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合作的差异化影响效应。具体而言,本文探讨了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以及研究了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在异质性企业中所存在的差异。进一步地,本文还探讨了不同细分类型的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对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合作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贴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合作;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在政府研发补贴与创新合作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只有在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小规模企业中才能显著调节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合作的关系;高管团队的海外社会资本、学术社会资本能够显著调节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合作的关系,而金融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本文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合理制定促进企业间创新合作的研发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高企业创新合作效率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企业本地与非本地研发合作的平衡互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玉涛  张博 《科研管理》2019,40(6):55-64
从创新地理视角出发,本文提出本地和非本地研发合作平衡互补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及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电动汽车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本地与非本地合作互补对创新产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本地与非本地合作平衡则不利于企业创新产出;企业本地与非本地合作平衡和合作互补可以产生协同影响,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正向作用。同时,企业规模对本地与非本地合作互补程度与创新产出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但对合作平衡程度与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控股权性质差异视角,本文首先理论分析金融错配对国有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及其模式选择的差异性影响,以及政府补贴在缓解金融错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时的政策效应;然后再以我国A股市场2012—2019年期间上市企业为样本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金融错配有助于增加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但它在降低民营企业创新产出水平的同时,会严重阻碍国有与民营企业原始发明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补贴能有效缓解金融错配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与原始发明创新能力的不利影响,并对其研发投入产生正向“挤入效应”,但它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政策效果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政府研发补贴是克服研发市场失灵,促进企业研发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鲜有研究考察政府研发补贴、企业研发产出,以及其研发投入和与大学科研院所进行研发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进一步探索政府研发补贴影响企业研发活动的复杂中间机制。通过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和Tobit随机效应回归,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实证分析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以专利申请量为测度的企业研发产出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对上述关系起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此外,企业研发投入在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8,(6):83-86
利用2005~2014年中小板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在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阶段下研发投入和企业间研发合作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其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有长期正向作用,企业间研发合作对创新产出有短期正向影响;同时,企业在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后作用均会显著减弱。据此,建议政府推行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建立创新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电子信息、电力以及装备制造行业的189家企业在2003-2013年期间合作申请的专利数据,研究网络位置与技术距离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占据网络中心和结构洞位置都对企业的合作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距离与合作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的关系,技术距离与网络中心性的交互作用负向调节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技术距离与结构洞的交互作用正向调节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用创新知识产出和创新经济产出分别衡量区域创新绩效,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创新资源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金融集聚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创新资源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能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正向调节创新资源流动与本地区创新知识产出的关系,但对创新资源流动与邻近地区创新知识产出的关系具有消极作用;当用创新经济产出衡量创新绩效时,金融集聚对创新资源流动与本地区创新经济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对创新资源流动与邻近地区创新经济产出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电子信息、电力以及装备制造行业的189家企业在2003-2013年期间合作申请的专利数据,研究了网络位置与技术距离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占据网络中心和结构洞位置都对企业的合作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距离与合作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的关系,技术距离与网络中心性的交互作用负向调节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技术距离与结构洞的交互作用正向调节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9.
已有研究对于国际化节奏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缺乏关注。本文从吸收能力的时间压缩不经济性与跨国知识转移视角出发,探讨基于时间维度的企业国际化节奏对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影响机理,分析企业内部资源(组织冗余)与外部环境(行业竞争性)以及所有权性质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以2010-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企业不规律的国际化节奏正向影响创新投入,负向影响创新产出;组织冗余资源和行业竞争程度会强化不规律国际化节奏对创新投入的正向关系,且组织冗余资源还能够缓解不规律国际化节奏对创新产出的负向关系;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不规律国际化节奏对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将被削弱,对创新产出的负向影响将被增强。  相似文献   

10.
基于28个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测度了高校创新产出优势度对新能源企业创新产出优势度的影响,并研究了高校与新能源企业创新产出的匹配度。结果显示:高校的创新产出优势度对企业的创新产出优势度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基础投资对企业创新产出优势度的影响显著为负;企业规模和R&D经费投入显著为正,但R&D人力投入不显著;河北等地高校与企业的匹配度较低,辽宁等地的匹配度较高,天津、浙江实现均衡匹配。  相似文献   

11.
