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情境,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我们教师责无旁贷。在教学中,我尝试创设多种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去说,去探索,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教学创新也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提高。在关于语文教学中,更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的去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便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朝着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4.
时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观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条件,激励学生去猜想、去质疑、去探索、去创新。 一、好奇──激发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由于小学生天性的"好奇",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这些都是好奇心的表现,其实是创新的萌芽。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还需培养,教师要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重视培养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培养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意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方式;重视直觉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强调教会学生去主动探求知识、创造学问,培养的是创新型和开拓型的人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意识,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主动去发现、探索、创新和全面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育可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大有作为.教师要着力去开发学生发展的活动空间,去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更具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8.
刘金花 《成才之路》2009,(13):38-39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是作为基础教育,重点学科的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趋势。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三个方面出发,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初步探索和分析,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用化学方法去解决问题,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隐藏在学生灵魂深处的好奇意识需要我们去指引、开发、培养,教育需要回到学生最本真的一面,需要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本文结合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现状,从更新育人理念、创新评价机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对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这一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造精神以及创新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新型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学生为主要的创新主体,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并学以致用的能力。实施创新教育的首要工作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教育是教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去创造的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显得至关重要。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梁素兰 《学子》2013,(7):104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广大数学教师多年来一直研究的问题。通过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些独具一格的开放型题目,引导学生去探求、去推理、去发现,使学生尽快地形成自主型、探索型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让  相似文献   

14.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活跃和深刻,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和创造。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 ,是安邦兴国的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 ,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而神圣的责任。小学教育是这项工程的基础 ,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让他们能动地去学 ,独立地去思考 ,自主地去选择 ,积极地去创新。一、发扬民主 ,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教师要尽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 ,使…  相似文献   

16.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主旋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创新教育,用自身的创新意识去影响学生,培养和发展创新兴趣,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保护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丁维秀 《语文天地》2012,(22):39-40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头脑中有疑问,才会产生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主动去学习知识。新课程教育理念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其中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始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这些创新都来自于实践。新课改要求.现在要全面实行素质教育,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只是停留在课本上。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下工夫.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审美 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顺应时代,从寻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出发,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受挫的结果,面对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而审美精神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内在力量,就是一种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的激发与感染,就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去唤起学生的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从审美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本质出发,审美…  相似文献   

20.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 点。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可以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 现———创新。调查发现: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意识还不够强,为数不少的学生不愿提问、不敢提问、 不会提问,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提问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下降。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 析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提出几点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