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新研 《记者摇篮》2006,(8):20-20
采写角度平民化以前,我们的一些时政新闻记者的采访渠道很单一,要么听会议,访领导,要么跑部门、拿材料;同时写起稿件也很生硬,喜欢用“记者从某某部门获悉,据某某部门透露”等生硬的开头。新的思路要求,写会议、政策类新闻,必须涉及到的活生生的人物或故事,通过气氛的渲染,将人带入新闻。要求尽量以普通人的视角切入主题,写他们的感受和变化,使得时政报道更具亲和力和贴近性。重大题材平民化对时政类的重大题材,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大。尤其是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政策法规、重大举措、交通规划等,做到以市民角度切入、提早做好准备和策划、力…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报道难是困扰我国新闻界的一个老问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时政新闻大多是写领导新闻,社会新闻是写百姓的,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果时政记者换个思路,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巧用社会记者的视角采写时政新闻,做到报道领导活动“平民化”、挖掘新闻线索“社会化”、采写重大题材“故事化”,是提高时政新闻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三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刘征 《视听界》2007,(2):53-54
空洞、枯燥、乏味、呆板、单调,往往是老百姓数落时政新闻常用的字眼。在很多老百姓看来,这样的时政新闻是给领导看的而不是给老百姓看的,因为不“实在”。同样在许多时政新闻记者的眼里,自己俨然成了“御用记者”,只要服务好领导,群众满不满意无所谓。其实,时政新闻最实在,因为如今时政与百姓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怎样才能把时政新闻做成“实在新闻”?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在时政新闻采写制作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多多少少存在一种认识,就是时政新闻是围着领导转的,是为领导服务的,只要领导满意,时政新闻节目就办得成功,就会得到认可。这实际上是对时政新闻理解上的一种误区。时政新闻从根本上来讲,仍然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要以“民”为本。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是每个新闻媒体必须着力做好的重要内容,在报纸上,时政新闻都放在最重要的版面,在电视和广播中,时政新闻都放在黄金时间播出。但是,受众在收听或阅读时政新闻时,有味同嚼蜡的感觉,究其原因,是时政新闻记者在采写时政新闻时没有很好地做到新闻的三贴近,使时政新闻让受众感觉枯燥乏味。笔者认为,时政新闻只有做到三贴近才能更好地上情下达,发挥好喉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中,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并不是很受欢迎,特别是广播时政新闻,听者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将对新闻记者如何通过提高自身采写技能来增强广播时政新闻的可听性做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陈昱 《新闻世界》2009,(11):36-37
时政记者常年和会议打交道,跑会议,发会议新闻。在业内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时政嘛,就是报道会议,会议新闻好写好发;写作模式也就那一套,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召开什么会议,某领导出席讲话,强调指出什么等等。只要出席会议的领导够“份量”,报道就可以登上新闻的重要位置。我们不否认会议新闻的这种模式.因为它符合新闻规律,全面准确地传达会议信息。  相似文献   

8.
新闻媒体作为人民接触世界的眼睛,其采写工作的质量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新闻内容的接受,新闻记者必须不断地探寻新的措施,推动新闻采写工作的顺利实施。而时政新闻在全部的新闻报道中可以说是最为困难的部分,但是,它对于人们所需要的新闻报道而言又是至关重要的内容,新闻记者必须在时政新闻的工作中寄予充分的心力,推动人们对时政新闻报道的有效接受。笔者从时政新闻报道的采访工作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的必要性,谈论了推动时政新闻采访顺利实施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时政新闻只有把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政策法规、重大举措等,做到以市民角度切入、提早做好准备和策划,力求重大性、贴近性、可读性三位一体,才能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资讯服务,让老百姓爱看。  相似文献   

