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定环境下,当人们面临得与失、利己与利他的两难选择时,通常会作出自以为"最理性"的选择.求得利己、自保、个人利益最大化.这就是博弈论中有名的"囚徒困境"现象--零负!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博弈的普遍性,从而也决定了"最理性"选择现象、"囚徒困境"现象的常见性.  相似文献   

2.
聂静怡 《成人教育》2015,(12):35-37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在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更需要使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保持一定的距离,把握好职业教育"适应"拟或"发展"的脉搏.保持职业教育的理性思维是应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价值取向的理性选择.职业教育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教育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的博弈,使职业教育理性面对专业知识领域和所服务的社会活动对象.  相似文献   

3.
利用博弈理论分析教师轮岗政策的学校间博弈,指出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致使学校容易陷入"囚徒困境"。从三个方面可以破解这种困境:一是通过奖励改变博弈的收益矩阵,引导学校走向合作博弈;二是通过明确的制度安排,促使学校通过多次博弈走向合作;三是通过惩罚机制将"囚徒困境"转为协调博弈,并通过一定的制度措施使协调博弈向多方获益的均衡转变。  相似文献   

4.
论战国时代合纵连横的博弈逻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弈逻辑是研究理性的行动者或参与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选择策略、如何作出行动的逻辑,它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视点,使之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战国时代的七雄争霸,可视为博弈论中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各国只注重自身利益、眼前利益,忽略联盟的集体利益、长远利益,缺乏长久合作的诚意,以致除秦之外的六国均陷入囚徒困境.六国的博弈失策昭示人们:在历史的博弈中,国家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是辩正统一的,只有二者舍一,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和强盛.  相似文献   

5.
当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仍然盛行,致使幼儿园课程改革举步维艰,陷入"囚徒困境".无论从社会评价来看,还是从幼儿的小学适应表现来看,继续实行小学化是当前幼儿园效用博弈的纳什均衡点.建立以幼儿为本、反映本地特色的评价标准与手段,推行"选择性激励"评价制度有助于改变当前幼儿园之间的博弈结构,促使幼儿园真正实行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习政策文件的梳理,结合博弈论中"监察博弈"模型、"目标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学校和在职教师间在影子教育获得上的利益关系困境进行分析,得出当学校对在职教师有偿补习的监察成本高于收益时,学校便会放弃监察,当成本低于收益时便会采取监管措施,这很好的解释了目前依然存在的在职教师有偿补习的行为,并与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相一致,最后从提高学校和在职教师博弈的理性水平和改变博弈收益分配,摆脱关系困境,两方面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博弈论中的理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弈参与人是理性的”,这是博弈论的公设,然而理性人假设却导致诸多博弈困境。“有限理性”的博弈主体往往不能或不会采取完全理性条件下的最优策略。博弈主体间的策略均衡往往是通过学习调整的结果,而不是一次性选择的结果,而且即使达到了均衡也可能再次偏离。分析有限理性博弈主体的博弈问题必须发展不同于完全理性博弈分析的专门分析框架。进化博弈理论从参与人群体出发,以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从群体到个体的局部动态法来分析博弈参与人的决策行为,由此得到的结论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现实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正面临前所未有存废危机。本文用博弈论的思想,试图从理论上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囚徒困境,主要是因为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家长之间的"假想敌"幻觉。走出这个囚徒困境,一要利用强化的力量,改变教育的博弈结构,二要协调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改变思维的不利模式,三要培养与形成社会合作,改变结局的两败俱伤。  相似文献   

9.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教育减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教育减负”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以及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不同一,“教育减负”呈现出一种“囚徒困境”的博弈。走出这种“囚徒困境,”还需要各博弈主体理性水平的提高和整个教育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主流博弈理论虽然注意到互动双方策略的相互依赖性,却没有考虑到互动本身对理性内涵的改变诉求,相反,它简单地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工具理性,将孤立而单向的个体理性联合在一起探究行为互动。结果主流博弈思维在应用中遇到明显问题:一是在现象解释上,主流博弈思维所得出的囚徒困境这一普遍结论与日常生活中广泛的合作现象相冲突;二是在行为指导上,主流博弈思维所衍生出俄狄普斯效应强化了功利主义和机会主义倾向,从而无助于摆脱囚徒困境。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主流博弈思维及其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