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我们很难想象,在秦国这个粗犷尚武之邦,竞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清代王运在《湘漪楼说诗》中甚至说它是“千古伤心之作”,它是如此细腻含蓄悠远空灵,以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头甚至盖过诗经首篇《关雎》。[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第四单元“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中,选用了《孔子世家》中的一句话,“太史公日:《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其中的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谓千古传诵,众人皆知。可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特别是“行”字的意义和读音,各家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高诱释《淮南》“不与物散”之“散”为“乱”,王引之据以勘订“散”当为“殽”字之误,并认为“诸书无训散为乱”。考《十三经》诸书用例,可证王引之所言不谬,“散”之本义当为“离”,至少到汉代以前还没有引申出“乱”义。《汉语大字典》不以“离”为“散”之本义,失之;第八义项释“散”为“错杂、杂乱”,并引《淮南》此句为书证,亦失之。  相似文献   

4.
水在中国古代化中素来具有突出的地位。先秦已有“仁乐山,智乐水”之说,孔子曾“观于东流之水”,发出了“逝如斯乎”之叹。水在中国学艺术中的地位也同样显赫,“高山流水”的故事成为千古美淡;《庄子》“秋水”篇演绎出了名彪千古的哲学论;而《诗经》之淇水、溱洧,楚国之潇湘、沅水等等,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生命的泉流,莫不激发着古人情爱的浩歌。“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千里兮伤春心”,水的意象是情的河流,是美的烟波。  相似文献   

5.
《聊斋》因为蒲松龄自道的“孤愤”,其思想意义一直被评价很高,人们认为他的“孤愤”是对整个社会黑暗现实的愤怒,并与屈原、司马迁等人的“发愤说”等而视之。其实蒲松龄的“孤愤”实在是他的“私我”之愤,其社会性并不大。蒲松龄继承了传统君臣关系中的“妾妇之道”,不可能超越时代,在《聊斋》创作过程中“妾妇情结”占了支配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自是大家名篇,传诵不衰。人教版“教参”以为“作写《醉翁亭记》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由于政治上遭受排斥,仕途失意,内心不免有抑郁之情;寄情山水,于宴饮酒酣中与民同乐,纵然可以一时排遣心中的郁闷,但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情怀总难抛却。”刘先杰老师《深层情志的酣畅宣泄》一,从作“际遇跌宕的仕途生活”看出“一副‘颓然’潦倒忧伤神情,凝聚多少辛酸苦辣!”(《中学语教学》1991年第4期)黎烈南老师《千古名篇耐寻思》“从社会历史背景的角度分析了欧阳修此的悲凉色彩”(同上,1999年第9期)。总而言之,都认为此委婉地流露了抑郁悲凉之情。  相似文献   

7.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字少卿)的一封信,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之外的一篇不可多得的“雄伟奇谲”的名文,历代评论家对它推崇备至,称之为“天下奇文”、“百代伟作”,认为它可与《离骚》“抗衡千古”。一篇书信,赢得如此高的赞誉,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司马迁的那种激扬喷薄的思想感情,是“为情而造文”的典范。通观全篇,作者把满腔复杂的思想感情宣泄得淋漓尽致,其高超的抒情艺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8.
《现代语文》2007,(7):115-115
“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是在《诗经》中。如《大雅·民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之例,毕竟还算不得真正指称国家的“中国”的出现。作为指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例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楚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胜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  相似文献   

10.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篇》说:“汉来笔札,辞气纷纭。观史迁之《报任安》、东方之《谒公孙》、杨恽之《酬会宗》、子云之《答刘歆》,志气桓,各含殊采;并杼轴乎尺素,抑扬乎寸心。”其中《报任安书》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可以说是居书信散文之首,为千古压卷之作。整篇文章,以其丰富、强烈、奔放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卓绝千古的浩荡雄伟的气势,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和浓郁的审美内涵。笔者认为就其审美内涵而言,至少具有以下特点:一、气氛的悲壮融合之美。所谓“悲”指的是文章充满了悲剧气氛,即“将人生…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第2期《现代语》第25页刊登了湖南龙智先老师《重释“落英”》一(以下简称龙),认为课本对陶渊明《桃花源记》里“落英缤纷”中的“落英”解释不正确,应进行“重释”,“落英”不应是“落花”的意思,而要解作“初开的花”。并参照屈原《离骚》中的那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为证。笔认为龙于理于据均不足为训。  相似文献   

12.
储建明 《现代语文》2008,(11):40-41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长最伟大的抒情诗,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节选了诗歌的第一二两个章节,编排在“殉道者之歌”的单元,试图通过阅读对话,一方面启发学生认识屈原的人格追求和人生理想,一方面帮助学生接触《离骚》的语言艺术和浪漫风格。为了让学生读进文本和读出共鸣,笔者进行了认真的教学设计,一开始从千古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导入课文,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并且《三颂》是有区别的,故而仅根据《毛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也”不足以说明三颂的各自特点。姚际恒先生在《诗经通论》中已经大致说明了这一点,“《大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也。’孔氏曰:‘此特释《周颂》耳,《鲁》、《商》之颂则异与是。《商颂》虽是祭祀之歌,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自昭明太子以来对《闲情赋》之种种评价,得出:昭明之说最得其实,苏东坡批评昭明是因误解陶赋之“强生事”;现当代部分人说它思想大胆,敢于反礼教,是拔高其在文学思想史上之地位,是为全集“缩小”眼界之故。另外,本文又通过对昭明在《陶渊明集序》中,高度评价陶渊明其人其文,而《文选》仅录陶作寥寥数篇这一问题进行了考辩,指出:此非如某些学人所说的是昭明之矛盾,而是其采取道德(功用)与文学分殊之价值取向所致。  相似文献   

15.
也说"互文"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是互文,具体解释如下: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要将上句、下句的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胜负”“存亡”要合译为“胜败存亡”,“数”“理”舍译为“命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柳永的《雨霖铃》历来被词评家评为千古离别词之宗,自古以来写离别词者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者。那么此词的魅力何在呢?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语文》教材中选了杜牧的《阿房宫赋》,文中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这两句的注释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暖。‘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笔者认为注释脱离了原文的句法结构.只串讲了大意.特别是认为“响”是动词,当“响起来”讲。有失偏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清人陈澧在《切韵考》一书中根据反切原理首创“系联法”以考求《广韵》的声韵类。在系联的过程中创制了各种条例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切语借用”“切语偶疏”即为其中的两条。然而据此所得结论却有值得重新审视之处。本文通过周遍性的选例,对比参照与之相隔不远的韵书《集韵》,旨在考订此两条例的得失及原因。  相似文献   

19.
《徒然草》第七段所表达的“物之哀”具有特殊性,它基于对自然和人世间无常的赞美。兼好法师在表达“物之哀”这一理念中,援引了《庄子》中的相关语句。通过比较《庄子》与其注释书《南华真经注疏》的异同,论证《徒然草》第七段中的“物之哀”与庄子思想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清人陈澧在《切韵考》一书中根据反切原理首创“系联法”以考求《广韵》的声韵类。在系联的过程中创制了各种条例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切语借用”“切语偶疏”即为其中的两条。然而据此所得结论却有值得重新审视之处。本文通过周遍性的选例,对比参照与之相隔不远的韵书《集韵》,旨在考订此两条例的得失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