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初诗经研究学者姚际恒的《诗经通论》风格独特,他主张"独立说诗",从《诗经》的本文中探求诗的意旨,不依傍遵从经典。崔述、方玉润在精神上继承了其疑古作风,姚氏说诗的内容与方法为方玉润借鉴甚至引用多次,尤其是"以文学说诗";姚氏《诗经通论》中的古史考辨对民国时期的顾颉刚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顾颉刚的《诗经》研究,主要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古献资料作辨伪求真的考核,并进而研究《诗经》学术史上不同派的思想观念和治学方法。他继承了传统史学的求是精神与考辨方法,又借助于现代科学方法与手段,不仅客观地描述了《诗经》真相,而且对古今学术流派的历史价值作了公正的评论。他对《诗经》的资料辑录,是其有目的地进行学术中研究的基础。其研究成果无论是在考察角度,考辨方法上,还是在学术结论上,均对后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示范作用。他编辑《古史辨》,并非是为形成某种学术派别,其目的在于开辟学术论争的园地,形成自由批评之风,进而促进学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俞平伯的《读诗札记》,以传统学术为基础并借鉴西方近代艺观点,驳正了历代治《诗经》的一些谬说妄方,同时,提出了建立现代“诗经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诸如实现《诗》学由经学向艺学的转型首先必须破除旧学立论的根本;其次要注重对诗歌内容的情味体验并进行审美鉴赏;解说诗旨应做到不远乎人情物理且能自圆其说;考辨与批评并用,方能使诗之真与美达到圆通共融的境界等,它不仅以实例提供了现代解说《诗经》的新型范式,而且其理论探索也为建立我国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鉴赏学体系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对于《诗经》及《诗经》研究的论述虽然没有严密的系统,但确可视为“诗经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分《诗经》为“南、风、雅、颂”四体,并分别作了详细的解释;他将《诗经》作为研究周史的重要史料,并认为通过《诗经》研究可以寻绎当时中华民族的心态与生存状态;他从学术史家的高度,对诗经学史进行了论述;在《诗经》的文学研究方面,他也有独到见解。综而观之,梁启超在《诗经》研究方面所做的除塞拓通的工作为后人开辟了广阔的研究天地。  相似文献   

5.
本文力图一窥高亨先生《诗经》研究的成就、特色及学术启思。高亨先生研究《诗经》从乾嘉朴学入学,考辨旧注源流、辨析古义得失、于广采博取中另立新说,以期更好地研究和揭示《诗经》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白璧微暇,作为较早运用唯物史观的老一辈学者之一,高先生的研究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  相似文献   

6.
朱子《诗》学特征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摆脱汉儒说《诗》的理论束缚,从魏晋隋唐以来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中吸取借鉴,在一定程度上,以文学的眼光来研读《诗经》,从而为中国《诗》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这主要表现在:他重视《诗》之文本的独立自足和诗篇内容的整体性,强调《诗》含“情性”以及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特殊性。但总的说来,朱子《诗》学被他的唯心理学观念统摄着,道德判断左右着他的审美取向。对他来说,《诗》不是简单的审美观照对象,学《诗》的根本目的是“即其词而玩其理以养心”;《诗》赅备天道、人事,是修身齐家、平治天下之“理”的体现,读者应通过虚心涵泳《诗经》本文,体味这“理”,以兴起感发自己的“善意”,达到治心养性、“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从总体上说,朱子对《诗经》的解释依然是经学的解释。朱子《诗》学“专一看文字”的读诗方法,以及朱子《诗》学注重从文学方面解读《诗经》的努力,预示了《诗》学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思无邪”出自《诗经》,孔子断章取义地引用,表达了《诗经》的社会功用。孔子的理论是在当时用诗读诗十分盛行的时代背景中产生的,这个理论提高了《诗经》在文学乃至政治中的地位,促进的文学的发展。同时,它也规范了文学的情感范围,使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深入人心,对文人的修养、文学的创作和诗者的鉴赏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8.
王质是宋代《诗经》研究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经》研究专著《诗总闻》能用文学的眼光来关注《诗经》,从多方面对《诗经》的文学特质加以论述,展现了《诗经》清新明丽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9.
在“四人邦”否定民歌的鼓噪声中,“四人邦”的御用文人全盘否定《诗经》。他们给《诗经·国风》扣上“主导倾向是反动的”帽子,胡说《伐檀》、《硕鼠》的作者“是没落奴隶主贵族”等等。鲁迅先生说:“《诗经》是经,也是伟大的文学作品”(《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诗经》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社会面貌,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的重要著作。它在文学史上,标志着二三千年前我国诗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其中的民歌,为我国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础。现在,我们要根据毛主席关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的指示,正确评价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相似文献   

10.
胡适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其中包括《诗经》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进步的或有科学价值的见解,也散布了一系列谬说。他研究《诗经》的错误方法,如今在我国学术界仍据优势。对他在《诗经》研究方面所散布的错论,择其至今尚有影响者,略加评析,很有必要。一胡适在“五四”运动前后,写文章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俨然以“主将”自命:“且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