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的预先设计,即备课或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生成”是教学过程中灵活产生的内容,是教师无法预先设计的部分。教师要灵活地处理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做到充分“预设”,在面对动态的“生成”时,把握“生成”产生的时机,引导学生,从而有序而高效地推进课堂教学,达到尊重学生、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目标,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预设是指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生成,而是为了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和富有成效性。科学预设,是解决教学问题、发现教学规律及形成科学的教学理论的前提,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核心。正如叶澜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只有科学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和高效的课堂。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实现教学预设具有科学性呢?我以为,应做到“四关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有效备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数学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传统中学数学备课观强调教师个人备课,忽视集体的合作;强调教学的预设,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激发情感;强调课前的教学设计,忽视课后的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备课要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选择有效策略,优化备课行为.1精心预设,确保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教学展开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知识、思考、见解和价值取向上多向交流和碰撞的过程.“预设”和“生成”便是这交流和碰撞过程中的一对辨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相依相存.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教材,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未来教学所做的整体设计和构想;生成,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精心预设是为动态生成保驾护航———保证生成的合情、合理、有效,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堂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预设.因此教师应当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和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实现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首先,精心预设,要求教师把握预设的基本特点,掌握思考...  相似文献   

4.
王志宏 《小学生》2010,(3):40-41
传统教学认为,教学是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强调遵循预先设计的程序,按步实现教学目标;建构主义理论则强调,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预设性因素,还应关注过程中的生成性因素,强调教学从“预设”走向“生成”。以上三种教学观念,以“从‘预设’走向‘生成”’最为广大教师所推崇。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对“课堂生成”认识不够深入,使“课堂生成”走入了另一种误区。本文就一些相对典型的教学案例作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动态生成”教学激活生物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生成”教学方式最早是由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威特罗克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逐步完善的。所谓“动态生成”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预设的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预设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发展过程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动态生成”教学观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生成状态,比较重视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好“动态生成”可以有效激活课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预设与生成只有完美统一于我们的教学行为中时,课堂才会和谐地发展。然而,目前有些教师过分强调预设,严格遵循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也有不少教师简单、机械地解读生成,想当然地认为生成仅是预设之外课堂中的“节外生枝”,使得教学效果难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出现了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7.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必然,教师必须科学而艺术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教学精彩不断,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8.
曹海燕 《考试周刊》2011,(74):56-57
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是目前实践层面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从某种程度上说,“预设”与“生成”有着共同的本质.“生成”是一种“即时性反思”的过程。辩证地看.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成功的生成性课堂教学更其实意味着“充分的预设”。而不是想当然地“去预设”,充分的预设既有量的限定。又有质的规约。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3,(A0):159-160
开放性的过程和多向性的思维决定了生物教学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可见精心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是有效生成的起点,也是教师核验反馈信息和促进学生下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依据。而预设意味着在动态生成过程中设置固定程序和目标,于是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体。从教学角度说,预设和生成相辅相成,预设可以为高效的生成奠定基础,而生成又是良好预设的反映,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成功地演绎预设与生成是当前许多教师探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陈宏 《现代教学》2010,(3):62-62
一堂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静态预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体现和发展。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课堂变得精彩。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细心处理有效生成呢?  相似文献   

11.
在积极倡导生成性教学的今天,教师们对“主观预设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开始怀疑了,总觉得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体。主观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动态生成多了,主观预设就没用了。对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拘预设地为生成导航。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的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调整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巧妙地生成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异彩纷呈。一、选择预设,灵活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课堂教学单方面强调预设的作用,因而在实践中客观上造成了对生成的越位。现代课堂教学充分肯定精心预设的必要性,同时积极倡导过程生成的补位。因此,新课程不仅不否定预设的必要性,恰恰是在强调科学、有效、高水平的预设。科学预设,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依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张弛及情感波澜,有指向、有预见、有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并以灵动的教育智慧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进程,促进预设转化为生成,及时发挥生成、放大生成、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预设”和“生成”成了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以前,我们注重的是“预设”,似乎很少考虑“生成”。 “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设”的概念,《辞海》的解释是“自然形成”,她反对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味“塑造”,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建构的成分,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中.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静态预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体现和发展.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地合起来,才能使课堂变得更精彩.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课上有效生成呢?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抓住“生成”需要智慧,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抓住“生成”,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把“教学意外”转变成“教学资源”,整合进课程。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有意识的“生成”,要求教师课前精心“预设”,通过“预设”促进“生成”。“预设”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思考、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过滤”、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又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积淀过程。教师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只有智慧地教学,才能在生成学生智慧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预设是动态生成的重要前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因而也就十分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部分教师认为只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东西,才是精彩的。显然,这种认识带有片面性。那么,怎样看待“预设”与“生成”这一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语文教学效果。说到教学的有效性,不由得想到“预设”、“生成”。“所谓‘预设’,是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设计;所谓‘生成’,就是指在预设的引领下产生出新教学资源的创造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对生成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预设合理,课堂生成的资源就丰富;预设不合理,课堂生成的资源就会极为匮乏。”特级教师褚树荣对“预设”与“生成”有一段精彩的话:“预设和生成,只有相辅才能相成。一味强调‘现场生成’,教学可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貌似时髦,实则低效;一味强调按部就班,连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语的语气、手势、表情都事先设计好了,这不是教学,这是演戏。”在整个教学行为中预设还是比较困难的,正如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指出的“困难在何处?它就在每一节课的预设里”。  相似文献   

18.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应对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我们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更是课程整合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和“生成”的互相融合。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充满生气与活力,才会精彩不断、异彩纷呈。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科学而艺术…  相似文献   

19.
韩积崇 《考试周刊》2012,(77):56-57
“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只是传统教学中,教师把课堂教学当做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的,而没有“动态”的课堂是不精彩的。那么教师如何做好动态生成的提供者、创造者呢?  相似文献   

20.
翁文方 《考试周刊》2011,(88):153-154
新课改注重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知识,强调“留白”艺术,强调“生成”。生成性教学是一种课堂状态,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它依然强调教师的作用,强调备课的重要性,强调知识目标的实现,但更加注重的是实现知识目标的过程。“生成性”是对学生被动“接受性”的一种批判和超越,是对教师“预设性”的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