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尿石病属于五淋之一,关于淋病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阴阳司天之政,初之气小便黄赤,甚则淋”。其后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亦有记载,《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少腹弦急,痛引脐中”。《中藏经》将淋分为八种。至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始将淋分为五种,曰:“淋有五种:一者,茎中痛,溺不得卒出者,石淋也;二者,溺有白汁肥如脂,  相似文献   

2.
将“没”释为“死”,自古及今,是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如《广韵》《辞海》(新)都持这种说法,即:“没,通‘殁’,死亡。”现今一些流行的古汉语读本也竟相承无异辞,似乎这种诠释已成定论,无可置疑。然而,我认为,“没”作如此释,固然在本义上是对的,但尚有未尽之处。请看下面的例子: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重点号系引者所加,下同)  相似文献   

3.
周秉高 《职大学报》2013,(6):1-3,64
林庚先生在《天问论笺》一书中两次强调"《天问》中‘帝’字均指天帝",此语恐与《天问》内容不太吻合。先秦古人心目中之"帝"字,一为历史概念,二为神话概念,就是没有后来西方那种的宗教概念。李陈玉似乎对天主教有所了解,并试图用天主教的某些教义来诠释《天问》一诗。这种解读楚辞的方法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与屈原以及其他先秦古人的思维并不吻合;但将屈原作品与西洋文化相联系、作比较,明末李陈玉大概是中国第一人。李陈玉的这点功绩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论语》中隐喻运作机制的基础上,赏析评价了出现频率较高的"人"结构隐喻、"天"本体隐喻、"上—下"方位隐喻在安乐哲、刘殿爵、辜鸿铭三个英译本中的传递.最后得出结论:《论语》语言深刻、富有内涵,正确理解原文是《论语》隐喻翻译成功的关键;成功的隐喻翻译不是将喻体简单地对应到译入语,而是要保证译文喻体的映射意象与原文喻体的映射意象一致,而且为大多数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5.
张熙昌、张亚茹先生在《"因为"因果句探析》指出在教学中因果倒序应与因果正序一样列为语法教学内容,而在教学顺序上应晚于因果正序,而且其内部各种形式应按照难易顺序进行教学。[1]本文通过对大陆《汉语》系列教材和台湾《华文(泰北版)》为例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与张熙昌、张亚茹先生相似的结论,与之呼应。  相似文献   

6.
汉语新词是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一面镜子,有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否及时、准确地将其译为英语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土豪"一词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中十分火爆,其拼音"tuhao"有可能以单词的形式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给我们的翻译启示是:在翻译汉语新词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在目的语中去寻找对应词,而是要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来彰显和传播原滋原味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了解背景——通读全文——细读咀嚼——总结回顾——完成作业的"五步法"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弥补不能将《高级英语》教材中所有美文在课堂上教学的遗憾。  相似文献   

8.
对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之“思无邪”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对此,我们认为:1.“思无邪”之“思”为实词,义为“虑深通敏”;“邪”本义是“饱足”、“满足”;2.孔子的“《诗》三百……”之语,不是对《诗》思想内容的总结,而是对《诗》所起到的社会效果及功用的概括,其语义为:《诗》所起到的社会效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它使人们从中得到的联想、启示和教育是深远广大,无边无际的。朱熹《论语章句集注》:“‘思无邪’者,《鲁颂·駉》篇辞。”因此,要弄清孔子的“《诗》三百……”之语义、内涵,必须追根溯源,从《駉》考察起。《駉》全诗4章,每章8句。我们认为:诗中的8个“思”字皆为实词,用的是其本义。由《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段注》、《说文通训定声》等可知;“思”本为实词,是睿(或容)的通假字,源于睿之“深通”义而为“虑深通敏”义;与“邪”相对的“无疆”、“无期”、“无斁”皆为“没有止境”、“没有终止”、“没有尽期”之义虼宋颐侨衔靶啊痹诖耸杏ξ扳拧?的假借字,表“饱足”、“满足”义,和“疆”、“期”、  相似文献   

9.
相传孔子删诗,是从三千多首古诗中选取三百零五首编辑成册,此即汉以来所说之《诗经》。而这三千多首古诗,当是我国最早的“诗”了。那么弄清这些最早的“诗”的功能和性质,则《诗经》这部作品也就可以大致定性。关于“诗”的功能和性质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虞书》舜命夔“典乐教胄子”那段话。据此则知,“诗”是用于“言志”的,并要配合音乐来歌唱,讲求声韵和谐美听,“八音克谐,无相夺伦”。歌唱时还要“击石拊石”,打击乐器以协调统一节奏,进行纹身化妆的“百兽舞”表演。总之是诗、乐、舞三位一体,无疑这即是一种带有浓厚巫文化色彩的原始巫祭仪式,而非简单的音乐或诗歌教学活动。而“诗”在巫祭中的功用,即是表达祈祷祝愿之类群体欲望,所谓“诗言志”者本意在此。因此,《诗经》中诗应该就是用于巫祭的礼辞,其作者当然是那些主持巫祭仪式的巫师。为了作进一步侧证,文本还引用《诗大序》关于《风》《雅》诗区别所说一段十分费解的话详加读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五灯会元》中的俗谚具有语意完整、内涵丰富、通俗凝练等特点,在内容上比较直观和全面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及认识自然及人生的客观规律等.具体如下:有强调实践类的,这类俗谚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如“千闻不如一见”、“闻名不如见面”等;有总结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如“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等;有劝导人们讲求诚信、励志上进类的俗谚,如“一言出口,驷马难追”、“百尺竿头进取一步”等;还有传授处世道理或生活经验类的,如“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悬羊头,卖狗肉”等.这些俗谚沿用至今,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1.
攒言子是云南曲硐方言中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攒言子不同于隐语、歇后语。在曲硐,攒言子主要为回族使用,绝大多数曲硐人认为攒言子是回族创造的言语形式。攒言子实际上源自于古汉语中的"藏词",是回族先民在语言汉化过程中学到的。  相似文献   

