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著名学者申丹将叙事视角分为零视角(全知叙述),内视角,第一人称外视角以及第三人称外视角。以申丹的叙事视角理论为基础,笔者分析了麦卡锡西部小说的叙事视角。在《血色子午线》和边境三部曲中,麦卡锡主要选用了全知视角叙述和人物视角叙述两种叙事视角,对小说中的人物行动、心理活动进行描述和揭露,作者也将这两种叙事视角作为揭示作品题旨的重要方式。在仔细阅读麦卡锡西部小说的基础上,本文在零视角和人物视角叙事模式下分析探讨了小说中的空间叙事问题。  相似文献   

2.
将<红楼梦>与其它古典小说相比,<红楼梦>显示出了极大的叙事智慧及独特的叙事魅力.本文围绕作者如何与叙述者分离,如何巧妙运用全知视角、限知视角等多重叙述视角叙事这几个方面,从叙事学角度分析了<红楼梦>对中国古典小说叙述者及叙述视角的开拓创新.作者对叙述者及叙述视角进行了一系列的巧妙安排,小说叙述者的扑朔迷离,叙述视角的...  相似文献   

3.
不同叙述视角的策略组合,在构建小说叙事伦理时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效果。波伏娃小说对此叙述策略的灵活运用,勾连了情节线索。其中,第一人称内视角从主人公目前的角度表达了作者代表女性发出的伦理意图;限制性全知视角使读者与人物产生理智性共情感受;还有不同叙述视角之间的转换配合。这些叙述手段的交错使用都具有深刻的叙事伦理内涵。  相似文献   

4.
当代女作家付秀莹在新作《他乡》中,讲述了翟小梨从芳村走到S市最后到北京的奋斗历程。作家在小说中采用打乱叙述时间、多重人物叙述视角和变换人物叙述视角及转换叙事空间等叙事策略,为小说带来了时间"绵延"的特征,塑造出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阐释了"他乡"的隐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叙述层次及视角。认为小说没有以全知叙述者的身份从头到尾讲述故事,而是采用了混合倒叙、多层叙述和多重视角的手段。增强了叙述的可信度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亨利·詹姆斯是最早有意识地把叙事视角作为主要技巧纳入小说创作的作家之一。在《使节》这部作品中,通过叙述声音与人物视角的完美结合、视角转换、特别是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等叙事视角技巧的运用,使小说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它成为现代英语文学中最优秀的经典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叙述视角是设立小说叙事空白的主要方式,其选择意味着话语范围的限制。内视角通过人物的意识叙述事件,有选择性地呈现人物意识范围内突显的信息,省略或隐含其他信息。外视角通过叙述者的意识展示场景、人物的言行等叙述故事,将人物的心理、事情的缘由设置为空白。零视角通过选取部分情节或场景以部分表征整体的方式叙述故事。不管采取哪种视角,小说叙事都是转喻式的,通过叙述视角的过滤、选择的细节可以充当认知参照点为故事整体的构建提供心理通道。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叙事学理论中的“叙事视角”为切入点,兼用女性主义理论对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我”这一独特的叙述视角做出全方位的透视——内在的固定式内聚焦叙述视角及外在的女性主义叙述视角。前者使小说具有第一人称独白式叙述的特质,后者使作品潜在的深层次意蕴得以彰显。独特的叙述视角的运用成就了当年内地四小花旦之一的徐静蕾,荣获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银贝壳奖“,这是中国电影界在国际获得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9.
“叙事视角”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叙事者对视角的控制是一种叙事技巧的运用。巧妙的视角控制会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叙事风格,带给读者非凡的艺术体验。20世纪初以来,出现了有关视角的各种分类,但这些分类方法都存在局限性。本文在热奈特对叙事视角的三种分类基础上对“叙述者”与“感知者”加以区分,并尝试运用此分类方法分析布宁的短篇小说《轻轻的呼吸》,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视角的选择和转换来引导读者对主人公发生认知变化,进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围城》是钱锺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一九一四年在上海初版,这部长篇小说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它的内容和语言特色上,更体现在作者在探索小说叙事技巧的形式上。《围城》的叙事策略,主要从叙述视角(第三人称有限的全知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节奏),叙事结构(单线缀段式结构)和叙事语言(反讽的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来营造。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后中国文学中出现了一批"童年回忆"的小说,笔者名之为"拟儿童视角"小说,立足于文本的研读,探析这批小说在内容和叙事上的特征,并论述其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何文小说中的"恶浊"人物,是一班颇具时尚色彩的"现代阿Q",他们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何文小说把故事、场景、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汇成一股"叙述流".这样的"叙述流"与生活的原生样貌和原始进程有着最密切的"共时性"和共同频率.  相似文献   

13.
燕世超 《池州学院学报》2011,25(1):14-17,23
《斯人记》的叙述策略主要表现在:全知叙述与限知叙述的相互转换使叙述灵活自如,叙述者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话语模式与对话艺术的衔接产生较强的语言张力,叙述频率与和合律的设置进一步深化了文本主题。这种叙述策略来自对前人小说和戏剧、电影艺术的借鉴,又有作者的独创和时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当代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中潜藏着意识形态的规划设计。“日常生活”是理解当代小说存在形态,把握其本质内涵及其历史流变的一把钥匙。它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进入当代小说,并呈现为各自不同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5.
1950年代的台湾小说,不仅在反共抗俄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边缘产生了现代主义、女性叙事、台湾乡土等小说形态,也在某种主流形态内部产生了疏离官方意识形态的小说形态,形成了多种边缘形态。小说自身发展的动态格局与僵化的政治体制及其意识形态之间的抗衡使台湾小说在政治高压的1950年代仍获得了较多的个人空间,并在1960年代迎来了台湾小说乃至中国当代小说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文艺大系》与《中国新文学大系》在"十七年文学"的小说篇目编选上,表现了编选者不同的精神背景对同一段文学的不同讲述,以及编选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规训,在"谁"的"十七年文学"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归属的差异与分歧。我们应该以客观的目光去正视这段历史,靠近这段真实存在过的文学,最真实的还原这段文学的历史,从而给予"十七年文学"以更准确、更真实的文学史定位。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小说以浓烈的悲剧意识为最大特点,她善于在悲凉的叙述中揭示人性的自私、虚伪、扭曲和变态。在平静的叙述中,她深长的叹息里透露出的是对匍匐在男权文化阴影下的传统女性的深切忧患。在缠绕不去的凄凉氛围中,塑造了男权社会中一个焦虑压抑的女性群体与一个病态的男性群体。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评论关注到的是余华小说中的死亡和暴力及其时传统主题的解构,其实余华的创作在叙事上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从叙事态度、叙事主题、叙事视角、叙事手法、叙事语言等五个方面讨论余华小说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的乡土小说在许多方面都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面貌,就叙事而言,最明显也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是:独特的叙事视角,细节化的叙事方式,开放多样的叙事结构.这种变化,既与作品所叙述的内容有关,也与作家的情感态度有关,还与作家力求在乡土叙事上寻求突破的努力有关.这是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也反映了传统乡土美学的裂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视法治类节目的主要文本构成形态是叙事,事件主要按因果关系连接,话语的参与者,话语中概括、中断、直播等方式值得关注,《今日说法》对叙事学的巧妙利用,是法治类电视节目成功的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