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立国 《图书馆学刊》2023,(1):20-25+31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流通馆员的情绪劳动也越来越多,需要引起图书馆的重视。运用文献分析、实践总结、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图书馆“硬件”“软件”两个方面总结分析影响公共图书馆流通馆员情绪劳动的主要因素,并分别从“以读者为中心”“以馆员为中心”的视角,提出公共图书馆流通馆员情绪劳动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21,(12):56-68
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与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议题,与之有关的研究呈现迅速增长之势,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情绪劳动与情感劳动存在着一定程度上混用和误用的情况。本文在各自梳理两个概念的学术脉络基础上,尝试对若干相似概念进行辨析与澄清。研究认为,从情绪与情感的差异来看,情绪强调主体对事物反应的外在表现,情感强调主体内生的感受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从劳动过程来看,情绪劳动与情感劳动在商品属性、剩余价值剥削过程以及所依附的物质媒介存在差异;从劳动控制来看,情绪劳动与情感劳动分别代表着"规训社会"与"控制社会"。不过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性,可能是劳动控制程度与方式转型所导致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同面向。未来情感劳动、情绪劳动研究能否良性发展,既取决于概念的清晰度与规范性,也取决于概念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它既要遵循各自的学术脉络路径,划清概念边界,也要正视概念相互交叉后的裂痕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回顾了国外有关图书馆员情绪劳动的文献,对图书馆员情绪劳动概念、情绪劳动表现维度、情绪劳动对读者评价服务质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加强图书馆员情绪管理的策略,以更好地平衡馆员压力并避免职业倦怠。就我国而言,关注图书馆员的情绪劳动,加强图书馆员情绪劳动的管理,将是未来情绪劳动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情绪劳动是近20年来西方组织行为学研究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并且,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形式,越来越受到组织管理者的关注。如何运用情绪劳动理论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开发的新课题。应开展针对情绪劳动的技能开发培训,建立以情绪劳动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建立以情绪劳动为特色的图书馆文化,鼓励馆员情绪劳动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情绪劳动相关文献的研究及对11位图书馆员的访谈,文章对图书馆员情绪劳动理论进行分析,构建图书馆员情绪劳动理论模型,利用情绪劳动量表对166位图书馆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图书馆员存在严重的情绪劳动现象,情绪劳动对图书馆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0位男性图书馆员的访谈,以及42位男性图书馆员的问卷调查发现,我国男性图书馆员在工作中情绪劳动现象明显,但其工作满意度较高,工作倦怠也并不严重,三者之间显著相关,男性图书馆员处在职业尴尬的矛盾境遇。一般人口学特征变量——年龄、工龄、收入对情绪劳动、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剖析了情绪劳动的内涵及其本质,认为馆员的情绪劳动是其服务的核心内容,情绪劳动决定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影响着用户的感知价值。从职业信念、情绪劳动技能培训、内部营销、图书馆文化、组织人力资源等多方面阐述了通过情绪劳动提升图书馆用户的感知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66位图书馆员的问卷调查,探究图书馆员情绪劳动及其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图书馆员情绪劳动现象确实存在,但其工作满意度较高,工作倦怠行为只发生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维度中。情绪劳动中的表面行为维度与工作倦怠中的情绪耗竭维度呈正相关关系;情绪劳动中的深度行为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情绪劳动中的深度行为维度与工作倦怠中的情绪耗竭维度和人格解体维度呈负相关关系;情绪劳动中的深度行为维度与工作倦怠中的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以往文献的研究,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员情绪劳动的基本状况、表现形式、特点及其起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不同信息类型变量作为一种外在施加的影响因素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受众的心理因素影响,研究发现接受正面内容组的大学生在认知接受度、情绪改变度方面低于负面内容组,但是行为卷入度高于负面内容组。女大学生的认知接受度、情绪改变度、行为卷入度总体而言高于男生。而且有经济背景的大学生的认知接受度、情绪改变度、行为卷入度总体而言高于无背景对象。  相似文献   

11.