12.
署名“西周生”的小说《醒世姻缘传》 ,向来被视作格调不高的作品。笔者以为 :首先 ,《醒世姻缘传》的主旨是宣传理想姻缘 ;其次 ,《醒世姻缘传》“恶姻缘”的前因后果种种皆为人所为 ,所以警世的用意显而易见 ;其三 ,《醒世姻缘传》语言优美 ,描写细腻 ,人物刻画生动 ,堪称佳作。同时 ,它描绘了 17世纪山东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 ,颇有深度。因此 ,该书不应进入“格调低俗”作品之列。  相似文献   

13.
在魏晋"言意之辨"中,荀粲、荀俣及王弼的立场均属于"言不尽意"派;欧阳建虽将其观点概括为"言尽意",但该观点却未能在逻辑上构成对"言不尽意"论的否定。荀粲"言不尽意"的命题透显出语言无用论的倾向;荀俣和王弼的观点则属于工具论的语言观,他们继承了中国语言观的主流传统;欧阳建"言尽意"的命题蕴含着另一种非主流的工具论语言观,此种语言工具论与荀俣和王弼所代表的语言观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庄子》寓言具有以下特点 :1、数量多 ,约有 175篇。 2、内容丰富。有讲述庄子身世的、有讲处世之道的、有批判仁义圣智的、有描述理想国境界的、有讨论天地自然产生运行原理的、有探讨“道”的。 3、具有神奇的想象力。这种神奇想象力的表现如远古神话的超凡出世 ,如楚辞般瑰丽炫烂。他摄取了自然造化的灵气 ,使人感到神、奇、怪、妙。 4、思想深刻。虽经几千年时间长河的浸泡 ,仍闪烁着诱人的智慧之光。 5、形象生动 ,言简意赅。庄子是形象描述的大师 ,是创造成语名言的大师  相似文献   

15.
英汉两种语言对句法结构的要求不同,所以会产生篇章衔接手段方面的细微差异。笔者从可及性理论入手,分析了处于主语/主题和宾语两个位置上的指称用法it在汉语篇章中实现为零回指的条件,说明从事英汉互译实践时,一定要了解并尊重目的语的篇章结构特点,对译文做形式上的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6.
言意之辩作为魏晋玄学论题之一,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先秦诸子尤其是老庄对于言意关系的理解深刻影响着后人.汉末魏晋之世,天下大乱,汉代经学受到质疑和挑战,人的思想现念随之觉醒,言意关系重新受到士人关注.通过对当时流行的三家言论的简要分析,指出他们各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相比之下,荀粲的言不尽意论和王弼的得意忘言论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论述慧远佛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即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论,这也是慧远佛学思想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部分。对于神不灭论,文中阐述慧远形灭而神不灭的看法、论证其形神是相离相异的观点、以及提出其神是万物本体的论点。对于因果报应论,作者认为慧远是以神不灭论思想来论证三世因果报应论。  相似文献   

18.
用意合法可以蠡测形式相同而内容迥异的语法单位。还可以明确语用中某些细微的差别。意合法有时是“合”言语段本身的小环境之“意”,有时是“合”言语外环境之“意”,或前,或后,均由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不仅内容丰富深刻,而且构词艺术也成就辉煌,尤其是叠字构词的运用,其手法之精妙令人赞叹。叠字构词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AA式和AB式。并由AB式派生出:AABB式、ABAB式、AAB式、ABB式。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另一种是造就了许许多多生命力极强的成语。这些构词艺术不仅反映了我国先民的审美意识,同时对丰富和发展汉语语言艺术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空间环境都有着相当程度的现实指涉,要将之转化成绘画而又要忠实于小说,就需要画家对小说所指涉的现实内容有所把握,也即图像要与语言具备某种"共相"。丰子恺熟悉江南的地域特征与人物特色,又对语言与图像这两种符号的基本特性有深刻的认识,努力追求"语图共相",因而他的绘画取得了成功;而其他如刘岘、刘建庵等同时代画家的作品与小说缺少"共相",往往归于失败。因此"语图共相"的概念可以为以图像演绎具有较强现实指涉的文学文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