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学校中计算机类专业的《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教学内容改革为以单片机应用为核心、以提高动手能力和掌握微机基本原理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同时对教学手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探索项目教学法在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的角度,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并针对在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体现了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新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软件工程的特点,将软件工程方法引入到微机的教学中,提出微机整体式教学方法,用软件工程方法,以微机系统为基础,将微机中各部分内容按模块划分,以模块为单位讲解微机各部分内容,改革目前微机的分散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微机整体的理解,提高学生微机系统的设计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一般院校电类专业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结合我院教学实践,介绍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实施效果,提出了关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微机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机原理与应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该课程特点,提出了微机原理与应用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向应用型大学转变过程中,微机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落脚点的微机原理应用型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教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调整,构建出符合培养目标和切实可行性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了应用型微机原理课程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面向工程应用的微机原理教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目前应用型本科教学的需要出发,提出了机械类专业在微机原理教学实践中的改革思路,强调以原理学习和后续课程学习为目标,为以后的工程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一、多媒体走进化学课堂的必要性1.微机多媒体的引进,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发现式、参与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微机多媒体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微机显示的画面以其清晰、色彩丰富、调用方便等优点,在效果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方面,比以  相似文献   

9.
微机原理课程理论性及实践性强,内容枯燥抽象,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针对此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对微机原理课程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基础及采用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实践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课程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与改进,一改传统教学方法中《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以汇编语言为工具进行编程的现状,采用汇编语言与C语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编程。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使得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设计能力大大提高。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重点介绍《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课程中如何以c语言为编程工具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1.
"I"and"We"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1从"碳化"与"炭化"的混沌说起高中化学历来有蔗糖与浓H2SO4反应的教学演示试验。教学中很难讲清楚两个问题:①反应是生成黑色的炭,还是生成黑色的碳?②反应过程是称"炭化",还是"碳化"?读者不要以为这是一个不值一议的钻牛角尖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广大化学教师彼此都心照不宣而  相似文献   

13.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策学"与科举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策学"之名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个比"科举学"出现得更早的古老的词语.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策学"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曾经盛行过一千三百年.古代的"策学"就是准备应对经学、史学和百科知识考试的一门专学,是指备考科举中的策问而出现的专门之学.清代"策学"进入一个全盛时期,不仅"策学"文献种类繁多、发行量大,而且推陈出新,到晚清时期,还出现许多以西学或自然科学为内容的"策学"著作."策学"文献对研究当时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其考试内容有直接的价值,从策问题目和对策内容往往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关注的重点、政治方向和文风的变迁,并为研究当时学术和文化提供一种特别的史料."策学"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将从一个方面促使科举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6.
对于“以人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以人为本” ,是既相对于“神”又相对于“物”而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社会历史的根本、社会价值的根本和衡量一切问题的根本。对于“以民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中国古代思想家和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同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所说的“以民为本” ,指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人主张“以民为本” ,是既把人民群众视为手段 ,更把人民群众视为目的 ,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相似文献   

17.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体现.高考中主要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我们的课堂的是否有效及高效问题.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经过老师的引领及共同探究进而解决问题,再加上对知识的进一步训练检测达到巩固,最后经过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拓展达到升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20.
对于徐讠于的成名作《鬼恋》,历来研究者都对女主人公的"革命者"身份深信不疑,并以之为出发点将小说解读为一个世俗男子和一个女性"革命幻灭者"的爱情悲剧。本文通过细读,却发现了包裹在文本表层"革命"外衣之下的虚妄,其背后隐藏着作者真正要说的主题:"都市漫游者"的心灵危机。这种对"都市"现代性的悖谬姿态恰恰是徐訏在很多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内在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