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文献法、资料法、调查法对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学校田径运动会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学校田径运动会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要求。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学校田径运动会与体育教学互为促进,对学校体育工作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每周安排三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体育竞赛缺少计划,时间难以保证,组织管理科学性差,效率低,  相似文献   

3.
体育竞赛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活动形式,它的特点是,参加者尽可能地争取优异的成绩,他们的体力和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种特点不仅影响运动效果,而且对学生心理也有复杂的影响。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笔者有目的地运用体育竞赛做为教学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运用体育竞赛这项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竞赛心理进行了抽样调查,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体育竞赛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发展学生个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观察和了解,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通过体育竞赛,发展学生个性;通过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伟 《黑河教育》2013,(11):72-72
体育教师在“阳光体育”活动中不仅是策划者和组织者,更是主要实施者。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重视“阳光体育”活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断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情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欢的体育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6.
发展学生个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观察和了解,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通过体育竞赛,发展学生个性;通过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每周安排三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校田径运动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与发展。田径运动会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现行田径运动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举办新的综合性学校运动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运动会,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更好地推动学校群体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和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教育部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14):119-120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身体素质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学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课程,近几年逐渐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关注,但是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体育竞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与健康学习中,强化学生团队意识。目前体育竞赛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期阶段,亟待完善,故而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体育竞赛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初中体育竞赛的内容与形式,最后重点提出了如何利用体育竞赛不断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每周安排三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体育竞赛仅限于一年一次的以田径等竞技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随着全民健身,素质教育等思想的深入,学校这种以田径项目为主的运动会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与发展,表现出诸多弊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现状 1.学校落实体育活动时间的情况参差不齐 过去一段时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在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落实不到位:课程计划得不到全面落实,随意挤占体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放羊式”教学现象随处可见;课外体育活动基本没有列入课表,部分高中和初中学校每天开设文化课8节以上,个别学校甚至晚上10点还在上课;有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也只允许肄业班的学生参加,毕业班学生只能望“赛”兴叹。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但由于各种原因还难以保证。随着全民健身,素质教育的深入,这种性质的运动会以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与发展,表现出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学体育教学与体育竞赛脱节的问题,文章实际调研了陕西省内的5所高校体育教学情况、2011~2012年咸阳市成人足球联赛情况,详细分析了体育教学与体育竞赛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如何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多种多样的趣味性、参与性、竞赛性为一体的学校性群众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竞赛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已成为现今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如何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多种多样的趣味性、参与性、竞赛性为一体的学校性群众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竞赛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已成为现今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目前我校体育运动竞赛的方式及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作用,阐述了体育竞赛改革的重要性和实效性.提出通过改变体育运动竞赛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7.
高校运动会、校内群体竞赛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对各类运动会的兴趣降低,参与度下降,传统的校内群体竞赛亟待改革发展。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校内体育竞赛进行实践研究。得出结论:开展以"淡竞技、提兴趣、重参与"以健身为目的多种形式的校内群体竞赛、构建新的校内群体竞赛模式;对我校春季、秋季运动会的报名方式、名次录取及记分办法进行改革,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每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是校园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运动会有多方面的意义,可以全面检阅学校体育开展情况,检查体育教学和训练成果,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向上、遵守纪律、集体主义和荣誉感等品质精神,并具有振奋师生精神、活跃学校生活等作用。通过学校运动会我们可以认识到日常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学生体育方面的短板,再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和修正,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范定权 《快乐阅读》2011,(14):54-55
学校运动会往往是以田径项目为主而忽略了体育竞赛的多样化,只是少数学生在展现体育的魅力和满足表现欲,大多数学生成了体育竞赛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文章在对学校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内容、组织形式,评价等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从终身体育及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学校特色文化创建需要等方面阐述了学校运动会改革的必要性,以此建构学校运动会改革的基本目标与理念,形成增加集体项目、增设趣味项目、比赛结果与班级综合评比相结合、同时组织教师参加体育比赛、让学生参与组织等具体的改革措施。这种改革对学生参加运动会的态度、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欣赏能力都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20.
温美 《广西教育》2009,(32):55-56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学校体育课教学成绩的一项重要检阅,也是强化学生健身的一项重要手段。多年来,各级各类学校都习惯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学校运动会,以此来强化体育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参与运动。但是,许多学校运动会的召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不到召开运动会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