10.
由板着面孔到贴近民生,跑时政多年,记者深切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新闻同行从新闻意识到采写编辑,经历了不断的思想历炼与实践创新,而今,所采写的新闻越来越具有可听性和可读(视)性,在放低新闻视角,实现时政新闻平民化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那么笔者也不妨谈谈这方面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时政新闻的人文关怀,就是将党和政府的声音在展示给读者的时候,体现出一种对读者的关注、尊重和维护,以及在情感上对人的关怀和理解,这就要求从新闻的采写、编辑到版面的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以平民的视角和普通市民的所思所感为出发点和基本参照。  相似文献   

12.
池毓滉 《东南传播》2013,(9):138-139
一般重要的会议、领导视察、调研类的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现阶段,这些重要的时政新闻却无法吸引观众眼球,无法满足观众需求,无法真正做到"三贴近"。那如何拍摄好时政类新闻,笔者在总结多年的拍摄经验基础上,谈谈对时政新闻拍摄要做到的几个细节。  相似文献   

13.
在时政报道中,党报因为掌握更多新闻资源,投入更大人力、物力、版面,其优势不言而喻。但是党报的时政报道也有天然的局限,即需严格按照领导职级安排报道其稿件的版面位置、字数,与之相比,都市报的限制相对较少。作者结合在都市报采写时政报道的经验,试图阐释都市报在报道该领域时的切入点、侧重点、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重点,但不同程度存在画面不规范和画面单调、枯燥等情况,本文重点介绍了时政会议新闻和领导调研活动的一些拍摄技巧。  相似文献   

15.
丁跃武 《东南传播》2012,(11):160-161
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承担着本级核心宣传任务,广受领导层重视和百姓关注。但是面对观众收视需要的变化,如何突破简单化、模式化的思维,拓展时政新闻的深度?本文以基层新闻实践的体会,浅谈怎么样通过精选新闻角度、配发背景信息、策划组合报道、采写新闻评论,深挖时政新闻背后的新闻,提高新闻题材的含金量,达到时效性和思想性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6.
对于时政新闻报道,很多电视工作者都有一种复杂情绪。一则因为时政新闻承担着党和政府政策宣传、舆论引导的功能,领导关注、群众关切,因而地位突出、意义重要;二则把握不好时政新闻报道的规律和手段,会使时政报道流于表面、流于形式,领导不满意、受众不买账,收视率低迷更是很多时政新闻面临的尴尬。  相似文献   

17.
黄琳 《记者摇篮》2006,(6):11-11
都市报记者作时政新闻,一个很大的难处是参加不了省市党政高层会议,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要闻。对于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在我做时政新闻记者的这几年,总结出了一个比较好的办法,那就是巧做“二手新闻”。如果简单地把人家报道的内容拿过来,一番文字上的改动,直接“搬”上我们报纸的版面的话,既有“剽窃”嫌疑,又不能真正把这些重大新闻的意义充分展示出来,对于受众来说也“不解渴”。所以,做“二手新闻”,绝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将党报所报道的新闻内容作为新闻源,或者说一个新闻线索,就这个重要的我们感兴趣的新闻线索,重新进行深入的采访和挖掘,…  相似文献   

18.
聂毅 《新闻窗》2006,(5):90-91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在报纸报道中,多指围绕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时事政治活动和群众对这些活动的反应的消息,其中相关部门召开的会议新闻和制定出台的政策新闻所占比重较大。由于这些消息承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往往受到群众的普遍关注。如何做好一名时政新闻记者,采写报道好时政新闻呢?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称职的时政新闻记者,必须要具备“三个意识”,即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和精准意识。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部门一直是报社的重要采访部门,一张报纸的重要新闻也多出自时政新闻部,因此,多数报社对时政新闻记者的要求都比较高。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时政新闻记者,如何能写出好的时政新闻,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时政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四个"基本点",拿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读后能有些许收获。耐心多一点时政新闻记者写的最多的就是会议新闻,会议新闻大同小异,多数都是有材料提供、有重要领导参加。跑时政新闻时间长了,记者也都找到了自己工作的"窍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老师就教过我们,文章要以情动人。现在,要想写好会议和领导活动这类格式、程序往往大同小异的时政新闻,"以情动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可以说是写好时政新闻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