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在全同各省、市逐步实施,我省也不例外。纵观新的教材,《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甚至包括选修模块部分,无不彰显着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散发着生活的气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2.
《哲学与人生》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的重要问题有积极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并遵循人生的行为准则,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未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值得德育课教师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辉 《考试周刊》2012,(19):108-109
高中政治教学中“价值”的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难,而且在必修1《经济生活》和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又出现了不同的解释,甚至两者表面上看上去有概念矛盾的地方,这使得学生更加无法接受。那么同样是“价值”,两者到底是否存在矛盾,或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应当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把握和理解呢?本文对此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计划,《经济学常识》(人教版)作为选修B模块在高三(文科)第一学期开设,并直接面向高考。从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取向来看,我们有必要对高中政治课程相关模块进行目标整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其中,重视处理好《经济学常识》与必修模块《生活与哲学》(人教版)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方娜 《现代教育》2012,(1):81-82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引领学生用哲学的思维认识世界,探讨人生,学生非常期待。但哲学的原理却深奥难懂,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生活”与“哲学”的关系,使学生领悟哲学是爱智慧之学,哲学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用哲学开启心灵之门,打开智慧之窗。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高考中哲学试题的命制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以《生活与哲学》来说,它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必修模块之一,与《哲学常识》相比。《生活与哲学》不仅更新了哲学知识,并且对学生理解哲学、运用哲学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高考试题更加体现出哲学学科自身思辨性的特点,更加注重对学生概念辨析能力的考查。理解并把握这种趋势对于学好哲学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26):81-82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生活与哲学》是四个政治教学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活与哲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探究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这部分的内容相对来说较为抽象,很多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其中的哲学意味。同时,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限制,当前的《生活与哲学》教学也显得较为死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古诗词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魅力,语言精练、内涵深刻,融知识于一体。对于高中生来说,学生已经掌握或是熟知了很多古诗词,其中不乏包含哲理的古诗。所以,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将古诗词运用在《生活与哲学》教学课程中,不断增强教学效果,提高高中《生活与哲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但凡一堂好课,听者最直观的印象是“好听”“有味”,《经济生活》要有“经济味”,《政治生活》要有“政治味”,《文化生活》要有“文化味”,《生活与哲学》自然要有“哲学味”。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哲学课缺失哲学味的现象较为普遍,或把抽象、思辨的哲理生硬、肤浅地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哲学部分内容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教学中,教师对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能够起到增趣、脱涩、育美、益智的功效。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具体实际,应在哲理抽象处、哲理重难点处、哲理价值处拓展延伸。在拓展延伸过程中,培塑学生理性的精神状态,围绕主题关注学生逻辑思路的闭合,启迪思维并关注学生哲理的内化,落实“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王东铭  朱云 《成才之路》2011,(14):58-59
现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生活与哲学、必修四文化生活,显然要求我们把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可理解为:在政治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社会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  相似文献   

11.
黄义章  陈玉兰 《课外阅读》2011,(12):267-267
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本身就指明了“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已不再处于从属地位,而是实实在在上升为“内容”与“目的”。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它的生活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在神州大地上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轮改革不仅仅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对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教师,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高中政治新课程开设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四门必修课及《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斛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六门选修课。  相似文献   

13.
<正>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的强大精神武器。自从实施新课标以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增加了《文化生活》,使原来只有《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组成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增加到四部分。未实施新课标时,《文化生活》(必修3)放在《生活与哲学》(必修4)之前,后来基于各种原因,《生活与哲学》放到《文化生活》之前。笔者认为,这种调整非常正确,因为学习《生活与哲学》后,学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四个必修模块,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在结束前三个模块必修教材的学习之后,知道了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那么,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呢?记得刚学习哲学的时候,老师问我们哲学是什么,我当时觉得哲学应该是一群智商超群的人研究一些玄妙高深的问题,普通人是很难理解的。相对于经济学、政治学和文化学,哲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的教学实践中,有特点相似的这样三组关系:"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它们一直在困扰着广大师生。从哲学角度来看,"三组关系"究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呢?本文仅以"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为例,力图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必修教材《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涵盖了构成社会有机体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生活与哲学》则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通过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及形象直观的图片等,引导学生领悟抽象的哲学知识;注重教学方法多样化,突出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下面以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为例,阐述笔者在《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中注重“五性”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高中政治学科有三本必修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这些课本大都理论性强,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难以理解,更不便于记忆,更不必说灵活运用知识答题了。本文就主要讨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创"体验式"教学。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列出了文化学的基本框架,但对许多观点只是点到为止,没作详尽论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文化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量收集教学素材以佐证文化学观点,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掌握文化学理论观点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文化生活》教材面世不久,本身可供选用的现成素材不足,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20.
按照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我们2010级教育硕士一行14人奔赴新疆某高中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按个人专业我被分配到高二年级组教授政治课。当时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已经讲了两个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