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为藏书家与目录学家的郑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郑樵的生平事迹、藏书特色及简介其目录学专著《通志·校雠略》,分析了郑樵的藏书和目录学思想,进而论述其对中国藏书事业和目录学的贡献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郑樵的生平事迹、藏书特色,简介其目录学专著《通志·校雠略》,分析了郑樵的藏书和目录学思想,进而指出其对中国藏书事业和目录学的贡献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祁承(火业)是我国明末清初的图书馆学家,他在图书馆实践和理论上有着一定的业绩和成就。在实践上,他建立了澹生堂藏书楼,聚书十万多卷;在理论上,他著述了《澹生堂藏书约》和《澹生堂藏书目》,总结了一套藏书与分类理论。  相似文献   

4.
郑樵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文献学家,福建莆田人。一生不应科举,潜心钻研,博古通今,在诸多领域颇有建树,《通志》是其代表作,《校雠略》是《通志》二十略之一。郑樵在《校雠略》中总结自己搜书编志的经验,提出"求书八法",虽  相似文献   

5.
质疑《图书馆学基础》一书中的三个中国图书馆学术史问题,重新认定谢荫昌是第一个将"图书馆学"一词引入中国的人;中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始于1894年郑观应的《藏书》;早在1921年杨昭悊提出了图书馆要素说。并一一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知识化"与"职业化"是近年来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两个导向.前者围绕"知识"构建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并推动学科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后者则是以图书馆职业为导向构建图书馆学理论体系,认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应以图书馆职业为目标和导向.二者的本质出发点、对"机构图书馆学"的态度以及对图书馆职业的认知存在差异.因此,文章提出了若干关于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导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清人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卷帙浩繁,问世以来颇少有人专为统计。传统的说法是,该书收录了五代至清季之间的藏书家一千一百七十五人,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一年版《图书馆学基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及国内绝大多数专业论著均沿此说。但是,据我们的统计,《藏书纪事诗》的收录实不足千人之数。兹考“一千一百七十五人”之说,乃源自近人蔡金重先生的《藏书纪事诗引得序》。略云:  相似文献   

8.
"泛释无义"是郑樵在目录编制方面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给书籍作解题时,一定要准确地抓住该书的特点及内在规定性,而解题的有无,则必须视实际需要而定。郑樵把这一认识贯彻实施到自己的《通志·艺文略》中,因而其中著录的绝大部分书籍都没有解题。但《艺文略》的失误并不在无解题,而在其不实。  相似文献   

9.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八:"《藏六堂书目》一卷,莆田李氏云,唐江王之后,有家藏诰命,其藏书自承平时,今浸以散逸矣。""《晋阳事迹杂记》十卷,从莆田李氏借录。""《番禺杂记》一卷,借莆田李氏本录之。"又,郑樵《通志·校雠略》:"乡人李氏曾守和州,其家或有沈氏之书,前年所进《褚方回清慎帖》,蒙赐百匹,此则沈家旧物也。"上述所记莆田李氏藏书家,叫什么名字?是谁?我曾遍查《福建通志》、《兴化府志》、《莆田县志》多种志书以及郑岳《莆阳文献传》、李俊甫《莆阳比事》,均无所获。只知唐江王后裔,繁衍兴旺,分支甚广,仅在[乾隆]《兴化莆田县志·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学研究应妥善处理好理论资源与中国问题之间的关系:借鉴域外图书馆学理论而非食洋不化,尊重中国传统藏书理论而非食古不化;注重考察它们在处理当前中国图书馆学问题时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图书馆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基本状况,指出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善新生入馆教育的策略,对新生入馆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入馆前教育——入馆教育——入馆后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联盟理论基础探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寻图书馆联盟的理论基础,力图为图书馆联盟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认为资源共享理论、系统论、组织行为学理论以及博弈论构成了图书馆联盟的理论基础,在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理论正在并将进一步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科技档案领域,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来源原则仍具备适用性.但全宗理论则不一定适用。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修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尽管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人提出了组织学习的概念.但是,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像知识管理一样,研究组织学习的学者来自不同领域,他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模型.论文讨论了作者认为最具有解释力的四个模型,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但不常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文件观”貌似引进西方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理论体系.而实质是传统的“档案来源于文件”的传统观点的现实翻版.并构成了对档案学理论基础的毁灭性破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造成了消极影响,档案学研究应当回到“以档为本”.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6.
论信息管理学的进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论信息管理学的进化岳剑波ABSTRACTFromthedevelopmentalviewofpoint,informationmanagementcanbedividedintothreestages:ancient,modernandcon-tem...  相似文献   

17.
哲学方法:图书情报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图书情报学方法论的视角,对新时期以来的哲学方法大争论和知识论的讨论进行回顾。认为:新的哲学方法的引进,不单单是方法论的问题,而是与认识论紧密相连(知识论从属于认识论),是认识论(知识论)的观念转变在先,方法引进在后;观念的变革,有待于研究者找到新的哲学观念,与图书情报学理论的"视界融合";要达到这一目的,研究者必然具备深厚的西方现代哲学修养,以及对当代图书情报学理论现状和问题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8.
准确把握图书馆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目前图书馆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争论与对理论、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理解有关,深层次是没有意识到它们在性质上的统一。认为图书馆学理论应当是结论、思维观点、方法的统一,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实际内涵丰富,形式上包括中国社会、图书馆存在与发展及研究现实,内容上包括批判精神、超越精神以及中国文化传统。理论与实际是统一的、复杂的、不是一一对应的。  相似文献   

19.
周文骏教授的《文献交流引论》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重要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著作。周文骏先生吸收了国外"交流说"的合理内核,立足中国现实,把交流思想由图书馆学情报学拓展到目录学、档案学、文献学等学科;并且在交融升华中创建了一门更上位、更综合的新学科——文献交流学。这是中国图书馆学家对世界图书馆学理论做出的一大贡献。表2。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20.
基于"意义建构"之上的"信息差"理论及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对德尔文“意义建构”理论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然后对德式理论进行了简单分析,在对该理论提出一点质疑的同时,经过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以及信息论、认知科学的角度做了大量的分析和论证,创新性地提出了在情报学领域中对信息行为研究应建立在“信息差”理论基础上,即在情报学领域内,信息行为集中体现了个体在认知不确定的情况下(信息需求产生的根本原因)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差的查寻。本文用了一定的篇幅对信息差理论建立的三个前提作了详尽的论证,进而通过图形及有关函数的表示,对信息差的理论和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