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帅 《新闻世界》2013,(5):313-314
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农业科技传播中组织传播的重要一环,不仅承载着农业科技应用与创新的使命,而且发挥着传播农业科技的桥梁作用。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其科技传播机制,提出了加强组织内部建设、密切组织外部联系、拓宽多种传播渠道、运用多样媒介形式等建议,以期对完善农村合作组织传播机制,促进我国农业科技传播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目前农村工作的奋斗目标。作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的农村文化站,我们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在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教片以电视、电影、因特网等媒介为载体,传播农业教育科学知识,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而目前的农业科教影视传播还存在着诸如电视播放的不可再现性、各传播媒介之间的各自为战导致的舆论氛围缺失而影响了传播的效果,造成传播和受众之间产生距离和不协调。在农业科教影视片传播中应用议题设置理论,合理设计农业科教片传播方式,加强媒介之间的联动,进而营造农业科教影视片的传播氛围,有效提高传播农业科学教育知识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教片以电视、电影、因特网等媒介为载体,传播农业教育科学知识,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而目前的农业科教影视传播还存在着诸如电视播放的不可再现性、各传播媒介之间的各自为战导致的舆论氛围缺失而影响了传播的效果,造成传播和受众之间产生距离和不协调。在农业科教影视片传播中应用议题设置理论,合理设计农业科教片传播方式,加强媒介之间的联动,进而营造农业科教影视片的传播氛围,有效提高传播农业科学教育知识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游敏 《新闻窗》2007,(4):115-116
“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促进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重点。科技报道是科学技术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广大农民接受科学的重要来源。因此,重视农业农村新闻报道中的科技报道,既是当前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也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北宁市棚菜协会自1984年成立起,针对农民渴望科学技术,尽快脱贫致富的实际.在传播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新品种、开发新技术、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以人为本,以点带面,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以此将科技信息推广在农村迅猛普及开来,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农业科技传播效率不高,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存在的各自的问题,依托农村地区移动互联网良好的发展形势,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分析了当前环境下农业科技手机传播的可行性,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应吉庆 《声屏世界》2004,(12):14-15
当今社会是信息交流极其频繁、各类传播媒介共同发展的大传播时代.农村传播现状也非常复杂,不但传统的人际传播日趋活跃,而且媒介分布种类众多,既有三大传统媒介,也有新兴的手机、互联网等。在农业科技信息流通方面更为繁杂,既有各类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部门、科研院所机构,还有相关协会、夜校、文化站、专业户以及从事农业技术咨询与推广的企业、中介机构等组织的传播渠道。显然,不同传播者由于各自谋求利益不同而多头并出,令视听混淆、矛盾丛生。此外,各级、各种类新闻媒介之间在农技信息传播上也可能缺乏必要的协调与统一.在内容、重点和导向上相互矛盾、干扰的情形也很多。  相似文献   

9.
马骏 《记者摇篮》2005,(5):60-60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的高度重视,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形势,农业科技新闻进入了兴盛时期,农民对科技新闻的关心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农业科技新闻虽然属于专业新闻,但是在新闻领域里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广袤的农村拥有相当多的读者,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农业科技新闻已经成为新闻领域的重要力量。那么如何采访好农业科技新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信息对于农村的致富和发展至关重要,媒介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文从相对宏观的视角审视媒介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以期能够转移国内相关研究对媒介传播效果的过分关注,重新重视媒介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载体、信息来源以及影响力量,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的观点认为,尽管媒介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仍然缺点不少,其应用也有待挖掘和接受实践的考验,但不可否认媒介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当和即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白小豆 《新闻世界》2013,(9):209-211
农业现代化是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中一个绕不开的环节,而大众传媒在传播农业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大众传媒和农村受众两个角度,对山西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的现状做出了描述,并对其进行了受众分析,指出了山西农业科技新闻传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楠 《新闻前哨》2007,(9):83-84
在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全国人民能否共同步人小康乃至富裕社会的核心问题。对于“三农”问题,除了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改革农业经济的管理与流通体制之外,如何准确、及时、有效地传播农业的政策、法规和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幅员辽阔、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与城市的经济环境相比较,农村经济起点较低。但这起点低恰恰又说明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大、见效快,却因缺乏世人关注而成为投资者的盲点。因此,瞄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受众需求市场,瞄准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文化消费市场,启动广播业的“农业科技和农民教育”有声传播工程,在增加广播业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政策法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普及性传播份额前提下,要努力提高传播服务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价值报偿。  相似文献   

14.
苏丽萍 《浙江档案》2004,(11):34-35
青海省地处内陆,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多民族地区,农牧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结构单,产出率偏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青海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是各项工作的中心。档案工作是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服务性工作,加强农业和农村的档案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今年上半年国家档案局在江苏省召开的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为青海省农业和农村档案工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继续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推向深入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业电视在传播农业科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已经日益凸显。在这方面,山东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根据山东省农业厅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在山东农业增长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重在“七五”期间为35%.“八五”期间达到42%左右,2001年上升到了50%以上。与之相应的是,2002年4月20日.山东电视台依托原来的《乡村季风》栏目.不惜投巨资创立了一个全新的专业频道——山东农科频道。可见.农业电视在山东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农业记者如何增强"四力"、勇做"四者",提升职业素养路径等方面做了探讨.提出:农业记者要以踏破铁鞋的劲头磨炼"脚力",以慧眼识金为目标提升眼力,以研精覃思的精神提升脑力,以妙笔生花的境界锤炼笔力;要做党和政府涉农政策法规的传播者、农村时代风云的记录者、农村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农村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农业记者要努力...  相似文献   

17.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省各级档案部门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业务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顺应农村改革发展要求,适时根据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大力创新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18.
农业类电视节目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以农村观众为目标受众群,理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对农舆论引导作用。但省、市、县电视台的农业类电视节目却存在着总量偏少、影响力偏小、对农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能力较弱等问题。笔者在2007年7月、2008年2月主持的《电视对农信息传播》实证调查发现农业类电视节目在农村的收视份额低、知晓度低、认可度低、忠诚度低等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9.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根本上说,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对我们新闻工作来说,实际上明确了当前乃至今后,农业报道的核心任务,就是努力提高对农民以及农业、农村工作的引导水平,帮助他们克服计划经济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意识,进而成功走向市场,在赢得市场中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刘洪 《记者摇篮》2004,(9):38-39
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说到:“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报告中提到的“三农”问题,即是农业增效(以前叫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