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伯苓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是南开教育的奠基人。50年的呕心沥血,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渝中学,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从道德训练、修身课、团结精神、爱国主义教育、高尚人格五个方面介绍了张伯苓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提到“南开精神”,人们很自然就想到南开中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一校训影响了南开中学千千万万的学子。南开学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自觉地遵守这一训导,把它作为为人处事的座右铭。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在纪念母校95周年校庆题辞中写道:“大猷1921年入南开,中学四年,大学四年,任教二年。六十余年以来,求学、为人、就业从未有违伯苓校长教诲(之)南开精神。”诚如老校长张伯苓所讲:“南开精神不可变,  相似文献   

3.
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纪念南开中学建校九十周年胡亚天张伯苓(1876年~1951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实践家。他一生致力干天津南开教育,创办了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南开系列学校,培养了众多人才,为天津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张伯苓先...  相似文献   

4.
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和南开小学,为中华民族的教育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生活中的张伯苓,谦和、风趣,话语时常令人愕然.可细嚼之后,又颇有趣味,富有哲理。  相似文献   

5.
璩巍 《天津教育》2014,(23):11-12
一、问题的缘起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系列学校共同的校训,是南开办学理念的结晶。长期以来,第二南开中学始终践行着张伯苓校长提倡的公能教育理念。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公能教育的内涵解读不断与时俱进,学校结合办学实际,确立了“培养关键能力,成就未来公民”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正在民国,有个靠"化缘"办学的人——张伯苓。张伯苓白手起家创办了四所学校——天津的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第二南开女中和重庆的南开中学。张伯苓创办这四所学校所需的经费是一点一点从社会上募捐的。因此,张伯苓得到一个绰号:"化缘和尚"。这位"化缘和尚"有个著名的教育思想,就是环境育人。去过南开中学的人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洁、美观、秩序井然。1934年,诗人柳亚子初到南开大学,就赋诗赞美学校的环境:"汽车飞驶抵南开,水影林光互抱怀。"这  相似文献   

7.
孙希磊 《教育家》2004,(10):8-11
“绩著南开、教泽广布”是李鹏同志为纪念张伯苓先生诞辰110周年而书写的题词,它高度概括了张伯苓先生极不平凡的教育人生。张伯苓(1876~1951),原名寿春,以字行,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从青年时代就立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我国的近代教育事业,在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先后创办了包括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以及经济、应用化学研究所在内的完整、系统的近代教育(科研)体系。他担任南开校长四十余年,不仅独创性地探索出中国近代私立教育办学的成功之路,而且还在近  相似文献   

8.
张伯苓先生罄平生之力,创办南开学校——南开大学、南开研究所及南开中学。桃李芬芳,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出色人才。张伯苓许多在重庆有关教育的轶事,流传至今,脍炙人口。“谀佞之词,最是令人作呕” 1939年,侵华日军对重庆的狂轰滥炸最为凶残,但是冬季重庆雾大之日,日机却不敢来犯。因而  相似文献   

9.
张伯苓(1876—1951)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是南开教育的奠基人,曾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任校长50年,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为世人所称  相似文献   

10.
张宝敏 《今日教育》2011,(Z2):46-47
张伯苓(1876~1951),著名爱国教育家。他在青年时期,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凌,立志兴办教育,用爱国精神和科学知识教育青年,以达到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目的。他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从传授"新学"的家馆开始,一步一步办起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南开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名教育家张伯苓于1935年创力重庆南开中学,后又推广南开精神接办自贡蜀光中学,为国家培养大批精英,对西部开发智力与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伯苓学校体育思想的渊源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主要特点有先进性、教育性、实践性、普及性和交流性;在体育实践方面,引进国外先进体育运动,创办南开系列教育并促成了中国首次奥运之旅。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二七年春,荣德生于无锡公益工商中学停办之后,创办了梅园豁然洞读书处,并确定了以家塾组织、学校教科,而参书院精神的办学方式,这是荣德生等人想要将中国古代书院的某些传统精神重新融入到现代学校教育中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既有着当时中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变化作为它的背景,也是缘自于荣德生本人自兴办学校二十余年来自身的感受和反思。在"参书院精神"的办学理念下,所形成的具体的办学特色,一是在办学宗旨上,注重人格训练;二是在课程设置上,以国文为主;三是在教学方法上,于课堂讲授之外,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读书、自我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相似文献   

14.
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建了湖北工艺学堂,该学堂历经变迁,最终更名为湖北武昌高级工业学校。1952年全国院校大调整中,武昌高等工业学校分别按不同的学科被拆分到五所相关的专业学校之中,其中化工科被拆分后合并到当时的广东省广州高级工业学校即今天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当时学校化工类专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清晰了张之洞所建的湖北工艺学堂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渊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由陈济堂所建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与由张之洞所建的湖北工艺学堂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融合与传承,形成今天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15.
创办于 10 0多年前的贵州大学堂既是清末教育改革的产物 ,更是贵州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贵州大学堂在其发展中几经沉浮 ,步履艰难 ,然而它对贵州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所做出的开创之功不可否认 ,尤其是它“实事求是 ,造就通才 ,兴学育人”的办学精神和培养目标 ,对于今天的高教育改革仍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朱剑凡是湖南现代著名革命教育家,他首创周南女学,将之发展成为湖南私立教育的翘楚,并为社会和革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他的教育思想颇具特色并有很强的生命力,对当前的教育事业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模仿西方的系统学制,它的指导思想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张之洞徒袭西方近代教育制度之皮毛,力图将中国近代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设防于纲常之屏障中,他那“永不悖经义”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阻碍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8.
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其教育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其为师之本的人格力量,主要表现在不畏清贫,矢志教育救国;严于律己,做师生之楷模;尊师爱生,塑南开大家庭;身体力行,培育南开精神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清初教育改革家颜元对传统学校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漳南书院”是一所集文、理、工、农、兵、体诸学于一体的具有近代性质的学校,他立新制、育新民、设新学、行新法、倡新风,开近现代世界功利教育和实学教育之先河。颜元的教育思想及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今天的教育改革者继承弘扬,但其失败的深刻教训也是应当认真记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