在参考文献和两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检验,筛选出5个因素、30个项目,设计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高校图书馆情绪劳动问卷,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情绪劳动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对228篇学术论文进行主题聚类和时区共现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情绪传播研究相关论文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但总量占比较小;热点议题集中在传播机制、传播特点、传播效果等方面,同时与突发性事件、社交媒体、舆情治理和媒介技术的相关研究呈现深度互嵌态势;Python-SentiStrength、聚类分析、模型运算成为情绪传播研究方法“主力军”,加速了情绪传播研究的智能转向;情绪传播理论拓展呈现缓慢且保守特征,缺少跨学科对话。未来,情绪传播研究应注重研究维度拓展、研究视角立体化及研究范式的动态转向。  相似文献   

13.
孙晶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0):54-61
[目的/意义]探究高校图书馆员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之间的关系模式,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工作规划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讨浅层扮演、深层扮演和中性调节3种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内在满意与外在满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图书馆员采取浅层扮演策略对其内在、外在工作满意有显著负向影响,采取深层扮演策略和中性调节策略则对其工作内在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与其工作外在满意之间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学科馆员的工作压力和负面情绪也随之产生,不仅影响了学科馆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学科服务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文章在对学科馆员情绪劳动的概念、表现形式、影响因素、现状与问题及其对学科服务质量提升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加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情绪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情绪是网络舆论的组成要素,也影响着舆论的传播深度和广度.海量网络文本数据的涌现和计算传播等交叉学科的出现,促进了情绪研究的发展.情绪计算为网络舆论研究打开了新的窗口,不仅丰富了舆论研究的维度,还突破了原有方法的局限,能够更深入地分析网络舆论情绪的类型、表达特征和传播模式.本研究梳理了情绪计算的基本思路,以期增加人们对网...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可乐在印度遭到抵制.已经不单纯是一个食品安全的问题.它实质上是印度国内逐步上升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一种反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情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它不仅反映在生理活动之中,也反映在个体的表达方式和行为之中,是驱使个体行动的高级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冲突逐渐增多。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情达意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新窗口。本文以传播学、情绪心理学为切入点,研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网民的情绪表现方式及特征,探究网民情绪传播的社会动因和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8.
从2007年到2013年,台湾大学图书资讯系的陈书梅教授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别从大学生情绪疗愈阅读素材及其疗愈效用、小说对大学生的情绪疗愈和绘本对大学生的情绪疗愈三个方面研究了大学生的情绪困扰问题及如何通过阅读进行情绪疗愈。通过研究,建议大学图书馆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提供相应的情绪疗愈阅读素材,协助大学生通过阅读缓解个人负面情绪并解决情绪困扰问题,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体现大学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晗  郭小安 《新闻界》2023,(3):51-66
本文从游戏陪练的视角出发,分别展现陪练在情绪劳动和情感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实践,并结合实证材料分析劳动者的主观体验与劳动控制的关系,以展现劳动控制方式发生的变化。通过对游戏陪练的深度访谈,本文发现在情绪劳动中,游戏陪练依旧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情绪耗竭,并且深层表演更深地嵌入日常生活中。不过,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游戏陪练能够主动进行审美劳动、经营顾客,深度掌握劳动过程并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借助游戏内容和社交产生的游戏体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劳动者的情感消费需求,游戏陪练在情感劳动过程中扮演“产消合一者”的角色,劳动者借助消费情感资源完成情感补偿,得以持续性地劳动。尽管游戏陪练获取了一定的主体性,甚至出现“去异化”的趋势,但资本借助情感资源的商品化、去劳动关系化、平台技术霸权等策略,用更隐秘的控制逻辑加强对劳动者情感资源的开发,二者共同构成劳动者情感资源消耗与补充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6,(5):35-41
该研究围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展开。采用在线问卷调查法,通过SPSS软件量化评估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的程度,分析自变量媒介融合与因变量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的相关显著性;并基于JDC理论,引入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调节变量,探寻二者相关性的发生机理与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