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综合类   19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源氏物语》中的第12卷《须磨》,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是写得跌宕有致的最精彩的部分,充分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王朝学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贯穿着日本学独特的“物哀”美学理念,历来被源学研究界公认为全书的压卷之作。  相似文献   
2.
有岛武郎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白桦派主将之一,是一位极富社会性和思想性的作家。他的作品大都是对人生问题的探索,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浓厚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代表作《一个女人》把一个狂热追求个性解放的女人悲惨的一生,通过她同周围社会之间的纠葛和抗争,摆在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描写出来,对于认识当时的日本社会,了解有岛武郎的文学世界,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哥儿>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早期作品.小说用喜剧式的手法,通过主人公哥儿在学校的一段短暂的经历,对日本教育界的腐败现象作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凸现出初期的"愤怒的漱石"的创作个性;在艺术上,作者高扬日本民族文学的传统,使小说洋溢着江户文学的幽默情趣和滑稽诙谐的俳谐精神,显示出早期漱石文学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4.
安部公房(1924—199])是日本当代著名文学家、战后日本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文学创作,大胆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巧妙运用离奇的寓意手法,溶哲学意识与艺术思考于一炉,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孤独状况、悲观绝望的情绪和“异化”现象,为战后日本文学增添了清新、奇异的色彩,“对日本现实产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5.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一位颇具影响的新进作家.他的小说描写了繁华都市里青年的基本精神和生活状态,揭示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生存困扰和各种自我的失落.《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中唯一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也是他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品,表现了日本都市青年浓重的失落感和现代人本困境.  相似文献   
6.
"具备着全人格的大艺术家"--志贺直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学史上的名作家、白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浸透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调和意识。体生动简洁,格调清新淡雅,语言精练优美,在日本近代作家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8.
《伊势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和歌物语。它几乎与《竹取物语》同时间世,两者一起被称为平安时代物语文学的先驱。 物语文学产生于10世纪初,一开始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虚构物语,它是将民间流传的故事经过有意识的虚构,并加以润色、提炼、加工而成的故事,具有传奇的色彩,故又叫传奇物语,其代表作品有《竹取物语》和《落洼物语》。另一类是和歌物语,它是以和歌为主将和歌与散文融为一体,互为补充,使之成为整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文体形式,近似于我国唐代孟(?)所撰写的《本事诗》。和歌物语以《伊势物语》和《大和物语》最有代表性,它对日本后世文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成书于11世纪初期的现实主义宏篇巨著《源民物语》,  相似文献   
9.
井原西鹤(1642—1693)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杰出的小说家、著名的俳谐诗人.1682年,他用散文形式创作了《好色一代男》,并以此为嚆矢,写出了一系列表现浓厚的市民意识的作品,由此而建立了“浮士草子”的小说样式,奠定了江户时代社会小说的基础.后人称他为“江户时代的莫泊桑.”17世纪初,日本大封建领主德川家康(1542一1616)在诸侯争夺权势的斗争中获胜,就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称德川幕府.从此,全国由分裂归于统一,一直延续到1868年明治维新.史称这个时期为德川时期或江户时期.德川幕府采用一系列统治措施,对广大人民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并参照中国封建社会的秩序,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四民制”,即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武士居“四民”之首,其上层享有各种特权.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完全处于无权地位.手工业者和商人是“四民”中的最低等级.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商业的发展,商人作为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虽然身分低微,但拥有巨额财富,可以任意挥霍.因此,疯狂地追求金钱和享乐,便成了他们生活的唯一目的.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商人文学产生了.它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逐渐取代武士文学而成为这个时期的文学主潮.  相似文献   
10.
《猎人笔记》是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1818—1883)早期创作中的一部现实主义杰作,也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名著之一。它奠定了作家在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地位。在这部由25篇特写组成的随笔中,屠格涅夫真实地揭示了农奴的贫困生活和无权地位,毫不留情地暴露了“野蛮的贵族阶级”的凶狠残酷和奢侈腐化,并在农奴制度国家条件下把农奴当作人来歌颂,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反农奴制的民主主义思想。赫尔岑称《猎人笔记》是“用诗写成的对农奴制的控拆书”。谢德林认为“《猎人笔记》为从整体上描写人民及其贫困生活的文学树立了开端。” 1851年2月,屠格涅夫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以俄国中部的一个地方的真实名称“白净草原”命名的短篇小说。它写的是一天夜里一个猎人在森林中迷失了路途,后来在茫茫的夜雾中走到一群在草原上放牧的农家孩子围坐的火堆旁。孩子们通宵达旦地谈论着俄罗斯乡村的一些民间传说。到了天明时分,大家离去。这就是故事的梗概。在思想内容上,《白净草原》也同《猎人笔记》中的其他短篇一样,并没有脱离反对农奴制这个总的主题,但它在艺术风格上却别具一格。 首先,让农家的孩子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并对他们作了“诗意的现实主义”描写。在《猎人笔记》问世之前,俄罗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