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唐边塞诗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先秦的《诗经》到两汉南北朝初唐,写边塞诗的题材古已有之,而繁盛的时期则是在盛唐。盛唐边塞诗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盛唐气象”。即乐观高远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内容上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多是英雄主义的赞歌。风格上没有纤弱之气,充满了阳刚气概。以高适和岑参为领袖,围绕在他们身边的边塞诗人所形成的边塞诗派,是对盛唐众多诗歌创作流派中与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派齐名的最重要的诗歌流派。它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盛唐之音”。在艺术上,具有永恒不灭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辅导》2008,(Z2):67-69
提到李白,就不能不说到盛唐,盛唐使唐诗发展到顶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诗的盛唐"。当时,诗坛上名家辈出,灿若群星。主要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而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则是盛唐诗坛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圣"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似文献   

3.
岑参与高适齐名,向来以边塞诗称于世,被推为盛唐边塞诗派之双壁。但是,无论就岑诗的数量比例还是总体成就而言,“边塞诗人”的称号,都不足以概括其诗歌创作,尤其不能全面地反映岑参在盛唐诗坛上所起作用和应占地位及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岑参对于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和发展付出了创造性劳动,从而赢得了边塞  相似文献   

4.
论盛唐开端的三股诗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盛唐开端的三股诗潮许总概括地看,盛唐诗坛以高、岑的边塞诗,王、孟的山水田园诗,以及李白的诗歌构成三大核心,此外,还有众多自成一体的杰出诗人,共同形成群星璀璨的繁盛景观。其总体特征则是“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河岳英灵集集论》),...  相似文献   

5.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他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奠定了唐诗史上大师的地位。历来对王维诗歌的研究多倾向于对其山水田园诗的阐释,文章从王维诗歌整体创作上探寻其对"诗骚"传统的接受,阐述王维诗歌创作"雅"出于《诗》,"丽"出于《骚》,即对"诗骚"传统的接受。  相似文献   

6.
高适是盛唐时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与关注,但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赠别诗尚未得到人们应有的认识。从其赠别诗的内容、风格等方面进行考察,认为其赠别诗在内容题材、风格等方面对赠别诗的发展做出了开拓与创新。这也是高适成为盛唐大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作家并称     
晓秋 《语文知识》2001,(9):38-39
一、同名并称唐代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代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因而并称“李杜”。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和苏舜钦以诗齐名,故称“梅苏”。二、同派并称王维和孟浩然都擅长描山绘水,风格也有近似之处,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故并称“王孟”。高适、岑参两人善写边塞诗,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故称“高岑”。宋代词人周邦  相似文献   

8.
盛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干、孟、高、岑、李、杜等,大家辈出,名作如林.诗坛上出现各种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形成百花齐放、光辉灿烂的局面.王维以他山水田园风光的写景诗篇在当时诗坛放射出闪耀的光芒,成为田园山水诗派的领袖.从诗体的形式上讲,王维以五言诗最为见长,其五古、五律、五绝都有相当高的成就,明李日华《读右丞五言》一诗赞日:“紫禁神仙侣,青霄侍史郎.明心寒水骨,妙语出天香.烟壑从疏散,花洲坐渺茫.菁华时揽撷,珠玉乱辉光.”故而,研究其五言诗者是代不乏人,而对他的七言律诗却大都忽略.  相似文献   

