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虽然具体描写了日本社会这一舞台,但读来更似一种美国小说,比起日本文学来,他更倾心美国文学,在众多的美国作家中,他最为钦佩的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村上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与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两部作品都是探讨都市青年的内心世界的恋爱小说;都对主人公予以高贵、滑稽、悲剧性的描写;都以"我"的第一人称倒叙体的形式来叙述故事;作品中都交织着各式各样的对立体:生与死,感伤与快乐;幻想与现实等.可以说村上春树就是当代的菲茨杰拉德.  相似文献   

2.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中,大量出现关于"死亡"的描写,村上通过描写人物的死亡,来表达一种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死亡意识,同时他认为死亡是自然而然的可以给生者新的感悟。这在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擅长撰写历史题材小说。他的小说被日本文学评论家称之为"中间小说"。以井上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代表作品的剖析,探寻井上靖创作中国历史题材小说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历史小说史观、鲜明的文学特色、精巧的艺术风格和高度的美学意义,对日本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女作家多和田叶子善于借用民间故事框架,表达对日本当代女性主体性生存的思考。小说《狗女婿上门》开篇所援引的“狗女婿”故事,正是对日本昔话“蛇女婿”的借用与再创造,而小说文本层又是对“狗女婿”故事的模仿与再阐释,从而实现了小说结构上的三重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代日本文坛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家大江健三郎 ,他的作品呈现出扑朔迷离和怪异的征候 ,对其主题的理解往往产生较大的差异。从不同层面深入研究他的“乌托邦—森林意识”小说的主题 ,可看出他的乌托邦存在于“森林和山谷”,但又不等同于现实 ,虚构与现实泾渭分明 ,却又随意叠加 ,反映了“死与再生”的共同主题。作为一位民主主义者 ,大江始终以理性的头脑思索对象 ,他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日本纯文学 ,体现了日本新文学的社会性、理想性和批判性的特点。他是一位从故乡走向世界的日本作家  相似文献   

6.
从日本现代文学看,以中国历史为题材的小说,粗略算来,将近百部.而经一批又一批读者的选择和岁月的严竣冲涮,这些小说能留名于文学史的,自不会多.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井上靖的小说《楼兰》,是日本各种现代文学史著作必出其名的一部小说.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的日本文坛,真可谓群星璀灿。但迄今为止,包括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这两颗巨星在内,还没有哪一位日本作家象村上春树那样几乎每出一本小说都引起轰动效应;竟至由日本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出现了“村上春树迷”、“村上春树热”。他的小说,少则几十万册,多达数百万册;代表作《挪威的森林》,自1987年问世,销量更远远超过1996年统计的700万册,真是一个奇迹!足见“村上”这个名字和他的这本书令读者痴迷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高桥多佳子是日本当代女性小说家,发表在1971年5月的《文学界》上的小说《相似形》是其代表作。小说突出表现了日本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追求精神解放的特点。本文综合运用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等精神分析学派中的性格理论,探讨《相似形》中主人公"我"对女儿的夸张而虚幻的想法与举动,以及"我"如何颠覆传统生育理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最终确立当代女性精神家园急需重建的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明1920年代日本私小说概念的形成,及其与心境小说的关系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战后及1990年代至今的私小说研究情况,探讨当代私小说形式的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私小说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通过时日本现代文坛中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渊源的梳理,从另一个侧面更清楚地展现中国历史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弘扬和影响情况。同时,深入发掘日本文坛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繁荣发展的根源,以期时当代中国文学特别是历史小说创作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日本小说《绿萝之舟》荣获第140届日本芥川文学奖,在获奖词中,评委山田咏美以"当代《蟹工船》之作"高度赞扬此作品。缘何此小说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又以何独特之处问鼎以纯文学为传统的芥川文学奖?作品的现实性或许是其答案,但以作品主人公为代表的"穷忙族"所写照的当代日本真实社会才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影响颇深。这部小说得以在中国大陆广泛传播,主要是通过林少华先生的译本。译者以其独特的风格解读了村上小说特有的笔触和内心世界,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当代文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译文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推崇。论文通过对林少华《挪威的森林》译本的分析,归纳出文学翻译方面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3.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素负盛名的作家 ,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以他的小说创作为主要研讨对象 ,试图通过对他的现代题材小说和历史题材小说的部分代表作品的分析 ,探寻作家的创作个性、美学追求、创新精神、艺术风格 ,以及对日本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日本当代文学代表作家村上春树被誉为"疗伤作家",其畅销小说<挪威的森林>亦以独特的疗伤效果深得人心.该作自始至终飘荡着一种气氛--虚空,彰显着一个主题--死亡,亦反映了同时代青年的精神苦闷与困惑.小说中主人公们怪异的性格、令人费解的行为成为读者讨论的重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给小说中主人公们的所作所为一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秦源 《文教资料》2009,(14):24-25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中总是存在着-“幻”(非现实的)-“真”(现实的)这样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他笔下的非现实性世界、非现实性人物在本质上无不带有奇妙的现实性,从而象征性地、寓言式地传达出了当今时代和社会本质上的真实。本文以《挪威的森林》为例,对其中的“幻”“真”两个世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有吉佐和子是日本昭和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其卓越的才华获得了人们的欣赏,与曾野绫子、山崎丰子并称为当代日本文坛的"三大才女"。小说《恍惚的人》是有吉创作的社会问题小说之一,围绕老人看护问题展开叙述。小说于1972年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有吉佐和子用写实主义手法逼真地展现了老年问题的严峻和残酷,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小说的社会效应强烈,在处理严肃的社会问题的同时,文中的幽默表现手法让小说从灰暗的气氛中得以救赎。  相似文献   

17.
冯攀 《文教资料》2008,(28):220-222
文学界关于日本当代畅销作家渡边淳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男女小说"上,而忽略了他纯粹的医学小说的价值.渡边淳一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更明显地是通过他的医学小说<无影灯>表现出来的,活的时间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的形式.他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死亡意识,是由他本人的医生经历,日本的文学传统和日本民族独特的生死观三方面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江国香织是当代日本女性作家中的领军人物之一,被誉为女版村上春树和当代的紫式部,其笔触纤细感性,深受日本都市人群喜爱。拥有着独特的恋爱观、对生活观察入微的江国香织,创作出了诸多拥有独特风格的透明爱情物语。可以通过《沉落的黄昏》、《白天却昏暗的房间》等作品对其恋爱小说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创作了《挪威的森林》(以下简称《挪》)。小说一经出版便备受欢迎,轰动文坛。后经台湾的赖明珠和大陆的林少华等翻译成中文,遂风靡神州。相当一部分读者达到痴迷地步,出现了所谓的"村上春树现象"。在《挪》这部小说中作者村上春村以不同的视角对生与死进行了独特的诠释,让人仿佛迷失在森林之中,感受到主人公生与死、爱与不爱的迷茫。  相似文献   

20.
安房直子是日本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最爱写的就是幻想童话。有的评论家说,她的小说就像在院子的一角默默开放的花朵一样,精美而充满想象。她写了很多好看得不得了的故事,比如《花椒娃娃》《狐狸的窗户》《花香小镇》等。嘘,别出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她那片迷人的童话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