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孙中山与云南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对云南革命的关注及指导。集中表现于:大力培植云南革命党人;重视革命舆论,指导创办《云南》杂志,使民主共和观念的宣传在云南深入人心,才有护国运动在云南首义之事;将云南视为重要的反清基地,多次发动或关注云南的武装反清斗争,滇西起义成功,立即来电祝贺。并剖折了孙中山把云南视为反清基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中叶,在震撼全国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风暴影响下,云南各族人民也燃起了反清大起义的熊熊烈火。其中,杜文秀为首的大理革命政权坚持反清斗争达十八年之久,给清王朝在云南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在云南各族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关于怎样评价大理改权领袖杜文秀,史学界是有争议的。问题集中于两点:  相似文献   

3.
要蔡锷作为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主义者,经历了维新改良、军事救国、反清革命、维护共和几个阶段,他领导的云南辛亥起义和反袁护国两件大事,奠定了他在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他高举陶铸国魂,增进国力的政治理念,为国家的统一富强、社会的安定进步尽心尽力,鞠躬尽瘁,表现了高度的爱国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4.
陈少白在兴中会时期的革命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革命组织、革命联络和革命宣传。他先后参与组建兴中会香港总部和兴汉会,对革命组织的早期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联络日本革命志士参与中国革命,游说保皇派联合反清。他还创办《中国日报》宣传革命,在当时省港南洋一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8,(4)
中国近代史上,能兼革命大家与国学大师于一身者并不多见,章太炎就是其中之一。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因慕反清思想家顾炎武之风概,更名绛,别号太炎。他反清、反袁的革命事迹以及慧眼  相似文献   

6.
一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以后,全国高涨的革命形势更奔向新的高峰。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太平天国胜利的鼓舞下,此起彼应,遍及全国。捻军在河南、安徽、山东等省举起了抗清的义旗;天地会在江苏、湖南、江西、湖北、广东、福建等省燃起了反清的烈火;回、苗、徭、彝等少数民族在贵州、云南、广西等省酝酿着大规模的起义。革命的力量正在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清朝的反动统治,这时已陷入严重的危机。政治上,它的王朝统一局面已经破裂;军事上,它的绿旗营兵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  相似文献   

7.
杨登明 《教育》2008,(2):54-55
中国近代史上,能兼革命大家与国学大师于一身者并不多见,章太炎就是其中之一。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因慕反清思想家顾炎武之风概,更名绛,别号太炎。他反清、反袁的革命事迹以及慧眼独具、超越前贤的学术文风,都值得精心探研。尤其是在风雨如晦的年代,这样一位“有学问的革命家”所表现出的风骨和品格更值得我们景仰与缅怀。  相似文献   

8.
1911年夏天四川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阿坝地区以汶川为中心,也进行了反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推翻了清政府在汶川及阿坝地区的统治。通过对汶川羌藏等各族人民在瓦寺土司的带领下进行革命的原因、经过的分析,指出汶川羌藏人民的反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组成部分之一,羌藏人民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革命不够彻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1,(Z4):25
此孙武非彼孙武,但也与军事有关。孙武(1879~1939),原名葆仁,原本是很"传统"的一个中国名字。由于他坚定反清,就把表字改为"尧卿"(谐音"摇清"),号梦飞、遥仙(孙文是逸仙)。孙武是武汉人,据说他的祖父曾为太平天国战将。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具有特别强烈的反清精神。他18岁时考入湖北武备学堂,得遇革命同学吴禄贞。他们每每激谈天下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作为重要历史人物,曾对辛亥革命作出过一定贡献。辛亥革命前他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同盟会,辛亥革命中,他参与了光复杭州、编练反清队伍的活动,当然也犯有同室操戈的严重错误;辛亥革命后,他继续为反对袁世凯出力。蒋介石可以说是一个有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当然他后期逆时代潮流而动,残杀共产党人,出卖民族利益,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立下的一定功绩。  相似文献   

11.
辛亥起义后,唐继尧率滇军入黔,颠覆了贵州的革命政权,疯狂镇压革命派和革命群众,实行倒行逆施的反动统治,为贵州军阀统治拉开了序幕,使贵州纳入云南政府控制之中,对近代贵州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云南籍作家刘御的<幸存集>、<延安短歌>等诗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革命诗歌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充分体现了革命诗歌创作的艺术魅力.刘御用自己对革命事业的满腔热情表现了一位革命青年在国难当头时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他用文学表现革命的主题,让革命融入文学的胸怀,边地气质与乡野韵味的双重呈现,体现了艺术的民族性和民族精神的融合.另外,刘御以质朴理性的语言和散文化的笔法来抒写时代大主题,体现了作者激情狂飙的抒情气势与具有浪漫情怀的表意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以思想政治和文化教育、利益整合、精神激励为主要内容,引导、教育、帮助人民群众激发起革命的潜能,树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识和斗志,把革命潜力变为现实的革命力量,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强大的革命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4.
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的同志们与军事部队、当地地下党员团结一起,在军事接管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起云南省、地、县、区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彻底打碎了国民政府在云南的反动官僚机构;同时,通过征粮剿匪、土地改革等方式巩固、建设了云南省人民政权,有力保障了新中国在西南边疆的统治,为边疆云南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5.
李根源是中国近代史上知名的云南乡贤,其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浓厚的国学情结,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其一边向西方学习、一边宣传革命,同时不忘守候着国粹、国学,在西学与国学、在革命与传承的矛盾对立中找到和获得了辩证的统一,其留心乡邦文献的搜访整理和印行,并从云南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中提纯了“云南人的真精神”,取得了丰硕的国学成果。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创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客观表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共产党人在深刻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自觉按照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挫折和困难、失败和反复在所难免,但只要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无论是来自于哪一个阶级阶层,都能够始终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信心,处理好人类社会发展的远大目标和现阶段发展和实践的具体关系,着眼于现实,放眼于未来,自觉而主动地顺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思想上的坚定才能化作实践中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17.
晚清留日学生群体是云南政治现代化的推动力和实践者。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晚清留日学生们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活动和实际斗争,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为云南的政治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晚清留日学生们对云南新军和培养军官的军事学校陆军讲武堂的掌控,为云南政治现代化创造了政治和军事条件。在辛亥革命中,云南各族人民在以留日学生为主的革命党人的带领下,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腐朽统治,取得了辛亥起义的胜利并建立了民主政权,由此揭开了云南政治现代化的序幕;在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护国运动中,由留日学生组成的云南护国军政府首举义旗,巩固了云南乃至整个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总结竞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西南喀斯特旅游的竞争要素分为基础性竞争要素、提高性竞争要素和可持续性竞争要素,竞争特点具有替代性一互补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西南喀斯特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对云贵桂三省区的喀斯特旅游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广西的喀斯特旅游竞争力大于云南和贵州,云贵竞争力大致相当,以云南稍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树立了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以“三个面向”为方向的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现,确立并坚持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工作 ,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方针 ,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思想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