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孩子不能任意选择的老师。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呢?我们知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过程的持久性。同时,家庭教育还具有学校教育没有的血缘性、早期性及终身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尔曼通过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儿童成长发展的进程中,影响儿童发展的三大要素依次是家  相似文献   

2.
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发现特殊儿童的日常行为习惯存在着种种差异,一是因为他们的个体差异性特别大;二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差异性也较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抚养和教育好孩子有利于提高特殊儿童今后的生存能力。教育好孩子不光是老师的责任,只有家庭和学校校共同教育特殊儿童才能取得特殊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学校和老师怎么会伤害孩子?根据我的亲身经历,学校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是常有的事。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以育人为天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总体上是不矛盾的。但是,也是有区别的。比如:学校教育更注重孩子的当下,家庭教育更注重孩子的未来;学校教育更注重孩子的成绩,家庭教育更注重孩子的幸福;学校教育的执行者是老师,家庭教育的执行者是家长,老师和学生是师生关系,家长和孩子是亲情关系、血缘关系……那么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它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学困儿童来说,家庭教育比其他儿童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家庭教育为学困儿童树立信心、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学困生的家庭教育能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同步形成合力。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困生家长或因思想认识不足,或因方法不当存在许多问题,应引起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它具有先导性和感染性,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且作用巨大!而且,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较之智力因素的差异在孩子成材过程中的影响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家长能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和准则,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家庭教育还可以起到影响和调整学校教育的效应,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现阶段的很多农村中,家庭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甚至已经阻碍了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特殊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老师之一。学生有大量时间在家中度过,因此家庭教育的作用绝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人从生下来的第一天起,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认识、情感、学习能力等,都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入学时,儿童已经在家庭教育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继续影响着孩子。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年长者对子女或年幼者进行的日常教育活动。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在课间休息时,经常听到其他老师抱怨学生成绩不好,上课不遵守纪律,喜欢逃学等,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道出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作用。孩子入学后,许多父母便逐渐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视角放在了学校教育一头,评论教育孩子的成败问题,往往只关注学校的教育责任。殊不知,家庭教育始终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健康发展!笔者要说“家长是孩子常年不下课的全任老师!”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和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导致心理问题突出,情绪障碍就是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之一。辅导老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孩子的认知,重建合理信念,使孩子走出了情绪的困惑并得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的育人文化、教育环境、教育制度、人际关系等无不影响着孩子的点滴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到位了,就会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得益彰,唱响德育教育的“同一首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忽视对孩子教育,有意无意的陷入教育误区。譬如好哭好闹是小孩子的天性,孩子一耍赖,家长就感到束手无策,于是就吓唬孩子:“再哭,再哭喊医生来打针”。孩子知道打针的滋味,不敢再哭闹了。但是久而久之,在孩子心目中埋下了“怕医生怕打针”的病根。春天来了,学校为了预防传染病,决定对幼儿注射脑膜炎、腮腺炎疫苗。为了更好的配合医生打针,幼儿园老师鼓励儿童:“打针不疼,比比看谁最勇敢”。孩子有心病,就不相信老师的话,结果医生还没有开始打针,教室就哭成了一片。  相似文献   

13.
人的一生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基本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素质,家庭的环境,都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是孩子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塑造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人生关键的成长时期。  相似文献   

14.
<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世人公认的永恒真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一位教育权威人士说得好:素质教育三分天下,家庭教育是头件大事。它"起于母胎,终于坟墓",既是各种教育的起点,又是各种教育的归宿。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长期性.而幼儿园的教育则负担了全面系统地培养幼儿的重任,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必须注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实施同步教育,使之产生1+1〉2的教育效果。那么,如何与家长合作?我结合教育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儿童教育肇始于家庭。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首任老师。教育学家一般认为:教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个方面都很重要,其中家庭教育则处于突出的前提地位。众所周知,孩子从出生到小学,其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孩子上学后,也还要与家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正>“昔孟母,择邻处”“养不教,父之过”……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训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这个话题的永恒性和重要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中怎样对孩子进行品格与理想教育、能力与智力培养。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是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孩子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和感染性等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和辅助,影响着孩子成长的始终,其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