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茹慧 《新闻世界》2013,(1):142-144
当前正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促进了海西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了众多台湾人民的关注。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的出台与实施,展示了两岸各项合作交流的新局面。允许台湾电视落地平潭这一政策的提出,展示了闽台传媒交流的新局面,但台湾电视如何更好地落地平潭,发挥服务两岸观众的积极作用?本文对此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与见解。  相似文献   

2.
1.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档案管理、开发是适应“海西”建设的形势需求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是中央赋予福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是发挥福建与台湾的“五缘六求”优势,加强对台农业合作的重要方向,也是福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科技支撑方向。1979年以来,福建省农科院设立专门机构开展对台农业研究,已主持承担了近20项国家、部、省级台湾农业相关问题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郑美娟 《东南传播》2011,(12):125-127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选,文化产业发展已具备了各方的条件和可能,对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来说,发展文化产业是具有诸多优势,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以创新性思维为核心动力,协调各文化产业发展,发挥各个区域产业带动与辐射作用,增强区域间合作,促进海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改革开放三十年,闽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下了数不清的"第一"。《海西之路》专门用两集的篇幅论述闽台关系三十年的发展与变化,这也说明了闽台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企业竞争情报领域的SWOT分析法,探讨了海峡西岸图书馆在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如何抓住机遇,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提出福建图书馆可从三方面来拓展其服务空间与提升服务质量。即:①围绕海西重点建设,实现海西经济区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相应的数据库与特色图书馆。②突出闽台多元文化,并吸收现代文化、全球文化的时代内容,形成多元文化的共存。③服务台胞,促进两岸民众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包括多个层面的内容,文化海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在文化海西建设中,福建省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分析了当前福建省公共图书馆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福建省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助推文化强省和文化海西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从区域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之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福建海峡电视台是福建广电集团旗下以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卫星电视台,承担重要的对台、对外宣传任务。经过两年多运作,完成了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立项的大型航拍电视纪录片《飞越海西》,9月23日至30日在福建海峡电视台首播,在海内外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本片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节目制作上特别注意尊重台湾民众及海外受众的收视心理,研究和探讨对台、对外宣传的艺术性、策略性。为进一步加强对《飞越海西》的学术理论研究,探索新时期广播电视外宣的新途径,本期刊发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部分专家教授以及《飞越海西》主创人员之一、福建海峡电视台总监撰写的文章,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视角探寻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以及带来的启示,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9.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批准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自治区也明确了发展目标,要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北部湾经济区为龙头,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之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相似文献   

10.
鲁南 《新闻世界》2005,(7):15-16
同事成了一家人的恩公 1952年.河南新乡籍军人刘义部队转业来到青海海西自治州中心银行工作.随后.刘义的妻小也迁到海西落户。1955年.某部年轻军官王新勇也转业到海西中心银行任警卫班班长。由于朝夕相处,刘、王两家建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风生水起、千帆竞发。如今,北部湾成为国家沿海沿边经济发展的重要亮点,也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通道,成为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力量。文章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地位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可行性方案,希望能使北部湾的经济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舞动龙厦     
姚航 《报林求索》2012,(9):40-42
<正>龙厦铁路既是加快闽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通道,又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厦印象龙厦铁路开通运营后,龙岩至厦门间铁路运输距离可缩短80公里,旅客列车运行时速将由65公里提高到200公里,时间将由5小时缩短至90分钟。龙厦铁路既是加快闽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通道,又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铁路把厦门港与广阔的内陆腹地  相似文献   

13.
海西战略提出并实施5年来,定位明晰、思路完善、氛围形成、效应显现,7项主要指标均比2003年翻了一番以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形势、趋势、态势和气势。特别是去年,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全面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显示出了别样的海西风采。海西五年,离不开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的持续运作造势、创新营造氛围,共同助推海西腾飞。  相似文献   

14.
信息产业政策对信息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福建信息产业政策现状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信息产业政策给海西经济所带来的发展成效,提出构建支撑海西经济发展的信息产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产业体制和传播策略两个方面来分析海西红色旅游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海西红色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市场战略方面,二是品牌传播方面。从而解决了以下问题:使海西经济区"红色"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三者结合起来,形成精品旅游景点和线路,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红色旅游的生命周期得到延长。  相似文献   

16.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的时候,两岸三家主流电视媒体联手策划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的对外宣传、展示“海西”的活动。这场由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台湾TVBS电视台共同打造的大型电视直播系列报道《海峡西岸行》节目,自2006年9月8日至27日,长达20天,最终在莆田湄洲岛以最大规模的台湾妈祖信众进香活动的画面封镜,宣告2006年福建省又一场对外宣传、展示“海西”的战役性外宣活动获得圆满成功。直播活动以其高位策划、全方位展示、鲜明的对台特色、强有力的后方保障和广泛的海外影响,成为近两年来对外宣传、展示海…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化发展,构建“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海峡西岸经济区有着对台交流合作的天然优势,是两岸传媒合作先行先试的良好选择。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其传媒业能否利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将会对“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构建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重点通过研究先行先试权的现实情况,结合福建传媒业现状,从政策制定、平台利用与文化合作等角度对海西传媒先行先试的现有政策和未来可能的政策进行前瞻探索。  相似文献   

18.
李海文 《东南传播》2012,(11):36-38
海西发展已升为国家战略,各条战线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也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探讨了海西文化产业中的出版业的基本概况,总结了它走出海西的历史过程及其三大特点,比较分析得出了三大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王雪桦 《今传媒》2014,(8):82-83
"三网融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现代生活,更好的整合资源优势,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提升中原经济区战略发展空间。笔者首次运用传播学理论对中原经济区媒介文化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探讨三网融合对于媒介文化建设的推动。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该学科研究的理论体系。并且调查了经济区内电视媒介发展现状,解析了网络融合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结合中原经济区媒介文化建设,为河南省发展中原经济区文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沈毅玲 《东南传播》2010,(6):136-138
偏居东南一隅的福建省诏安县曾获我国文化部所授"书画艺术之乡"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在大力推进海西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动力。将"诏安书画"产业化,不但能促进书画市场自身的良性运作,也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诏安书画市场现状的调研,分析其产业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其产业化的可行性模式,同时,也企望为海西其他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