,工作报道程序化,不考虑受众需要,只在乎领导的感受,针对这些现象,需…  相似文献   

10.
张立群 《新闻通讯》2014,(11):68-69
网络和新媒体时代,受众接受资讯的方式呈现多元化态势。传统时政新闻面临新的挑战,必须转变叙事模式,才能稳定原有的收视群体、争取新的收视群体。《泰州新闻》是江苏泰州电视台的主打新闻栏目,也是近五年来唯一在全省电视新闻评奖中获得优秀栏目奖的地级台时政新闻栏目。近年来,该栏目从改进会议、领导人活动、主题活动的报道和优化节目编排方式等四方面入手转变叙事方式,对电视时政新闻的语态进行创造性转换,提升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一、从源头抓起,改进会议报道。会议是联播类时政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杨波 《新闻窗》2012,(3):42-42
时政新闻在媒体宣传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包括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大事件,以及一些政治宣传性强的“主题报道”与“典型报道”,担负着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决策、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作用,直接决定着舆论引导能力。可以说,在舆论导向上,时政新闻是第一导向;在媒体宣传中,时政新闻处于第一位置;在政策宣传上,时政新闻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内容传播上,时政新闻代表着高端权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对新闻记者来说,采写时政新闻挺考验功夫。这样的新闻大多来自政府部门,涉及面广、影响巨大。采写不好,行文太庄重,语言不活泼。市民读着枯燥乏味,甚至读不下去。而采写的好,市民爱读,政府的政策又能深入人心。咋样让时政新闻更吸引市民眼球?站在市民角度采写时政新闻,是个好方法。把时政新闻变成实用新闻以往,进行时政报道的记者以参加会议、访问领导甚至拿材料为主。拿回来后,把材料或领导的讲话进行刊登。  相似文献   

13.
时政新闻是党报报道的重要内容,也是新闻业务中报道的难点。时政新闻,又叫时政报道,目前没有公认的定义,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甘惜分教授所谓“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升时政新闻摄影作品的感染力是新闻界一直在探讨的话题.从广义上讲,国内、国际上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事件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而从狭义上讲,时政新闻常常特指有关重要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时政新闻?从广义上讲,国内、国际上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事件,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而从狭义上讲,尤其是从我国新闻事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时政新闻常常特指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本文所论即从此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6.
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重点,但不同程度存在画面不规范和画面单调、枯燥等情况,本文重点介绍了时政会议新闻和领导调研活动的一些拍摄技巧。  相似文献   

17.
时政新闻一般指报道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国家的重大纪念日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重大出访活动等的新闻。从一个省的范围来说,时政新闻的报道范围主要是指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重大会议,省主要领导人的出访、会见,省内各种节日、纪念日的重大庆  相似文献   

18.
时政新闻是关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政治生活等的新闻报道,比如,党和政府的会议和领导人活动就是常见的时政新闻。时政新闻的权威发布,体现着国家的声音和意志,也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对老百姓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所以,时政新闻常常占据着报纸的头版头条和电视新闻节目的头条时段。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时政新闻都过于“严肃”、“高调”,导致老百姓对之只能“敬而远之”、“怨而弃之”。  相似文献   

19.
提高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中的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 《新闻爱好者》2011,(12):125-126
提高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中的传播力十分紧迫和重要 提高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中的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已经显得越来越紧迫,究其原因,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时政新闻在媒体宣传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包括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大事件,以及一些政治宣传性强的“主题报道”与“典型报道”。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生了举世公认的巨大变化。时政新闻,这一新闻报道领域的敏感区也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革。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广播时政新闻报道42年的老记者,对此有着切身的感受。时政新闻,简言之,就是正在或刚刚发生的重要的政治和外事事件,通俗说,亦即对重要会议以及对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国内外各项重要活动的报道。我国时政新闻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时政新闻担负着对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