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我国一部权威的大型汉语词典,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撰方针,尽可能引述一个词或一个义项的始见例或较早出现的书证,然而仍然存在书证滞后现象。文章主要通过研究《唐语林》,发掘其一些词语对《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方面的补订意义,以期为《汉语大词典》补订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
书证作为《汉语大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二十年学界的关注重点,但有关现代书证研究成果却不多.《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有182例,数量较多;失误类型较多,有出处、文字、标点符号、排序、孤证、书证滞后、版本不一共计七种失误.《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失误比例较高,失误类型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存在的问题.《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会影响辞书的规范性,甚至模糊对部分词语源流演变的认识.《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问题的普遍存在与关注缺失,凸显了对其进行修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从《汉语大词典》直接以《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用例做书证的词条数量可以看出,《汉语大词典》给予这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以一定的重视,然而其所收录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例证中还存在疏漏与谬误。其疏误主要可分为标引体例问题、书证文字疏误、书证标点等疏误等几类。希望在《汉语大词典》修订时予以改正。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代表了目前我国辞书编纂的最高水平。书证是词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词典》的书证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瑕疵。文章具体指出《汉语大词典》中书证存在的问题,共19处,分为引文有误,书证失序,篇目、卷数疏误,标点疏漏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汉书》是《汉语大词典》书证的重要来源.但我们在研究《汉书》法律词汇时,发现《汉语大词典》中很多词语书证迟后.今就所检得20例商讨如下,以供辞书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部全面反映汉语词汇源流情况的大型历史语言词典,《汉语大词典》其首引书证应尽可能引用语词的始见例以溯源。然而,在研究西汉《盐铁论》过程中发现其可订补《汉语大词典》部分书证迟后问题,今就所得十则讨论于下。  相似文献   

7.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我国一部权威的大型汉语词典,但其书证晚出现象严重,而《盐铁论》可对其书证晚出作补订。  相似文献   

8.
《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的现象相当严重,本就平时所记尽可能补出有关词条的最早书证。既可供《汉语大词典》修订时匡补,亦为史工作提供一些材料。  相似文献   

9.
以古代早期医学典籍《内经》为语汇材料,指出《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的条目数十条,以期为《大词典》修订再版及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词典》有一些词语的书证明显滞后,如释义显示明代已有该词,但引明代以后的书证。今选取22条,提供其明代笔记中的例证,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11.
语教育观是人们如何看待语教育及其内外相关因素与有机联系的一种特定世界观。它是决定语教学方向和效率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在语教改中出现了多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先进的语教育观。树立起这些先进的语教育观,不仅有助于确立积极,科学的教育思想,教学态度,而且也有助于指导语教学过程中任何环节的有效教学活动,使之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所以先进的语教育观既有重要的认识和指导意义,又有方法效用,因此为了满足为新世纪提供人才的需要和促进语教学规律的发展,广大的语义教育工作自觉地树立起这些先进的语教育观。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是在中国教育的现实环境中生成的教育学。按照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教育学自身逻辑的发展,可以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中国教育学的重建、中国教育学的破坏和中国教育学的再建三个阶段,各阶段均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通过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未来中国教育学发展需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促进教育学建设的关系、批判与继承之间的关系、中国教育学建设过程中的中外关系、学科体系建设与知识体系构建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学学科建设和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的角度对古文字材料进行研究对古文字学、汉语史和古代文献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古文字学的重要内容:阐释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问题是古文字学的研究目的之一;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问题是古文字学的研究内容;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则是考释古文字的重要根据之一。汉语史研究也不能不利用古文字材料和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古文字材料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汉语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追溯汉语历史的最重要的途径;古文字本身也是汉语史研究的根据。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释读古文字文献的基础,这种研究的深入也可以明确古文字材料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汉字文化学以汉字作为研究对象,汉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所涉及的内涵很广,因此汉字文化学框架内的汉字阐释必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充分认识汉字符号系统的特性、确定汉字阐释的立足点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俗形义学“是近年提出的学说,它的提出,意味着学术界开始以包容的态度认真对待这种原来被视为异端的文字学现象。“俗形义学“有着与传统形义学不同的作用。传统形义学是专业工作者学习、研究汉字和考释古文字的工具,而俗形义学则在普及汉字教育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语法学思想史是中国语言学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当然,我们在研究语言学思想史时一般更倾向于语言学的整体性,而不是从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分别来研究其思想史。基于此,中国语法学思想史研究可以看作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中国语法思想史》可以称为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六书到三书的发展,并比较了六书和三书的异同以及现代学者三书说之间的优长,认为在归纳汉字结构方面,无论是传统的六书还是现代的三书,都有偏颇之处,都不能涵盖古今所有汉字的结构类型。分析了古今汉字的结构类型,用大量的字例证明,汉字的结构原理应该是四书,即表意字、形声字、假借字和记号字。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三足鼎立的格局中,中国的抗日文学最为薄弱.尽管有着种种的原因,但中国的文学不能愧对这场战争,中国的作家应当写出无愧于这场战争的大作品.这是历史、现实和文学自身的要求,更是文学家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不能走照搬照抄和全盘引进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片面追求所谓的“标准化”、“国际化”和“原汁原味”,进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西方经济学和意识形态的模仿者和消费者的道路。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应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国外经济学和一切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深深扎根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的沃土之中,坚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在理论自主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开拓和创新,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相似文献   

20.
和汉字特点相关的修辞方法浅析——从“羊大为美”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许多和其他民族文字不同的特点,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音韵和谐、声调平仄、谐音双关、多音字词运用、锤炼用字、拆字、合字、拆合字共用等修辞方法就是与汉字特点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