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由于地质专业为国家照顾专业,通常在硕士研究生录取中享受降分录取的照顾政策,因此吸引了大量低就业率、低就业待遇专业的学生报考地质专业。但是,如何把这些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成高层次地质专业人才已成为现阶段地质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地质跨专业研究生普遍缺乏地质学基础理论、地质实践技能和地质思维的特点,提出通过多种途径补充地质基础知识、提高地质实践技能以及严把硕士学位论文关等措施,借此实现地质跨专业研究生与地质类专业研究生的同等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关注跨专业调剂研究生的心理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专业调剂研究生”群体有几个特点:首先,他们是调剂生,就读的学校不是他们的目标学校。其次,他们是跨专业学习,所学专业不是他们擅长的或者喜欢的。再者,由于调剂,他们往往分配不到最好的导师,并且大多是自费学习。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扩招,跨专业调剂研究生  相似文献   

3.
目前,跨专业研究生的学科交叉优势突出,通常具有较高的专业学习兴趣,但与非跨专业研究生相比,在专业知识理解层次和学术能力水平上尚有较大差距,对新专业的认同感及自信度不高,较难破除原有固化思维的障碍,易导致专业适应性差。鉴于上述问题,高校应从明晰目标定位、加强过程保障、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导师作用等方面着手,采用差异化、针对性培养方式,全面提升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跨专业地质类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分析地质类跨专业生源的研究生对硕士点建设利弊的基础上,总结了对整体提高这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探索与实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源质量;强化跨专业学生的地质基础,培养地质思维能力;制定指导跨专业研究生导师规范,明确对导师的要求;制定因人而异的培养计划,选好研究方向;制定跨专业研究生须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严格中期检查,把好毕业答辩关。这些措施的实施有的已初见成效,有些还有待时间和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5.
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是准确把握读研过程中欠缺的本科知识,科学、有效地弥补不足,促进研究生专业知识与本科专业知识的衔接。基于专业教育的特点,本文分析了跨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由于本、硕知识脱节造成的读研过程中基础的认知结构和专业思维能力欠缺的情况,以及在此基础形成的读研与补本的冲突,指出应从核心课程的功能,本、硕课程的衔接,专业思维能力的养成等方面,设置跨专业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贯通本、硕核心课程,精准锁定跨专业研究生应补修的课程,实现跨专业研究生的精细化补缺,并进而提出了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永刚  赵明华 《陕西教育》2010,(3):114-114,119
本文以石油院校“矿普”和“三矿”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大致将其分为两类:专业“跨度较小”的研究生和专业“跨度大”的研究生。认为,“教师积极摆正育人心态”和“学生努力克服自卑心理”是能否正确引导跨专业研究生。尤其是专业“跨度大”的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保障。并针对跨专业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切身体会给出了引导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问卷调查,论证对跨专业和本专业研究生实施差异化培养的必要性。通过将跨专业研究生分为三类:跨大学科门类、跨一级学科和相近的跨专业学科,来具体分析如何制定差异化的培养计划以及发挥导师在差异化培养中的核心作用等差异化培养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8.
学生有学业适应的问题,跨专业给研究生带来了更严重的学业适应问题。鉴于此,通过跨专业研究生学业适应心理问题的各种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从加强对跨专业学生学业的指导;肯定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对跨专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三方面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引起各学校和学生对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心理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地质跨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过短暂的三年学习,实现宽厚的地质基础、较强的地质能力、全面的地质素质这一培养目标,笔者调查了2013年地质跨专业硕士毕业生的教育学习情况,总结提出了"一个筛选、三个基础、一个提升、一个方向"的教育模式,即通过审评考生资格、强化学生基础知识、提升科研能力、引导就业方向来为国家培育合格的优秀地质硕士生,使他们更适合于新世纪对地学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由规模扩张时期进入到质量提升时期,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迅速、跨专业研究生所占比例较大,符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特殊性,在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的现状与利弊,应明确跨专业研究生定位,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提升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综合水平、加强交流等措施提高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处于探索阶段,并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来看,主要存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培养,教材体系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学位论文缺乏应用价值等问题。因此,吸引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构建知识结构合理的网络化教材体系,制定科学的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提高导师的专业化水平等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综合性工科院校地质专业,通常教师数量较少,办学规模不大,实践平台等综合力量都难以与地质院校相媲美。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综合性工科大学的综合优势,将地质类研究生培养成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又具有学科渗透、方向交融、产学研结合这种社会亟须的复合型人才是更好的选择。本文就合肥工业大学地质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践进行了总结,包括加强研究生的基础教育,进行学科交叉和方向融合,打破二级学科界限进行专业学位课程建设,建立研究生野外实践创新基地等。  相似文献   