9.
以边塞题材入诗,古已有之.边塞诗的创作形成风尚,达到顶峰,则在盛唐.而盛唐边塞诗人中尤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二人在诗歌创作与风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和各自独有的艺术个性特征.高、岑诗歌的比较研究,对了解盛唐边塞诗概貌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边塞题材入诗,古已有之.边塞诗的创作形成风尚,达到顶峰,则在盛唐.而盛唐边塞诗人中尤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二人在诗歌创作与风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和各自独有的艺术个性特征.高、岑诗歌的比较研究,对了解盛唐边塞诗概貌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是每个时代人们对离别的共同感受.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们来说,离别就尤其触动他们的情怀.灞桥折柳.长亭伤别,自古不尽的相思别离之泪,衍化出绵绵不绝的送别之诗.盛唐诗坛气象万千,送别之作亦佳什迭出.名篇璀璨.然而万语千言别离之情,似乎都不出这样两句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它的作者,便是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的盛唐诗人王维.王维给后人留下了70多首送别之作,其情其态,都显示出有别于其山水田园诗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2.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至于其为何在开明昌盛的盛唐成为终身未仕的山林间人则众说纷纭。我们觉得孟浩然的一首小诗或者可以揭开其中的隐秘。《春晓》这首诗表面上是写出了春朝初醒的情趣,表达诗人惜春的感情。但是仔细研读这首极简的五言绝句,也不难发现出诗人在诗句中流露的是一位钟情隐逸的山林人的心态。  相似文献   

13.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不少学者虽承认王维山水田园诗也体现了“盛唐气象”,但却不能代表盛世文学,它们只是盛世文学主旋律之外的音符。这种看法有失公允,实际上,从王维本人的精神风貌、诗歌内容及诗中洋溢的气息氛围来看,他的这些诗折射出的恰恰就是盛唐人们的精神风貌,盛唐的社会现实,所以说它们也是盛世文学的代表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高适是盛唐时期一位富有盛名的边塞诗人。其实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仅限于边塞诗,反映时事、表现民生疾苦、感伤身世的诗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多种题材的诗歌,均表现出了语言爽朗质朴、气骨琅然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以至于杜甫论其为人和创作时说:“总戎楚蜀应全为,方驾曹刘不啻过”。  相似文献   

15.
高适是盛唐时期一位富有盛名的边塞诗人。其实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仅限于边塞诗,反映时事、表现民生疾苦、感伤身世的诗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多种题材的诗歌,均表现出了语言爽朗质朴、气骨琅然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以至于杜甫论其为人和创作时说:“总戎楚蜀应全为,方驾曹刘不啻过”。  相似文献   

16.
高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人们一提到高适,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边塞诗,并常常将他与岑参并列。实际上高适的诗歌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因为他是沧州渤海人,历史上属于燕赵地区,他的诗歌相应也表现出燕赵地区独有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几种主要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中,对盛唐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这两大流派态度明显不同。边塞诗都得到了充分肯定,被认为反映出盛唐时代精神;而田园山水诗在思想上的积极意义尚未被开掘、认识,似乎与盛唐时代精神了无关涉,以致在各家著作中,对田园山水诗派及其代表作家的评价,都不同程度地加以贬抑。如: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诗派,受佛老消极思想影响较深,在政治失意后过着退隐生活。他们的作品以描写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为主。思想虽然不高,但艺术上很有成就。”  相似文献   

18.
孟浩然(689—740)是盛唐时代著名的“布衣”诗人。他的一生主要是在襄阳隐居和漫游中度过的,因此山水田园就成为他创作的主要题材。《过故人庄》就是孟浩然的一首很著名的描写田园生活的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作者探望故人庄的缘由。“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老朋友,这里首先扣题,引出作者要去探望的“庄主”,同时也交待了两人非同一般的关  相似文献   

19.
蒲霏  尹婷 《现代语文》2009,(10):34-35
在盛唐诗坛中,岑参以其边塞诗著称,其边塞诗的创作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联。在其绝大部分的边塞诗中,都体现出了“好奇”的思想个性,除此之外,其边塞诗所表达的情感也是丰富多彩的。本文选取了岑参的一首七言歌行和一首七言绝句(两首具有代表性的边塞诗)进行赏析,主要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王维散文既表现出盛唐散文过渡色彩的新兴特质,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以诗意入文境”的个性艺术特质。他雄浑豪放、秀美明净两类风格的散文与其边塞诗与山水田园诗的风韵是相似的,皆运用了情景交融、诗画结合的艺术手法传达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意美,因而在盛唐别具一格,也为在散文创作实践中“去赘典浮辞,走向平易流畅”的进一步革新,提供了有益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