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冰 《大观周刊》2011,(16):27-27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赵晓者 《大观周刊》2013,(5):174-17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张平 《大观周刊》2012,(12):311-312
在新课改学科教学中,存在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因此应把师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同课改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让教学情境回归生活,重视课改工作中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究其原因: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曾说过;  相似文献   

4.
周祖英 《大观周刊》2012,(21):208-208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数学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了情感,才会以极大的投身学习。  相似文献   

5.
彭秀芳 《大观周刊》2011,(37):216-21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情感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门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成为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和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中产生。”哥白尼对天文学的不懈追求,自己说是源于“不可思议的情感高涨和鼓舞”。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就是说追求真理,学习知识,钻研学问都需要情感。语文教学是情感性很强的工作。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语文教学就是情感教育,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6.
杜娟 《大观周刊》2012,(8):300-301
感情上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杨雪 《大观周刊》2013,(1):181-18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 验。当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产生喜爱、愉快、满足的情感;反之则产生不满足、厌恶的情感。因此,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情感态度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可以具体化为学生对科任教师的情感和对英语学科的情感。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呢?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此谈谈自身的体会,以期与同行共勉。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情感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张艳珍 《大观周刊》2012,(24):213-213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对学习活动具有定向、启动、调节和维持的作用,是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新闻情感简论韩喜忠一情感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在认识活动中产生,并伴随认识活动而发展。人的认识活动,反映客观事物本身;人的情感活动,反映客观事物对主体的意义,也就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特别是人的社会性需要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对某一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最活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进行实践活动形成的一种审美意象,它可以影射到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心理表现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表达形式,它贯穿于人类的各类化实践活动中。同样,典型传播作为一种倾向性的化传播活动,其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审美传  相似文献   

11.
王健 《大观周刊》2011,(27):147-147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徐君 《大观周刊》2013,(7):235-235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3.
雷文亮 《大观周刊》2011,(49):125-125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教学情境的核心要素有三: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冲突;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冲突。认知冲突构成学生学习的动机、内容,没有认知冲突也就没有学习的方向和动力;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冲突是学生学习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道德冲突和道德体验是学生学习道德规范的重要资源,必须积极利用。  相似文献   

14.
感情是人类特有的心理体验,有着其他手段所没有的力量.求得情感上的满足是人类日常生活所追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消费者消费和购物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广告常根据商品对人们不同情感的种种不同的满足,利用人们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进行广告诉求.积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肯定的、进取的态度和心理体验,如美感、热爱感、幸福感、道德感、荣誉感、愉快感、满意感、赞赏感等情感体验.利用积极情感的广告就是利用人们对美和荣誉等的积极追求、对爱和幸福的热情呼唤,唤起消费者心中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不利于消费者对广告商品和劳务产生良好印象的消极因素,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积极的影响.消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否定的态度和不利的心理体验,如怀疑、愤怒、不满、恐惧等情感体验.消极情感在广告中的运用,就是利用消极情感来引起消费者对死亡、病痛、安全感和生活现状等的否定态度,以唤起消费者购买和享有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消除消极情感的  相似文献   

15.
浅析讲解语言中的情感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挚的情感是博物馆讲解活动成功的要素之一。为了弄清这一问题 ,本文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讲解语言与情感按心理学定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所谓“态度体验” ,是人们在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发生关系时 ,会因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分别采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即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此时态度并非情感 ,只有当态度引起人的以某种生理感觉为特征的体验时 ,才成为情感。愉快、喜悦 ,抑或是憎恶、愤怒等体验 ,这就是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从生理角度上说 ,情感因皮下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兴…  相似文献   

16.
蔡庆文 《大观周刊》2012,(27):232-233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数学教学过程注重情感渗透交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应多鼓励,多表扬,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巫志明 《大观周刊》2012,(16):290-29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将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我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记者在新闻活动中对客观事物作出是与非、好与坏、美和丑、崇高或卑微的判断的同时,也表现出或喜怒,或哀乐,或亲切激动,或淡然冷漠的态度。心理学家把这种“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叫做情感。情感作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体验,自然伴随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读书活动中培养少儿的情感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充满着鲜明的情感色彩,如父母对孩子的喜爱;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人民对祖国、对党的热爱,对丑恶现象、对敌人的憎恨;人取得成功的快乐与喜悦等都是情感表现的形式.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重要作用.培养少儿健康情感,主要是指培养少儿具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采访人受到新闻事实刺激时进发出来并在新闻作品中所体现的一种心理反映。记者采访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时常会产生某种强烈而复杂的情感,并在新闻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从而感染受众。所谓情感表现就是将记者经过情感取舍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客观事物真实、准确、鲜明地报道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