13.
构造地质学专业是地质学中对野外实践能力要求最强的专业之一。对于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校应更多地注重学生野外构造解析、构造填图能力的培养,为日后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第三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上参会研究生会议交流论文内容分析,对我国目前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CNKI数据库中1978-2018年核心期刊6988篇文献的关键词、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等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聚焦于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专业学位认证、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方面;王战军、王传毅、袁本涛、张文修、廖湘阳等学者的研究在该领域主题演进中颇具影响力;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前沿趋势主要集中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国际化水平提升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已有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研究主题较为多元化;研究整体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导向性;逐步聚焦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术共同体逐步形成,研究生教育学成为将来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了研究生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结合海洋化工领域的化学工程专业的专业硕士实践环节培养方案,探讨了从招生面试环节增加其专业应用能力考核权重,制定可行的专业硕士实践环节考核机制,加强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严格专业硕士导师资格评定机制,切实发挥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制定适合专业特点的专业硕士培养计划等几个方面完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6.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betwee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and social workers is now considered critical to providing children with adequate psycho-social supports and services i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In order for this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to be more effective, opportunities for each discipline to learn about each other's knowledge, skills,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need to occur well before these professionals enter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This pilot study engaged 2nd-year, preservice, graduat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social work students in an inter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collaborative activity as part of their graduate coursework. Following this training and activity,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social work graduate students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uni-professional focus groups as a way to explore their experiences. Findings suggest that although there is general agreement among graduate students that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during coursework provide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collaboration, there are several challenges. These challenges include a lack of clarity around professional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s of children's behavior, and a perception that there will be little opportunity for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for strengthe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programs as a way to improve collaborative teaming and increas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retention.  相似文献   

17.
One aspect of the increasing position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is establishment of distinct interdisciplinary environment-oriented programs. The point-of-departure of this study i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non-teaching-oriented students, in view of their different respective professional roles in society. The motives and environmental literacy (EL) of incoming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ree types of sustainability programs in Israel: undergraduate teacher-training, graduate teacher-education and graduate non-teacher programs. For all students acquiring knowledge was the major motive for studies. Undergraduate student-teachers demonstrated the least developed EL, although it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found for incoming student-teachers a decade ago. Graduate teacher-students displayed strong identity as educational agents-of-change and role-models; however, their limited environmental-knowledge raises questions concerning providing knowledge foundations in undergraduate teacher-training programs, indicating the necessity to supplement this in graduate teacher-programs. Graduate non-teacher students perceive their continuing sustainability-oriented studies as a means for developing an environmental career and enter these programs relatively environmentally-literate. The implications focus on necessary compon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stainability-programs directed to teaching- and non-teaching-oriented students. These include the necessity to strengthen the environmental-knowledge component in programs directed to teachers; and embed opportunities for professional internships within graduate programs for non-teachers seeking environmental careers.  相似文献   

18.
高师职业技能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高师毕业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我国高师教育在师范生必须掌握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师范生职业技能水平差的问题必须引起教育研究的高度重视。努力做好高师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迫在眉睫,否则.将严重影响高师毕业生质量乃至基础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发现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电大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是认可的。但仍存在毕业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的欠缺等问题,且成为电大毕业生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高校教育技术学硕士培养模式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专业+卓越"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构想。高校教育技术学硕士"专业+卓越"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构想源于硕士研究生的根本任务、教育技术学科性质、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类型的需要,具有培养高质量的教育技术学硕士、促进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发展、宣传教育技术并扩大其影响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