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揭示了不同物质之间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它不仅可以科学地解释生活中的有关化学现象,还可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质量比、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组成及质量分数、确定混合物中元素的组成及质量分数,等等,从而可以明确思路,简化步骤,快速解题.现仅对几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进行判断的试题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1.命题方向各地中考中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考题,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考查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2.解题依据反应物中原子总数=生成物中原子总数反应物中元素种类=生成物中元素种类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相似文献   

3.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而化学方程式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此,每一位同学都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要学会正确书写和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要能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要初步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4.
教化学的王老师富有教学经验。以下是他利用提炼要点法,并提供预习框架,同学们预习《化学方程式》的记录。一、预习框架二、预习记录五.概念: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化学用语,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2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书写步骤:书写韵语(摘抄):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记清;生成气沉淀,箭头来标明。(l)写式:式于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若反应物、生成物不只一种,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依据,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简单类型如下: 1、直接法:即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如:用13克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制取多少克氯化锌,多少克氢气?  相似文献   

6.
谢忠 《中学理科》2007,(8):33-35
【知识要点梳理】 1.书写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步骤:(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平化学方程式;(3)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标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科学课本中有一条极其重要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由此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中的同一种元素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生成物)中该种元素的质量总和——“元素守恒”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建立配平方法体系的初步尝试白城市三中董淑芝我们知道(一)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数目,一定等于反应物中这些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数目(质量守恒定律);(二)由于各元素在任何一种化合物中都有确定的化合价,所以任何化合物都有固定的组成(定组成定律)。...  相似文献   

9.
例1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g木炭放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定是13g。分析:本题考查了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不是简单地将两种反应物质量相加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实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到底多少反应物参加反应,生成了多少生成物,要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来计算:C+O2点燃CO21216×212+16×23811所以5g木炭放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11g(实际上有2g木炭未参加反应)所以这种说法错误。例2将…  相似文献   

10.
质量守恒定律既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也是进行计算的依据,它直接反映了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及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它在初中化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要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首先必须理解其内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考中,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从题目形式上来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题目类型:1.解释实验现象。例1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KCIO。受热分解后的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物质的质量轻;(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所得的黑色固体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解析解释此类现象的关键是:认真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有哪些。问题(l)中的生成物,除KCI固体外,还放出了氧气,使质量减小;问题(2)中的反应物,除铁外,还有氧气,而生成物只有四氧化三铁,使质量增大。2.确定物质的组成。例2蜡烛在空…  相似文献   

12.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初中学生在掌握了计算的一般步骤之后,关键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三量”,即确定隐藏在命题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已知量;确定过量问题中的不足量;确定不纯物质的纯量。下面谈谈我这方面教学的做法。一、直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隐藏在命题中的已知量。在综合性命题中,往往未明显地给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解这类题,既要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又要熟悉、理解、应用有关的物质性质和有关概念,启发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找出隐藏在题意中反应物或全成物的已知量。如: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和物15.6克装入大试管,给试管加热,制取氧气,反应后获得10.7克固体物质。问:制得的氧气多少克?原混和物中有多少克氯酸钾?10.7克团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此题没有明显地给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而是将其隐藏在命题中,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生成物氧气的质量,为此,应启发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了解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的作用、催化剂的性质。使学生自己得出:反应前试管中混和物质量=反应后试管中混和物质量 生成的氧气质量即:  相似文献   

13.
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也是某些化学计算的依据。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首先要抓住定律中的关键词语:“参加反应的”和“反应后生成的”。“参加反应的”是指真正反应了的,也即反应后剩余的或混在反应物中的其它没反应的物质都不算在内;“反应后生成的”同样指的是化学反应生成的,剩余的反应物或混在生成物中而不  相似文献   

14.
首先要明确,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无一例外。一些表面看似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如镁带燃烧后质量增加了、煤燃烧后质量减少了),恰恰需要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才能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它们都是由于少计算了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重要定律,深刻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简便解答有关化学问题。现结合近两年来各地的中考题,归类分析其应用。一、解释有关现象例1氯酸钾受热后质量减轻。解析氯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氯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物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总和,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减少的质量应等于逸出的氧气的质量,所以氯酸钾受热后质量必然减轻。二、确定物质的组成例2(97fy天津)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关于该物质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相似文献   

16.
一、考查重点与趋势分析 1.重点考查内容与占分比例 本部分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解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配平、读法、意义,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含一定杂质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计算,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化学反应的多步计算等.平均约占总分的8%.  相似文献   

17.
一、复习要求(1 )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 )掌握含有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杂质不参加反应) .二、知识结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纯物质间的质量比的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涉及气体体积的计算涉及化学实验数据的计算综合计算三、主要内容提示1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计算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间有一定的质量比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正确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包括配平系数 )是进行计算的基础 .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和步骤 …  相似文献   

18.
正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定律,在历届中考中都作为一个考点,故要求同学们加以理解掌握。一、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该定律适用于解释所有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而不适用于解释物理变化;2.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  相似文献   

19.
复习要求 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即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 (或反应物)的质量。 2.掌握含一定量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 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20.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了化学变化中物质之间量的关系。比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也无增减所致。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除外.它还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物质的组成题目的特征是告诉某一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的生成物,要求根据生成物的组成元素来推断反应物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或可能含有的元素。例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蜡烛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解析因为蜡烛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T化学反应。而在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