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酷     
64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运动酷@王梓廷  相似文献   

2.
笪丰 《体育学刊》2005,12(3):33-33
本文所说的运动,指的是身体运动。身体运动常被称为身体活动或身体练习。身体运动下属的有多种运动,如体育运动、竞技运动等。体育运动所属的有上下肢运动、胸腰背腹运动等。竞技运动所属的有田径竞技运动、体操竞技运动等。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各自下属的运动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运动都属于身体运动。  相似文献   

3.
论运动技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技能是在一定运动形式下,与运动技术结合一体的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运动技能的内在尺度,运动技术是运动技能的外在尺度;运动技能概括地反映了运动实践的全过程,是衡量体育运动个体化程度的量度。  相似文献   

4.
运动市场的结构及内涵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以运动产品的性质为逻辑主线,研究了运动市场的结构.广义上,运动市场可以分为运动本体市场、运动衍生市场和运动辐射市场.运动本体市场是指运动服务市场,包括竞赛表演和练习娱乐市场.运动衍生市场是指利用运动服务的价值再生新的市场客体而形成的市场,包括运动性无形资产市场和运动生产要素市场等.狭义上,运动衍生市场和运动辐射市场不属于运动市场范畴.但是,属于运动产业经营涉及的市场.  相似文献   

5.
《新体育》2011,(3)
运动是高品质生活的必修课 运动不仅仅是爱好,运动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运动也要时尚;时尚的运动不是要追求运动形式的概念。科学有效的运动才是健康运动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江西师范大学164名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问卷调查,经研究分析得出大学生运动员应具备的非智力因素结构包括运动自信心、运动自制性、运动坚韧性、运动独立性、运动动机、情绪稳定性、运动焦虑、运动责任感、成就动机、运动好胜心、运动持续性和运动热情。  相似文献   

7.
根据艺术体操运动专项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现状、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趋势以及艺术体操运动发展的实际需求,对运动生物力学在艺术体探运动中的应用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运用多种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力学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艺术体操运动中的多个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是运动生物力学在艺术体操运动项目中的研究发展趋势,以期为运动生物力学如何更好地结合艺术体操专项特点为艺术体操运动实战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关于运动协调能力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动协调能力是练习者形成运动技能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分析了运动协调能力的定义、运动协调能力在形成运动技能中所起的作用、影响运动协调能力的因素、运动协调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改进运动协调能力的任务与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根据网球运动专项力学特点,结合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网球运动发展的实际需求,对运动生物力学在网球运动中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运动生物力学与网球运动的特点紧密结合,更好地为网球运动发展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0.
毽球运动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毽球运动包括了花毽运动和网毽运动,花毽运动蕴含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网毽运动则蕴含西方现代竞技运动文化;毽球运动具有教育、健身、心理健康、城市文化、经济等价值;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各级毽球运动社会团体和广大毽民是毽球运动传承的主体;毽球运动主要通过公园社区、学校、新闻媒体等途径进行传播;毽球运动的大发展大繁荣要以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和国际化为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运动协调层次及属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运动协调内在机制相对复杂,其本质属性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以认知发展的观点将运动协调分为本能运动协调、感知运动协调和操作运动协调三个层次,竞技运动协调归属于专业操作运动协调,并论证了运动协调具有技能的属性。  相似文献   

12.
多元智力理论对运动智力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多元智力理论,分析了运动智力的研究现状,认为以往的运动智力研究只能探讨运动与智力的关系及运动员一般智力的特征,无法真正揭示运动智力的本质和说明身体-运动智力包括的子智力之间的关系和相互的作用。提出了运动智力应包括一般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专项运动智力;运动智力未来的研究重点将是身体——运动智力和身体——运动智力与其它智力的关系以及身体——运动智力的子能力,即专项运动智力及其表现形式和组合形式;运动智力未来的研究范式将动态化、生态化。  相似文献   

13.
人体运动产生的速度有两种具体表现形式:即运动的频率和运动的幅度。有人研究,运动的频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的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训练水平。在这里,我们只讨论周期性运动和非周期性运动中的幅度(灵活性)的问题。所说的幅度,就是指在运动中身体的一个或几个环节运动的活动范围的大小。幅度大,环节运动的活动范围就大;幅度小,环节运动的活动范围就小。环节运动的幅度是在关节运动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运动反社会行为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如何有效预防和降低运动反社会行为的发生成为运动道德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 研究采用运动员道德意识量表、运动反社会行为量表和运动道德推脱量表,对我国运动员进行测查,旨在考察运动员道德意识影响运动反社会行为 的心理机制,即探究运动道德推脱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SEM)发现:(1)运动员道德意识可以对运动道德推脱、运动反社会行 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运动道德推脱可以对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产生显著的正向影 响;(2)运动道德推脱在运动员道德意识与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关系中起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说明:道德意识水平越 高的运动员在运动中越少会使用运动道德推脱,也越少从事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道德意识既可直接影响运动反社会 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又可通过运动道德推脱间接影响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结果提示,在对我国运 动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应当加强对运动员道德意识以及运动道德推脱方面的教导,以更好地预防和降低我国运动员运动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运动与衰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沈志祥 《体育科学》2004,24(7):37-43
分析探讨运动对自由基/抗氧化系统、细胞凋亡、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阐述了运动诱导的损伤时衰老进程的影响及适宜运动延缓衰老的可能机制,指出运动的绩效差异与运动个体的健康水平、运动素质与运动形式密切相关,运动方式的差异是运动对衰老进程产生不同影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科学化是运动技术水平发展和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各种相关学科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具体体现。运动生理学作为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对运动生理指标的掌握和应用,在指导训练上,既简便易行,又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7.
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健康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文鹤 《体育科研》2013,34(1):33-38
目前肥胖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4种:单纯节食,药物减肥,手术去脂,运动减肥。运动减肥以小强度、长时间适宜的有氧运动,消耗体内的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运动还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具有其他减肥方法不可能达到的健康促进作用。文章介绍了运动减肥的3种模式:全封闭式运动减肥模式、运动减肥夏令营模式、公益性运动减肥模式;运动减肥操作常规,包括运动强度的确定、运动负荷试验、运动减肥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减肥持续时间等问题。并通过众多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身体形态的改善作用、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脂肪肝的改善作用、运动减肥对血脂代谢的改善作用、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因子的影响、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炎症因子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瘦素和脂联素的影响,综合阐述了运动减肥对肥胖症患者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金玲 《湖北体育科技》2013,(12):1122-1124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人体运动学、人体运动和身体运动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梳理,阐释运动体验的概念、内容和作用。认为运动体验是后继运动参与和运动保持的关键影响因子,在体育教学中应首先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运动体验,进而深化良好的运动体验,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运动论的理论基础是太极生两仪,两仪是在太极旋转运动中产生的。太极旋转运动论在太极拳中应用产生了太极拳运动论。太极拳运动论的内容有太极之意,太极之理,太极拳运动的理法依据,太极拳运动的方式,太极拳运动的法则,太极拳运动的性能,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特征等论述,这些论述开创了太极拳理法的新篇章,推动了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对提高太极拳的技艺和增强太极拳健身祛病的作用,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揭示运动动机与运动道德推脱的关系,探索预测运动道德推脱的动机类型。采用运动道德推脱量表(MDSS)、运动行为调节量表(BRSQ-6)对运动员的运动道德推脱水平和运动动机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运动道德推脱在性别、项目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运动等级上无显著差异;2)自主动机与运动道德推脱呈显著负相关,受控动机与运动道德推脱呈显著正相关;3)自主动机可以负向预测运动道德推脱,受控动机可以正向预测运动道德推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