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李凡 《历史教学》2003,15(10):40-44
诺门坎事件是日苏两国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日本挑起诺门坎事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侵华战争中,对苏联采取以攻为守迫使其放弃对华援助政策,另外借反苏名义换取西方国家继续推行绥靖主义政策.日本在诺门坎事件中遭到惨败,对以后日苏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日本不得不放弃对苏强硬政策,同时在苏德战争中未敢轻易参加对苏作战.  相似文献   

2.
诺门坎事件是日苏两国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日本挑起诺门坎事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侵华战争中,对苏联采取以攻为守迫使其放弃对华援助政策,另外借反苏名义换取西方国家继续推行绥靖主义政策。日本在诺门坎事件中遭到惨败,对以后日苏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日本不得不放弃对苏强硬政策,同时在苏德战争中未敢轻易参加对苏作战。  相似文献   

3.
“匈牙利事件“发生在1956年10月,对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仔细探讨,就会发现,苏联领导人经济模式的控制和政治干预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匈牙利事件过程中两次出兵,对事件本身产生了重大影响。苏联当时的做法固然有其国际共产主义的一面,但不能否认苏联有以苏联利益为中心处理国家关系、党际关系的思维和行为。  相似文献   

4.
在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过程中,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是继日本法西斯反动派对中国的侵略之后的又一严重侵略事件。这次战争不仅表明法西斯制度凶恶的侵略本性,而且充分暴露了英法等国推行绥靖主义政策、纵容侵略的反动本质。  相似文献   

5.
以朝鲜战争为界点,美国在冷战前期对中国的经济政策先后发生了巨大转变,其根本原因源于美国战略目标以及对国际局势的判断的变更。美国的政策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本国以及美国与西方盟国的关系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对波匈事件的处理是复杂的:对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的处置是“同中有异”,与苏联的处理方式是“异中有同”,且对两个事件的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波匈事件对我国也有积极、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汉武帝发动马邑之战开始,西汉王朝结束了和匈奴之间数十年的和亲政策,转而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围剿战争。这一政策的转变不是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它是汉武帝特殊的主观意志和国家客观实力结合的必然结果。从这二者的角度出发,探讨汉武帝的对匈战争,可以为我们研究其对匈奴政策提供一个观察的窗口。  相似文献   

8.
朝鲜战争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英国作为美国的盟国和西方阵营主要国家之一,在战争各个阶段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它一方面企图与美国一起操纵联合国,达到维护其在远东和东南亚战略利益的目的;另一方面又不愿与苏联和中国对抗,影响其经济和政治利益。英国本来打算通过这种政策坐享战争带来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但是朝鲜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已经具有了你死我活的敌对性质,任何骑墙政策在激烈的两极对抗中都是行不通的。英国的政策走进了死胡同。丘吉尔上台后,积极推动朝鲜停战,使英国从朝鲜战争中顺利脱身。  相似文献   

9.
匈牙利事件极大地震动了毛泽东.匈牙利事件后,毛泽东认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目前出现了修正主义大泛滥.继在国际范围内号召反对修正主义后不久,在党内亦把批判修正主义作为党内斗争的主要任务.党内斗争主题的转换,不仅削弱了对教条主义的批判,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哈迪塞镇暴行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犯下的最严重的战争暴行,24名无辜的伊拉克平民在事件中丧生,最小的年仅2岁。本文是对美国主流媒体报道此次事件的分析。通过分析,笔者阐述了围绕着战争暴行出现的新闻叙事将对暴行的理解框架在其对美国国内产生的影响上,无视了受害者,从而避免了对战争暴行的更深层次的解读——帝国主义战争下美军对他国的侵略与殖民暴力。新闻叙事背后暴露出美国媒体的帝国主义心态。  相似文献   

11.
法国革命爆发后,华盛顿政府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虑,对美法同盟关系持消极态度,试图通过“中立”政策避免履行对法条约的军事义务。但是,热内事件拉开美法冲突的序幕,《杰伊条约》导致美法同盟关系的终结,双方出现“准战争”状态。华盛顿政府的法国政策对美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法国革命爆发后,华盛顿政府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虑,对美法同盟关系持消极态度,试图通过“中立”政策避免履行对法条约的军事义务。但是,热内事件拉开美法冲突的序幕,《杰伊条约》导致美法同盟关系的终结,双方出现“准战争”状态。华盛顿政府的法国政策对美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冯玉祥与武穴主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穴主和是冯玉祥在护法战争时期,对抗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的特殊事件。在此事件中,冯玉祥虽然有赞同孙中山护法的因素,但也包含着其欲乘直皖之间的矛盾,实现与陆建章策划的驱逐安徽督军倪嗣冲夺取安徽的阴谋,而此事件最终以其对直系的完全依附告终。  相似文献   

14.
法国革命爆发后,华盛顿政府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虑,对美法同盟关系持消极态度,试图通过"中立"政策避免履行对法条约的军事义务.但是,热内事件拉开美法冲突的序幕,<杰伊条约>导致美法同盟关系的终结,双方出现"准战争"状态.华盛顿政府的法国政策对美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对巴尔干地区的激烈争夺、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战争政策,以及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反奥活动,是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波,刺杀了奥皇储斐迪南,酿成萨拉热窝事件;各帝国主义利用该事件蓄意挑起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6.
匈牙利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规划、战略措施及其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匈牙利教育,特别是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战略规划、战略措施的实施,对匈牙利近现代社会、经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诸多的诺贝尔奖项获得者中,有13位出生于匈牙利,更有不少他国国家元首和世界名人,如现任法国总统萨科齐,是匈牙利人后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匈牙利教育也发生着深刻变化。认识匈牙利教育的现状和未来,研究其现阶段的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战略措施及其阶段性成果,对我国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在取得攻占巴格达并推翻萨达姆政权的胜利后,陷入了伊拉克战争困境。这主要是美国在对外政策中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所致。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困境,将对国际关系的发展和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文应 《华章》2008,(19):49-49
"9.11"事件是美国两伊政策的分界点:"9.11"事件前,在战略上,美国对两伊主要采取地区均势战略;在政策的选择上,实行有限介入,并保持谨慎而节制."9.11"事件后,伊拉克战争表明,美国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地区均势战略,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倾向表现的更加明显;在政策选择上突出强调军事上的先发制人.  相似文献   

19.
高文应 《华章》2008,(20):49-49
"9.11"事件是美国两伊政策的分界点:"9.11"事件前,在战略上,美国对两伊主要采取地区均势战略;在政策的选择上,实行有限介入,并保持谨慎而节制."9.11"事件后,伊拉克战争表明,美国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地区均势战略,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倾向表现的更加明显;在政策选择上突出强调军事上的先发制人.  相似文献   

20.
《使徒》是裴多菲后期的代表作品,当时正是佩斯起义之后,匈牙利爱国战争进入最激烈的时期,也是奥地利侵略者向刚刚取得胜利的匈牙利做全面进攻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