政府补贴是企业研发和创新最直接的外部资源支持,软件产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先导产业,如何进行政府补贴能更好地推进软件企业发展值得思考。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以软件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固定效应负二项回归,从政府补贴规模、政府顺补贴(即企业盈利时补贴)、政府逆补贴(即企业亏损时补贴)几个角度,探究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政府补贴规模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政府顺补贴强化了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而政府逆补贴对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是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对政府补贴政策制定和企业创新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考虑到企业家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对广东顺德地区186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家社会资本有助于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产学合作的机会,并且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专利产出;(2)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提高企业专利产出,并且其在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专利产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合作创新意愿正向调节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产学研合作之间的关系,即在高合作创新意愿的条件下,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献回顾和实践总结,建构长期分红水平差异下股票交易活跃度对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基于A股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数据,综合运用层次回归和门限面板回归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股票交易活跃度对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的情况下,对于长期分红水平低的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能够正向转化为创新产出,股票交易活跃度对创新产出有负向直接效应;对于长期派发高股利的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有独立的负向直接效应,而股票交易活跃度则不会对创新产出造成直接影响。在不同的长期分红水平下,股票交易活跃度均能增强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但这一调节效应在长期分红水平低的高技术企业中表现更强。研究结论揭示了股票市场与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具体关系和高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在推动企业创新方面的弊端,可为相关的监管和管理实践提供新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阮鸿鹏  池仁勇  张军 《科研管理》2022,43(5):104-112
管理者如何在不确定环境下管理好组织间信任模式,继而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成为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战略决策视角分析不确定环境下组织间信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组织间计算信任与关系信任对企业间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具体表现为组织间计算信任能显著提升企业间合作创新绩效,组织间关系信任与企业间合作创新绩效间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且关系信任的合作创新激励效应强于计算信任。进一步,市场不确定正向调节关系信任与合作创新关系,负向调节计算信任与合作创新关系。行为不确定负向调节关系信任与合作创新关系,正向调节计算信任与合作创新关系。本文丰富了供应链网络下组织间信任与企业创新发展相关理论研究,为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管理合作信任模式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2000-2010年中国企业的专利技术许可和专利申请数据,研究专利技术许可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并考察三种邻近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专利技术许可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作用关系受到不同邻近性的调节。其中,技术邻近负向调节专利技术许可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组织邻近正向调节专利技术许可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地理邻近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尚洪涛  宋雅希 《科学学研究》2020,38(6):1121-1131
选取民营制造企业样本,通过构建PVAR模型,动态分析政府补贴、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的互动关系,进而揭示中国民营制造企业政府创新补贴的激励效应和配置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民营制造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均有滞后期为1-4年的促进作用,且对创新数量的促进效果更显著,说明补贴持续激励了企业创新产出的“量”与“质”,但企业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短视行为;反过来,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对政府补贴的后续投入强度分别具有滞后期为2-4年和1-4年的促进作用,且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迅速、更显著,说明政府更注重参考企业创新质量的反馈情况。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竞争积极影响了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优化了“补贴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后续补贴投入”的政企双向反馈链条,说明高市场竞争有利于创新补贴的高效使用和合理配置。研究结论可为政府补贴政策的顶层设计和民营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各种科技要素投入和各种科技产出对品牌资产的不同影响,以连续5年进入中国500强企业中的86个企业为样本,分别用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维度与品牌价值做多元回归,结果表明,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都正向影响品牌价值,其中研发经费投入存量、研发人员投入存量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都正向显著影响品牌价值,但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三种专利产出也都显著正向影响品牌价值,且质量高的专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税收激励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然而,关于管理者整体职业经验对于税收激励影响创新效果的研究尚未涉及。本文基于2008—2016年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和负二项回归,实证检验CEO通用能力对税收激励促进企业创新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税收激励显著提升了获得资格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产出专利申请数量及质量;在熵值法下以CEO职业经历的工种数、省份数和行业数为指标测算的CEO通用能力显著正向调节该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显示:CEO通用能力显著正向调节了处于成熟期企业以及大规模企业的税收激励与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申请量之间关系,也显著正向调节了成长期企业税收激励与研发投入的关系。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税收激励提升企业创新的作用。本文基于CEO通用能力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拓展了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文献,也为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提升创新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创新链视角,探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多重路径,创新投入和成果产出在其过程中分别发挥中介作用,且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进一步,从信号机制、杠杆机制和触发机制三方面,揭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影响企业创新过程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在创新投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信号机制激励外源融资进入创新链,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在成果产出阶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发挥杠杆作用,撬动企业寻求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科技成果产出;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否能触发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认定质量是关键情境变量。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政府补贴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探讨政府研发补贴与非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企业金融化与所有权性质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本文运用我国2007-2019年上市企业数据,基于信号理论分析政府研发补贴与非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非对称影响,并探讨企业金融化与所有权性质在政府补贴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联合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政府的研发补贴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倒U型影响,政府非研发补贴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积极影响;(2)企业金融化会使得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倒U型影响效应更凸,并负向调节政府非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3)国有企业属性会负向调节政府非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且国有企业的金融化对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倒U型关系的调节作用弱于非国有企业;(4)不同地区和上市板块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的政府研发补贴与非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的非对称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